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市公司开年“忙理财”:两个月投资超1700亿,结构性存款最受青睐
华夏时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尽管银行理财产品无风险收益越来越低,然而上市公司对于闲置资金申购理财产品的热度却始终高涨。
根据Wind数据最新显示,截止到2月18日,今年以来A股已有569家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合计购买金额达1685.12亿元。其中结构性存款最受上市公司青睐,合计购买金额超1000亿元。此外,银行理财产品、定期存款也受到不少公司的喜爱,购买金额合计均超过1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月8日中信证券一则使用不超过80亿元暂时闲置A股配股募集资金开展现金管理的公告,成为年后上市公司中耗资最大的一笔理财资金。
“如果梳理近五年来A股上市公司的理财趋势可以发现,自2017年彼时数据开始统计有7430亿的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用来理财,到2018年全市场的理财资金规模就达到了万亿之多,如2019年共有1195家上市公司认购了1.47万亿元的理财产品;2020年共有1239家上市公司认购了1.45万亿元的理财产品,2021年则有1266家上市公司累计投入了1.28万亿元用于购买各类理财产品,不过去年的数据是剔除了上市金融机构的理财金额。今年上市公司理财规模破万亿基本无问题。”2月21日,上海一家头部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张琦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
不过在其看来,近两年来IPO常态化A股上市公司数量急剧增长,但理财规模并未大增,也显示了A股有“闲钱”理财的上市公司基本保持稳定。
年初上市公司忙理财
与居民理财数十万亿的规模相比,上市公司理财金额达到万亿同样成为各家银行在年初争抢的重点客户。
“与居民理财相比,企业理财更被银行网点重视,毕竟一家公司能拿出钱来理财至少也是百万级别的,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就更不要说了,多家银行可能争着抢着给予更高一点的利息以获得超配额度,可以大大减轻规定的指标考核。有时候一家机构的存款就能帮我们解决季度乃至年度的存款指标。”2月22日,上海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余珊受访时坦言。
据其透露,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成为上市公司理财的主渠道。
记者也从Wind数据中了解到,尽管1月结构性存款规模降幅创1年新低、预期最高收益率、中间收益率均环比下跌,但仍然成为上市公司理财重点配置品,在已统计的1700亿的上市公司理财金中,结构性存款更是超过了千亿。
而除了前述中信证券拿出80亿资金进行理财管理,记者也梳理多份上市公司公告发现,诸如航发动力、青岛啤酒、江苏国泰等多家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的金额均超10亿元。这些上市公司均表示,购买理财产品的原因为充分利用公司闲置自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股东收益最大化。
另如康弘药业、口子窖等A股上市公司发布使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其明确了投资的方向为结构性存款。康弘药业公告称使用自有资金购买了理财产品,产品类型为结构性存款,期限21天;口子窖公告显示使用闲置募集资金8000万元购买投资理财产品,产品类型为券商理财产品,起息日为2月8日,到期日为5月9日,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38%。
“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需求购买理财产品。考虑因素包括理财资金金额、对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等。从安全角度来看,通知存款、结构性存款都比较高,银行理财产品相对较低;从流动性角度来看,如果上市公司短期内有资金安排,则优先购买通知存款,如果资金短期内没有安排,则可以考虑购买定期的结构性存款或银行理财产品等。”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建议指出。
虽然结构性存款受到上市公司喜爱,但也有银行业人士指出,随着无风险利率不断下降的背景下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也明显走低,此前1月银行业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低收益率为1.28%,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为3.13%,环比下降4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61%,环比下降6BP。三层收益结构的结构性存款大多为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发行,挂钩黄金、汇率的比较多。结构性存款虽是保本产品,但其利息是浮动的,且波动有时较大。
信托理财也被上市公司选中
记者也发现,与结构性存款相比,今年以来沉寂已久的信托理财也被上市公司“瞄上”,虽然数据显示在全市场上这两月内仅有寥寥二十余家选择了信托理财,金额也只有十多亿元,不过在信托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以及经历了“违约潮”之后,当前一些预期高收益的信托产品重新开始被接受。
2月23日,《华夏时报》记者也粗略统计发现,新年伊始,至少18家上市公司认购信托理财产品,合计认购金额超过15亿元。其中认购金额超过1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6家,为海兴电力(603556.SH)、微光股份(002801.SZ)、正丹股份(300641.SZ)、圣达生物(603079.SH)、常宝股份(002478.SZ)、达瑞电子(300976.SZ)。单家上市公司最高认购额达到5亿元。
购买信托理财金额最高的上市公司是海兴电力,委托理财受托方为华能贵诚信托,产品名称为“华能信托瑞安1号单一资金信托”“华能信托瑞安2号单一资金信托”,合计认购金额5亿元。
“上市公司进行信托理财此前并不鲜见,如从事房地产租赁、房产销售、金融业收入为主的陆家嘴2021年豪掷66亿购买信托理财,占理财金额的比例达92.96%;2021年以超过或接近50%的自有资金用于投资信托理财的也有康惠制药和圣达生物;从事电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究及销售的微光股份去年动用14.02亿用于买信托理财,占理财资金比例88%;生产无缝钢管的企业常宝股份,2021年1.9亿认购的理财产品,1.7亿投向了信托理财。目前信托理财预期收益率普遍在4%-6%之间,最高预期收益率达12%。我觉得信托理财作为一种管理资金的渠道,各家上市公司管理层也有不同的偏好,可能民营的上市公司更激进一些,国有控股或混合制企业在管理闲置资金方面更偏保守。”张琦表示。
不过张琦建议,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秒杀”其他理财产品可以为上市公司实现“躺赚”,但是这也需要企业能够清晰辨别底层资产质量。
“从投资范围看,信托计划资金主要投资固定收益类,包括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交易所及银行间市场债券等。部分产品还投向了银行理财产品、基金、证券、保险资产管理计划、以及信托业保险基金等。”2月23日,上海一家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大客户总监陈玉坤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在其看来,上市公司过去因为认购信托产品“踩雷”事件也不少,值得上市公司警惕,仅在去年就有洋河股份、德展健康、海南海药、*ST华资认购的信托产品出现违约,金额合计超7亿元,涉事信托机构包括新华信托、新时代信托、恒大信托、渤海信托。
责任编辑:李琳琳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