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17:25 新华网

  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国家发展论坛”于2016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维迎出席并发言。在演讲中,张维迎将企业家分为套利企业家和创新企业家,他认为随着经济增长的方式的转变,企业很难靠套利获利,必须转型为依靠创新。张维迎同时提出,创新需要不同于套利的经营体制,它需要一个能给投资者和企业家提供稳定预期的制度。

  
张维迎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国家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以下为张维迎部分精彩发言:

  我今天讲的主题是“创新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制”。首先说一下我30年多来坚持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一部经济增长史就是企业家的创业创新史,发达国家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的。所以理解经济增长的关键是理解企业家精神如何发挥作用,离开了企业家精神谈经济增长,无论你是用索洛的新古典经济模型还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不得要领。

  企业家有两类:套利企业家和创新企业家

  企业家精神如何发挥作用推动经济增长呢?我概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通过套利改善资源配置。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所谓套利就是在市场当中发现资源配置的错配,发现不均衡,然后通过改进资源配置来赚钱,最后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所谓创新就是引入新的产品,新的技术,甚至新的资源。我们传统的经济学主要聚焦于资源配置的角度,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局限的。市场的真正功能或者主要功能不是配置资源,而是推动技术进步。如果仅仅是资源配置,那么经济不可能持续增长,因为即使你现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当你配置合理之后它就没有增长的空间了。只有技术不断进步了,才能有经济的增长。所以我们企业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套利企业家,第二是创新企业家。

  举一些例子,比如硅谷的企业家基本都是创新型的企业家,而华尔街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套利企业家。比尔盖茨、乔布斯可以算是创新企业家,索罗斯、巴菲特是套利企业家。古代的商人就是套利型企业家,创新型企业家是从工业革命之后开始出现的。

  经济增长其实表现为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的不断出现,表现为分工链条的拉长、专业化的加深,也表现为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200多年前我们人类使用的产品总数只有10的2-3次方,现在有10的8-10次方,这些新产品都是企业家创造出来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每一个产品是由哪一个企业家创造出来的。所以把经济增长简单归为人均GDP的增长,我认为是误导。为了经济增长消化过剩产业、过剩产能也是错误的。为了在桌子上不剩饭,然后鼓励大家放开肚皮多吃,最后把自己撑死了,这不是好的思维方式。

  刚才韩俊主任讲到一点,比如说我们的粮食,1981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消费粮食是145公斤,到了2012年只有79公斤。所以从粮食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似乎倒退了。但不是,因为我们不断有新产品出现,现在都有手机、汽车、电脑,而且有些东西在淘汰。过去大家家里有辆自行车就很自豪,现在统计局都不对它进行统计了,就是因为经济的发展。

  所以我经常想一个问题,我们看国家经济增长了没有,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来看。你爷爷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消费的是什么,你爸爸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消费的是什么,你消费的是什么?如果每代人都不一样,说明经济增长了;如果每代人都一样,说明经济都一样。

  这些都来自创新,我们可以把创新分为两类,第一是颠覆性创新,另一类是改良式创新。所谓颠覆性创新就是从零到一的创新。改良式创新是对产品的质量、性能进行改进,或者生产成本降低。以汽车工业为例,130年前戴姆勒创立了企业,这是革命性的创新。后来亨利·福特的自动化生产线也是革命性生产,之后汽车行业没有什么新的革命性创新了,直到最近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再一个例子,比如计算机。计算机在1945年IBM发明第一台计算机之后,经过了从大型机到微型机,再到个人电脑,再到笔记本电脑,再到平板电脑,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这样一个颠覆性变化。但是每一种特定的电脑又有很多微创新和改良式创新,它的功能在不断的提高,无论是大型机、微型机,甚至现在的智能手机都是一样的。

  如果这样来看中国的经济,简单来说,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企业家套利行为推动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但这类的企业家套利不仅是中国企业家的套利,也有外国企业家的套利。我们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是外国企业家通过他的套利贡献给我们的,包括外资企业进入中国。

  为什么套利可以带来这么快的增长?很简单。第一个,中国过去长期的闭关锁国和计划体制使得中国自身有巨大的套利空间,这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看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因为什么都短缺,还有大量的过剩劳动力,还有土地、资本,都能够有效的利用。另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开放本身给我们带来的套利空间。我们看到中国开放之后,不仅使得中国企业家能够赚钱,也使得外国企业家能够赚钱。中国便宜的东西美国很贵,美国便宜的东西中国可能很贵。我们把第一类东西出口卖到美国,第二类东西从美国进到中国,这就可以带来中国经济的增长。

  未来需要创新型企业家推动由创新驱动的增长

  但是下一步会怎么样呢?我觉得套利的空间越来越小了,特别是过去外国的企业家,我指的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家,他们在前面创新,中国的企业家跟在后面进行套利。容易套利的我们都套过了,还有一些套利空间用起来很难。套利空间在逐步的缩小,模仿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中国企业家怎么赚钱?只能靠创新了。那外国的企业家再到中国赚钱也不太可能了,也要靠创新。这就是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就是要由套利走向创新。未来我们需要靠创新型的企业家推动我们由配置效率改革带来的增长到创新、新技术驱动的增长。

  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怎么使得套利型企业家逐步转向创新型的企业家?传统的企业家比较难,难就难在一个人赚惯容易的钱了,让他赚难的钱比较困难。就像一个人过惯轻松的日子,要让他过苦日子比较难。但我们确实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包括联想、华为这样的企业,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华为也好、联想也好,现在都转变为非常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这值得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去学习和思考。

  什么样的制度更能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

  我更关注的是,什么样的制度能让中国企业家更有创新的积极性?诱发套利的行为制度不一定能够诱发创新。为什么呢?因为有两个重要的区别,我们看创新的两个特点。创新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高度的不确定性,第二个特点就是周期特别长。在这个图里面,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了不确定性。这样看的话,套利在这个图的左下角,颠覆性创新在图中右上角,改良的创新在二者之间。也就是说创新比套利的不确定性程度高,比它的周期也要长。

  我简单给大家分析一下。要理解不确定性,首先我们要在风险和确定性之间做出区分。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脑子里讲的不确定性,经常指的是风险,而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很不一样的,这一点美国的经济学家奈特在1921年就指出来了。简单来说风险是可以量化的,不确定性不可以量化。风险是具有基于大数概率的统计,因此可以保险降低。而不确定性没有统计概率,没有分布函数,因而是不可降低、不可保险的。而且风险是外生的,就像我们今天下雨不下雨、雾霾有多重这样的问题。而不确定性不是内生的,它依赖于企业家本身的行为。不确定性本身并不能够通过过去的数据分析,给我们提供指导。

  创新是什么?创新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风险,创新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着一系列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创新能不能成功,也没有人能够计算出成功的概率是多少。如果创新只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说的风险,我相信会有好多保险公司为创新提供保险,成功了白交保险费,失败了给你补偿,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保险事业。但是没有,就证明创新本身不是一个风险问题,它是一个不确定性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有些人由此认为大数据可以减少不确定性,我觉得这一点是错误的。大数据可以降低风险,但是大数据不能解决创新面临的不确定性。比如大数据没有办法预测为什么等离子电视或者背投电视没有竞争过液晶电视,也没有办法告诉我们为什么易趣没有战胜淘宝,为什么来往败给了微信,为什么Uber在中国市场上败给了滴滴,这些都是大数据没法告诉我们的。

  我们再以刚才提到的计算机为例,从大型机、微型机、台式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创新过程中,我们看到每次新的引领者都与过去的引领者不一样。大型机垄断者IBM错失了微型机市场,笔记本电脑最大的生产厂家是日本的索尼、夏普、东芝,为什么?这是数据不能解释的。如果数据可以解释这些问题的话,先前的领导者拥有的数据一定比后来要多。比如说IBM有关计算机的数据一定比后来微型机的公司要多。但是他们没有成功,那也就是说数据本身不能够告诉我们企业家应该做什么。

  这些先行者是因为他们的判断出现失误,与数据没有关系。所以企业家精神一定要超越大数据,当然我不否认大数据可以对企业家决策提供帮助。但仅利用大数据的决策,充其量只能叫科学决策,不能叫企业家决策,企业家决策完全不同于科学决策。对创新而言,数据能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大数据没有办法告诉企业家应该做什么。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测不能基于统计模型,也不能基于简单的计算,而是要基于自己的心智模型,基于我们的判断、我们的勇气。

  我还要强调一点,创新的周期非常长,套利可能在几秒钟完成,比如金融市场的套利,过去投机倒把的套利一两天就可以完成,乡镇企业的套利三个月就可以完成。但是创新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蒸气机1764年瓦特拟出草图,最后投入生产是1976年,1986年才开始盈利。甚至像小孩用的一次性尿布这样看起来低科技的产品,宝洁公司从研发投入到市场投入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当然我们今天好多的新公司似乎很容易拿到钱,但是这并不等于市场已经认同他们,而是投资者在赌他们。

  套利是一开始就赚钱的,但是赚钱越来越难,最后趋于零。创新是一开始就亏损,或者可以说凡是一开始就盈利的事情都不能叫创新,只有一开始亏损的事情才可能是创新。而且亏损可能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就像中国好多计算机网络运行十年了,花了几十亿,还没有赚钱。消费者支付的费用还不足以使得企业盈利的时候,谁来替他买单?这就是投资者。那投资者为什么要为这些亏损的企业买单呢?是因为他预期未来如果创新成功了,消费者会买单,则可以赚大钱。这样的话我们就看一下创新需要什么样的制度。

  简单来说,创新需要能够让投资者和企业家对未来有稳定预期的制度,十年、二十年之后,他成功了,他仍然能够得到他创新应该得到的回报。如果一个制度不能给大家一个稳定的预期,这个制度就不可能真正地鼓励创新。我要特别强调一下,中国今天的企业家总体来讲可能适合套利,但是不适合创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华网立场)

责任编辑:刘金磊 SF11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