透视保险牌照“含金量” ①|千金难圆“保险梦”

透视保险牌照“含金量” ①|千金难圆“保险梦”
2022年04月13日 2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 郑嘉意 北京报道 保险牌照还是不是各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早前,以上市公司、各路民营资本为代表的资本方对于筹建保险公司热情度高涨。相较彼时的“盛况”,如今的保险业则显寂寥。

资本对保险牌照趋之若鹜的原因,主要是保险资金成本低、规模大,可以利用保险资金反哺实业发展;而近年各路资本对设立保险公司的热情大幅降温,也与监管日趋严格的牌照审批有关。

千金难求的保险牌照

早前,以上市公司、各路民营资本为代表的资本方对于筹建保险公司热情度高涨。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少有26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参与发起设立保险公司,这一数字曾在2016年一度攀升至73家。

相较彼时的“盛况”,如今的保险业则显寂寥。近日,又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表示终止投资设立保险公司。

例如,3月18日,海印股份金发科技香雪制药花城人寿保险发起人发布公告称,近日,经筹备组及主发起人协商,综合考虑近年宏观经济环境及金融政策变化,一致决定终止筹备花城人寿保险,筹备期间产生的费用由各发起人按出资比例分担。

2016年10月,海印股份率先发布公告称,拟作为主发起人,与其他主体联合发起设立花城人寿保险。彼时的花城人寿拟筹注册资本10亿元,海印股份出资2亿元,认购20%股份;香雪制药出资1.6亿元,认购16%股份;金发科技出资1.6亿元,认购16%股份。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已有15家上市公司公告宣布退出或终止设立保险公司,涉及的保险公司类型包括财产险、寿险和健康险等,共涉及11家发起中的保险公司。

一张保险牌照究竟有多难得?

查询银保监会官网信息可知,自2019年后,获批开业的保险公司仅有3家。

从具体年份看,2019年全年,保险业无一家险企获开业批复、2020年仅中国农业再保险一家企业获批开业、2021年仅恒安标准养老保险获批开业、2022年至今仅有国民养老保险一家企业获批开业。

从企业资质看,上述三家新开业的保险公司股东均实力雄厚。

例如,天眼查信息显示,2020年获批开业的中国农业再保险仅注册资本便高达161亿元,由国家财政部直接持股55.9%,财政部全资控股子公司北大荒农垦集团持股6.21%;中华联合财险、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寿财险,及中国再保险集团分别持股6.21118%;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洋财险,及中国人民财险分别持股4.97%、4.97%,及3.11%。

而在今年获批开业的国民养老保险更是自发起开始就广受市场关注,注册资本高达111.5亿,资金数额超彼时业内养老保险公司平均资金三倍有余,其股东以资金充裕的“银行系”为主导,中、农、工、建、交“五大行”为首的1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共持股68.6%;此外,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中信证券、中金蒲成等实力雄厚的金融公司也在其股东之列。

买股权不再是“捷径”

自牌照发放收紧后,曾有不少对保险牌照念念不忘的资本选择收购保险公司股权,或借增资机会跻身保险市场,拿到一场“入场券”。此外,也有不少中小型保险公司也倾向于增资补血,引入新股东以提高偿付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监管层近年对保险公司股东资质的重视,买股权已经不再是入场“捷径”。

过往各路资本对保险牌照趋之若鹜,主要是保险资金成本低、规模大,可以利用保险资金反哺实业发展;但若股东仅看重保险公司“现金奶牛”属性,无意长期深耕,则不利于保险业健康发展,以及保险回归保障本源。

早在牌照审批收紧的2018年,原保监会就曾发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以提升股东入场门槛。该《办法》中,险企股东被分为财务Ⅰ类、财务Ⅱ类、战略类,及控股类四类,需满足对应资质要求。如财务Ⅰ类需满足经营状况良好、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盈利、最近三年内无偷漏税记、无重大失信行为记录、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五项条件;控制类股东需满足总资产不低于一百亿元人民币、最近一年末净资产不低于总资产的百分之三十等三项条件。

此后,监管层对于险企股东的审核持续加码,陆续发布《保险集团公司监督管理办法》、《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在鼓励优质资本参与保险机构优化股东结构的同时,加强股东资质和入股资金审查。

政策收紧,近年来,能通过股权变更、增资等方式进入保险业的企业凤毛麟角。

据统计,2021年至今,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披露的31份股权变更计划仅有三份获银保监会及其分支机构批准。

中德安联人寿原股东中信信托将49%股份转卖安联(中国)保险,中德安联人寿至此成为外资独资企业;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成功收购昆仑信托所持史带财险0.2%股份;贵州金融控股集团则从贵州贵安金融投资手中收购11%华贵人寿股份。

与直接收购股权类似,监管层对于通过“增资”方式入场的股东同样保持严格审查。

据统计,2021年至今,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披露的39份增资计划共有20份获批,但大部分均为原股东增资,获批入场的新股东仅有7位。

这些新增股东往往实力优渥。例如,中路人寿新增股东青岛地铁金融控股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间接持有94.5%股份、青岛金胶州资产经营为胶州市国有资产服务中心全资子公司;鼎和财险新增股东中国长江电力股份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间接持股55.02%、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由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全资持有、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则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间接持股83.96%。

此外,涌金投资控股获批入场,成为信美人寿相互保险新股东。但值得一提的是,信美人寿相互保险在2021年年内曾发布两次增资计划。第一版增资计划中,涌金投资控股欲提供2亿资金,信美人寿相互保险11.3314%股份,始终未获监管批准;第二版计划中,涌金投资控股将提供资金调整为0.76亿元,持股6.4626%,最终获批。

(作者:郑嘉意 编辑:李致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保险公司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9 禾川科技 688320 --
  • 04-18 望变电气 603191 11.86
  • 04-15 国能日新 301162 --
  • 04-14 艾布鲁 301259 18.39
  • 04-13 赛微微电 688325 74.5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