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早就不适合创业了

私募早就不适合创业了
2024年07月18日 15:02 远川投资评论

  在沸沸扬扬的公募降薪、退薪风声里,人们一度担心失去薪酬激励的公募基金经理,又将掀起一轮去私募创业、自己当老板的潮流。

  然而,现实却是,大家多虑了。

  截至2024年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基金业协会上新登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共计只有21家。如果以法定代表人履历里的上一份工作来进行区分的话,‘公募派’背景的新私募只有1家——原南方基金的基金经理李振兴创办的深圳星海元私募基金。

  倒是从重阳、信璞、航长等一批老牌私募里出来自立门户的‘私奔私’管理人成为了今年以来私募行业最重要的后备力量。

  除此之外,在私募市场里转了一圈,决定在职业生涯上‘及时止损’、返流公募的现象却没有停止:

  从2019年赵枫离开私募回归公募睿远基金、徐彦跳出正心谷加入大成基金,到2021年于洋创业半途而废重返老东家富国基金、朱红裕离开红杉二级团队加入招银理财权益团队继而转任招商基金基金经理……

  一切刚开始的时候,人们或许还对这类职业生涯的选择有所困惑。至少私募是一个看上去更自由的事业,虽然可能不如公募有保障,但不论是在投资组合上,还是在薪酬分配上,终归是受限更少。

  不过,到今年陆陆续续又出现投资经理们回到公募行业的消息时,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理解。

  一个善良的三体人会向叶文洁发送‘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一个饱经市场摧残的私募基金经理,即便在牛市也常常会奉劝后来的年轻人‘不要创业!不要创业!不要创业!’,何况A股眼下这副光景。

  何况,私募也不是从前的私募了。

  不再动辄一百亿

  显而易见的烦恼是,私募的高成长性消失了:市场没有贝塔就要降低盈利预期,超强监管压阵就得下修估值水平,属于典型的戴维斯双杀。

  春去秋来好几年,A股还在围绕3000点打保卫战。可打仗也讲究一个预期管理,2700年前曹刿打齐鲁长勺之战的时候就已经总结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漫长的三年多下行期里,胜利一直迟到,时间成本越堆越高,可净值跌破0.8,又继续跌破0.7,甚至一路南下到0.5的产品越积越多,基金经理们寻找超额收益的精神气却越磨越少。

  从2014年开始的私募基金阳光化进程,在头一个十年里,‘公奔私’最常见的打法就是一轮牛市之后,公募明星把个人IP转变为创业最早期的流量和规模,叫上一些前同事或者老同行,一开业就是50亿、100亿的体量,直接秒杀95%的私募基金。

  看似一口气直接越过了生存线,但开公司不是做题,只要时间拉长一点,跳过的早晚要回头补一课。

  一个‘公奔私’基金经理在创业初期的募集阶段,常常会说:‘我是一个在公募管过百亿体量的基金经理’,以此来明示或是暗示自己的合理能力范围。但他们不会说的是:原来公募的研究员是现在私募的多少倍;原来卖方服务有多密集,现在还剩几家研究所;原来中后台有多少人提供保障,让自己只需要专心做业绩。

  原来兴全群星之一的王晓明,在创办兴聚投资后也曾感慨过:‘(私募)早期业绩更多依赖创始人的个人能力。’

  但个人能力具体放到‘公转私’规模换算这个语境上时,很多人都在玩21点:只要不够大,我就多要一张牌。只不过这个21点的游戏,放在私募的管理规模上有个更具体的锚——100亿。

  前中欧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周应波曾给出三个重要的函数——基金收益与投资者盈利之间的传递函数、规模扩张的曲线函数和公司利润的分配函数,来试图求解‘合理的管理规模’。但其实这三个函数都无法真正量化,更多是态度上做了表率:我不是那种只要规模的人,投资者到手收益和公司股东的合理回报,三者都考虑。

  但从实践来看,最终周应波首只产品的全渠道募集规模也依然以100亿为限。然而,两年时间过去,周应波真正需要面对的麻烦却并不是这三个函数,也不是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迷宫,而是基金本身没业绩的第一性问题。

  带着光环下海的公募明星,需要在头三到五年的时间来检验裸考能力,要么证明自己的能力圈的确能够适应私募更加滚烫的水温,比如‘公奔私’的标杆邓晓峰;要么在熊市期间跌穿持有人的最低预期,被怀疑、被质问,甚至最终被遗忘,后者概率太高,名单太长。

  这也是私募创业的矛盾:一个对能力不自信的基金经理不会迈出创业这一步,但一个自信的人也常常对自己应该管理多少钱缺少一个审慎的预判,直到一张牌爆掉了前面所有的努力。

  而当明星的私募、大佬的专户,一个接一个跌穿了持有人们的信任防线后,渠道们也很难再轻易地给‘公奔私’募出一个100亿了。

  大平台莞莞类卿

  距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指引》(以下简称“私募指引”)8月1号的正式落地只剩下最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存量私募基金的动荡也开始加剧。

  这份即将实施的私募指引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在组合管理、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监管要求尚可通过堆人力劳动来实现整改,但第四条关于基金规模的监管要求,对大量腰尾部证券私募管理人来说堪称致命:

  一是初始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 1000万元,不得通过投资者短期赎回基金份额等方式来规避要求;

  二是存续规模方面,上一年度日均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万元,或者连续60个交易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万情形的,应当停止申购并在5个工作日内向投资者披露;停止申购后连续120个交易日基金资产净值仍低于500万元应当进入清算程序。

  一位百亿私募负责基金运营的从业者表示,协会的规定没有区分母子基金,管理人默认是母子层面所有产品均适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托管也明确各类产品都会同样监控这条规模限制。

  因此,即便对于规模以上的私募来说,所有存量产品都要达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腰尾部私募则直接伤到七寸往年那么多轮熊市里,苟着等下一次风来再续命几年的生存策略在这一轮监管政策下,直接失效。

  叠加近期微信视频号取消私募直播准入资格的公告、‘商业银行被要求禁止代销私募’的传闻,以及越发严厉的业绩展示合规要求,本不富裕的腰尾部私募们,既要实现最低规模要求,又不知道怎么合规地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目前手搓阿尔法的技艺还可以,那就必须面对‘生活还是毁灭’的灵魂拷问。

  今年上半年,全口径下新增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到70家,但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经接近1000家。

  也有尚未注销的管理人,试图通过卖‘壳’再赚最后一笔,但要价却没有什么底气。

  按理说,准入门槛提高、新增供给缩减,存量牌照的价值应该有所提高。但到了‘私募牌照交易’的市场上,降价卖壳却不少。可见,需求的下滑比供给的缩减还要猛烈。

  在监管政策抬高了私募经营成本的大环境下,原来买壳等于买了张彩票,现在买回来只是投入的开始,相当于是养了个娃,刚氪完月子中心,就要出奶粉钱、攒补课费,还不如索性丁克。

  经营难度提高 ,连明星私募们也在搞合并。

  2个月前,前汇添富老将雷鸣正式宣布带着团队和前汇添富总经理林利军聚首,他在2022年登记的新私募润时开业不到两年,就将被整合进正心谷的平台下。

  在这个职业道路的选择上,同样是老将的董承非就比雷鸣少走了两年弯路。2022年这一年,雷鸣还在为创办私募准备材料、四处奔走的时候,董承非官宣加入了老同事王晓明和杜昌勇所在的百亿私募睿郡,免掉了很多自己开公司的麻烦。

  值得一提的是,睿郡正是中国证券私募基金里首例合并。

  原来王晓明做兴聚、杜昌勇做睿郡,各当各的实控人,直到2020年突然宣布两家合并,共用投研、市场、风控、运营等资源。王晓明在写给投资人的信中,字里行间都是兴全前同事之间的相惜,不过是曾经散作满天星,今朝再聚成一团火,日后还能等来拎包入住的董承非

  在如今这个生存维艰的环境下,独自支棱起一摊私募事业的成本陡然提高,小私募寻求合并不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

  只是一旦谈到了存量产品的整合、渠道资源的管理、利润股权的分配这些伤筋动骨的事情上,最终真正能够在股权交易层面达成信任的还并不多。

  实际上,合并成为私募管理人之间新话题的背后,是平台型私募对投研人才的吸引力正在提高:

  前富达基金联席投资主管宁静加入了低调的QFII巨头润晖;原博时‘医药一哥’葛晨离开公募之后选择加入高毅资产;高考作文得过满分的医药基金经理刘江则离开汇添富加入了百亿私募远信。

  随着整个行业扶优限劣的出清加速、合规以及运营成本的大幅提高,不再执著于开一个自己的私募、投资管理一手抓,而是找一个类似公募那样可以解决其他后顾之忧,自己只需要醉心投资研究,但又比公募拥有更自由的氛围、更市场化的薪酬、更成熟的合伙人文化的私募平台,显然是下行期更有性价比的生活方式。

  毕竟,‘公奔私’浪潮下的芸芸众生,业绩比邓晓峰好的基金经理没几个,精力比他分散、挨骂又比他多的却到处是。

  尾声

  投资和管理是两个事情两种能力,这个道理,行业已经说了无数年。每一波牛市末期出走公募、意气风发创业的明星们却常常还是要再赌一把‘自己不一样’。

  正如知乎的问题——为什么一旦自己创业了,很难再回到公司去坐班?有一个高赞回答写的那样:做生意利润太大会觉得打工太渺小。

  这也是私募创业的另一个矛盾点,在错位的公募治理结构、缺失的薪酬分配主动权下,相比网络上各种不靠谱的基金经理薪酬测算公式,公募明星的创业心态里还有一个不可否认的失衡点是:管理费是我辛辛苦苦用业绩换规模赚来的,但我却决定不了这些钱应该怎么分。

  因此,开一个自己的公司,虽然要操心的事情指数级增加,但比起再次交出利润分配权,很多‘公奔私’基金经理还是选择累一点,但多赚一点。直到如今水涨船高的监管门槛之下,累一点,也未必能多赚一点了。

  聪明的人能够看到自己能力和精力的局限。当投资明星们终于在现实面前放下了太多本不属于自己的野心后,投研、运营、市场、治理兼备的平台型私募,会成为如今这个时代中国私募证券行业值得悉心耕耘的资产。

  只可惜,昨天大家看不上,今天即便是最头部的一批平台私募也明显放缓了团队的扩张,在新规大限越来越近的时刻里,求生不得、求死不甘的私募管理人们徒增颓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俊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