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营 实习生 徐婷 北京报道
导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针对白塔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白塔寺再生计划”的目标是:通过人口疏解,调整区域人口结构;提升区域业态,吸引优质产业入驻;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提升居住环境,加强居民社区归属感;实现区域的胡同文化复兴,居住精神回归。
已是初秋时节,天气渐渐凉爽,北京迎来了最美的季节。
形成于元代,已有700余年历史的阜成门内大街一片静谧与祥和。骑着摩拜单车穿行于胡同之间,有着浓厚历史感的胡同文化扑面而来。灰墙土瓦、曲折蜿蜒,街道两旁散落着错落的电线杆,四合院门口那棵老槐树也格外亲切。
著名作家老舍曾借骆驼祥子的眼睛,饱含深情地凝望着这里的街景。“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蝀桥、有团城、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祥子拉着虎妞边走边说。
除了这些,以鲁迅故居为基础的北京鲁迅博物馆也在这里。
如今,这里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白塔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白塔寺再生计划”正在为这一区域增色。这也是北京市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的一部分。包括阜成门内大街等13条大街被列为重点规划内。
按照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近期强调,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形成13片文化精华区,打造沿二环路的文化景观环线,推动德胜门外、西直门外、安定门外、永定门外等8个片区优化发展,重塑首都独有的壮美空间秩序,再现世界古都城市规划建设的无比杰作。
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公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第7次编制总规。在新总规中,“旧城”概念改为“老城”,明确提出“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新总规更加重视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
白塔寺区域地处北京民宅聚集的老街区,也是这个古都仅存的最后几个低矮建筑群居民区之一,目前正在探索和开辟一条新的城市升级和社区复兴发展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针对白塔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白塔寺再生计划”的目标是:通过人口疏解,调整区域人口结构;提升区域业态,吸引优质产业入驻;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提升居住环境,加强居民社区归属感;实现区域的胡同文化复兴,居住精神回归。
预计在2020年之前,“白塔寺再生计划”将实现200个院落的修缮改造、28条胡同的基础设施改造和600个新增机动车位的设置。
然而,区域内存在大量矮旧平房,缺乏市政设施,“再生”与“改造”并非易事。
旧时温暖
在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作品中,有不少关于小伙伴们闲暇时在胡同里奔跑场景的描写。胡同里头飘来零食叫卖声,馋出了孩童的口水;曾经的老故事就在邻里街坊口中流传,一条胡同的历史就如此延续下来。这也是不少老北京人的童年回忆。
熊猫慢递创始人、社区营造社会工作者刘伟在白塔会客厅里与胡同里长大的宋阿姨、马阿姨聊着天,说起来胡同过去的模样:那时胡同里有树、虫、鸟、花;这里有布店,那里有照相馆。那时邻里胜亲人,一家包好的粽子挨家挨户送给邻居们。倘若谁家炉子里头的火灭了,招呼一声,就去他人家里的炉灶里夹个燃得正旺的煤球。孩童散学后把书包往家里一扔,叫上伙伴就开始踢球、写作业,直至夜暗灯明,饭菜香里夹杂着妈妈的声音:“那谁,回家吃饭了!”
这是出现在多部文学影视作品中的“老北京”,也是引诱着无数外地人来北京的胡同文化。白塔寺社区近期组织了居民“砖情留言”活动,马阿姨写的是她内心说了多次的那句话:“胡同,永远爱你!”
五十多岁的马阿姨娘家就住在白塔寺附近。她童年记忆中的四合院只有四间房,院子里头全是花花草草。如今院子已经不复当年规则,而是成为多户聚集的大杂院。每个院落门口的电表鳞次栉比,按照一个电表代表着一户人家,一个院落原来最早住着3户人家,后面可能是16户,还可能是36户。阿姨们觉着,如今虽然都在提倡恢复胡同的老样貌,但是和她们小时候“差太多了”。
在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王昱东看来,历史上的白塔寺片区是宜居区域,文化古迹、名人故居坐落,后来的发展则变得杂乱无序。“房子里头配套设施很少,房子挨得也很近,大杂院已经没有院,取而代之的是见缝插针的各种小房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区域内已经进行了部分院落改造,但未改造的院落仍然可见大量的小房子,有的院落只留有狭小的行走空间。院落门口多是两排长长的电表,电表下面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广告。曾经开放的胡同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层层保护的防盗门。
在白塔寺再生计划项目新闻发言人田娜看来,曾经的四合院,是一个方形的四边有住宅,中间供居民休闲的院落,但如今中间空白部分已经被各种新建的小房子占据,整个院落更像是大杂院。田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09年,就有专家开始对白塔寺片区改造进行研究,然而由于盈利评估较低,很难找到承接项目的团队。
自愿腾退
2012年底,国有企业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受西城区政府委托开始着手白塔寺片区改造项目,逐户了解居民需求,经过市场评估和政府审核之后做出备案。2015年上半年,华融金盈团队提出“白塔寺再生计划”这一更新模式。白塔寺再生计划包括人口疏解、院落更新改造、街区整治提升和引入文化触媒四个板块。华融金盈联合社区、街道办事处、园林市政管理、居民等进行改造。
田娜表示,白塔寺再生计划项目采取的是自愿腾退原则,这与大栅栏的杨梅竹斜街的腾退方式是一样的。但大栅栏是一户一户登记腾退,有的小院并没有完全搬走,小院改造利用难度较大;白塔寺地区则是整院腾退,院内所有居民腾退外迁,这样腾退出的院落可以实现整体规划更新、有效利用。
不过,整院腾退也有难度。新街口办事处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区域内居民居住环境较差,部分居民有着腾退意愿。但是居民的诉求各异,或追求交通便利,或为了在此处落户,或对平房区感情深厚等。多样化的需求影响着腾退的进程。一个院子的腾退周期最短需要一年半载,长则至今未能腾出来。
在白塔寺片区住了有50多年的王大爷就希望腾退。“外头空气好啊!”这是王大爷说出来的理由。但由于白塔寺片区采取自愿腾退和整院腾退两相结合的方式,需要整个院落里所有住户均自愿腾退才可行。王大爷所居住的院落中共有三户人家,但只有两户有腾退的念头。因此,王大爷腾退的心愿便未达成。宋阿姨则属于不想搬离胡同的一类,她住的院落中共有19户人家,但只有4户愿意腾退出去。宋阿姨不想搬离,更多是老一辈对于胡同的眷恋。
据悉,白塔寺再生计划的目标是腾退15%的院落,目前腾退已经接近10%,从2013年至2017年6月已经腾退101个整院,涉及300多户籍户,近1000人。
为什么腾退15%院落?在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熙看来,这15%的院落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引擎和发动机。“就像养鱼一样,不换水,鱼会死;你一次全换了,鱼也会死,所以,一次换20%,每周都换,最终也换了100%。城市更新也是一样,一个区域之前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和生态系统,要靠它自己自发地更新、升级很难,一定要有一个外力干预,相当于‘种子’,这些‘种子’有了一个变化之后,再带动周边主体自变。”
院落改造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5年启动的“白塔寺再生计划”改造方案中包括了对区域内主干道、断头路的打通,以及对市政基础设施的更新以及腾退院落的改造。也就是说,“白塔寺再生计划”是对白塔寺区域院落、胡同、区域改造的系统工程,对于华融金盈公司来说,小院改造,仅仅是改造的一个个“点”,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对胡同和区域这些“线”和“面”的升级。
2016年,白塔寺院落更新国际方案征集活动展开,这是“白塔寺再生计划”中的一部分。该方案征集更多是希望能以设计竞赛的形式让更多人关注分布在北京老城形成老城肌理的普通小院儿,从传统中发现新旧建筑相融的智慧,从现实中寻找限制条件之间的蹊径,再诠释,以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设计探索此类区域与城市发展结合的无限可能,为普通小院儿注入新的活力,为白塔寺地区和中国众多城市中类似的老城区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教授张悦在“白塔寺再生计划”中参展的题目叫做“微+ +”,其宗旨是根据北京老城从大面积的拆迁发展到今天的整体保护,还有自愿腾退背景下,让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越来越多地去发现和尊重城市中每一个微小的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张悦的大杂院“实验房”充分利用了顶部夹层的空间,从而设计一些成套化的厨房、厕所以及收纳的模块,另外通过夹层和浅下挖处理,增加空间的应用。经过改造,每个开间约15平方米,但却可以容纳三四口人居住。
张悦告诉记者,在改造完成后,这间院子将会邀请居民试住。“撬动第一户很重要。”张悦希望能够从实践中得知居民是否认可这一改造方式。他指出,如今很多改造项目由设计师和艺术家完成,其设计追求特殊性,但是政府期待的是普适性,“我们要探讨的是80%-90%的居民接受的方案。”
张悦团队入户调研发现,一户人家的房本合法面积通常衍生出40%-50%的新建面积。另外,住在平房区的老人家舍不得丢弃物件,收纳也就占据了较大空间。他们认为,改造应该尽量将新建建筑里的居住功能挪至房本限定面积里,把储物功能放入室内收纳模块中。
拐上好几个弯,才能在胡同深处看见意大利设计师Nico的作品。进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幕,耳边传来海浪声。在海浪声中穿梭,瞧见海边孤独的教堂、海边日出的光色、海边雾气迷蒙……历经海景,进入院落中的沙滩,入眼是麻雀在电线杆上叽叽喳喳,杂草在屋瓦间摇曳,略有蓝意的天空中能瞧见白塔的一段身影。
这就是他设计的“海边的日常”。最初这一空间只是让大家感受海的风景,如今随着音乐会、讲座等活动的开展,小朋友在沙滩嬉戏,这里已经实现了胡同公共空间的休闲功能。
Nico之所以选择白塔寺开展设计项目,是因为这里胡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两年前,他就来到过这个地方,在他看来,如今白塔寺再生计划的参与者们有着更为清晰的改造策略,已经明确自己的目的是改造社区,而此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原本Nico参展设计方案只是为了传播阿那亚公司的理念,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之美,但意外之喜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居民来参加活动,“一不小心”承担了公共活动空间的职能。
人文再生
白塔会客厅里收藏着太多老北京人的记忆。某一角落布置得如曾经的供销社,柜台上的塑料盒子里盛满糖果,搪瓷秤里摆着鸭子玩具,开水壶上的花纹满是上世纪的画风,摆件是当年流行的小电视机和缝纫机……
这是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再生计划的策展主题的一部分:新邻里关系。关键词“新邻里关系”突出强调白塔寺再生计划一直以来的“院落改造+胡同提升+片区更新+社区共建”,强调设计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社区共建共享、居民参与也是白塔寺分会场的亮点之一,在展览活动过程中设计了诸多社区居民参与的项目——“阜城记忆”系列征集活动面向白塔寺地区居民,以老故事作为征集内容,完善人们对白塔寺地区的人文历史记忆;“白塔会客厅”项目通过社区服务产品,以不同的合作形式去影响和链接社区商户、居民、社区居委会等,实现社区人文再生。
刘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塔会客厅是白塔寺街区人文新改造后的公共空间,供销社的物件重现也是老街坊记忆再生的一部分。居民们闲暇时可以聚集在这里唠家常,包饺子,做菜,看老电影……刘伟的童年里有着白塔寺相关的记忆,那是他如今想起来仍然觉得温暖、安静、有趣的地方,随后环境开始破败,防盗门开始出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也隔断了当时的情谊。
刘伟表示,老物件再生只是一种方式,让老人们觉着亲切舒服,而老人是拉近邻里关系的最好纽带,因为他们经历过那一段岁月。“我们一定要回到旧的温暖,但是一定要过新的日子,让我们的新日子过出旧温暖。”
田娜的期待是,白塔寺再生计划的最终理想状态是实施主体退出社区,居民实施自治,维护自己的公共空间。
“新邻里关系,无论是楼房还是平房区,包括乡村,大家都希望回到以前温暖的邻里关系。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设计,做一个再生的过程。希望通过邻里关系的营造设计,让我们有一个重新相连、重归于好,形成融合的再生人文模式。”在10月3日北京华融金盈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院落、胡同、片区、邻里国际研讨会上,刘伟如此表示。
宋阿姨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在这里。在她看来,几年前,白塔寺胡同一片脏乱差,如今有了新面貌。“近一年变化挺大的,街道干净了,胡同比较清静,也整洁了,胡同刷了,也是(当年的)灰墙。”
阿姨们觉着,虽然目前胡同的环境仍与她们小时候有较大差距,但可喜的是,老物件在新日子里逐渐渲染出过往的温馨。人们在新时代和旧温暖之间寻觅着一种平衡,恰如紧跟时代潮流的宋阿姨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了白塔会客厅里的陈设,并写到:“我们曾经用过的老物件,那么的亲切!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刘伟也期待着,老社区改造能够把大家聚集起来,把丢失的东西找回来,“不是怀旧,那是美好。”最美的秋季,居民们期待的亦是最美的胡同,最美的院落,还有最美的人文。
(编辑:张伟贤,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zhangwx@21jingji.com)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