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铁军:钢铁和船舶行业要共创“有质量的保供,有效益的共赢”的合作模式

骆铁军:钢铁和船舶行业要共创“有质量的保供,有效益的共赢”的合作模式
2024年06月28日 16:42 我的钢铁网

“希望钢铁与船舶行业协会在合作中不断总结、探索、完善合作机制,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价平衡模式,消除供需衔接中不利于双方合作和高质量发展的弊端。”6月2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骆铁军在2024船企—钢企合作协调对接会上表示,面对当前形势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钢铁与船舶行业更要继续加强合作,稳链固链,共同做好应对风险挑战的准备。

骆铁军介绍,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基础雄厚,在产品质量、装备水平、技术实力、制造能力、环保治理、绿色低碳等方面处于国内工业领域和世界钢铁业的先进水平,为包括船舶行业在内的广大下游用钢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钢铁材料供应基础。一直以来,钢铁和船舶两个行业互相支撑、相伴而行、共同发展。目前,船舶用钢已基本实现了各品种的国产化。近年来,船舶行业用钢订单量持续增长,在传统用钢大户——房地产行业用钢需求下降的当下,船舶行业为钢铁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市场支撑,钢铁行业也充分保障了船舶行业的用钢需求。同时,造船行业的发展也持续推动了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标准提升和产品迭代升级。

骆铁军还特别指出,钢铁、船舶产业链合作机制由来已久。从2021年船舶用钢供需座谈会开始,钢铁、船舶产业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2021年大宗原材料市场大起大落,钢厂协助船厂通过签订长协方式平抑风险,提升供应链稳定性,进一步促进了双方风险共担、互利互惠的共识;2022年受益于船舶市场的良好发展形势,船舶用钢需求稳定增长,钢厂积极响应船厂提出的及时、分段配送模式;2023年双方合作进一步加深,船舶接单船型高端化,双方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关键钢材品种研发取得突破,如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板、化学品船用双相不锈钢等全部实现国产替代,国产MARK-Ⅲ薄膜型LNG(液化天然气)船用不锈钢快速发展为我国大批量承接LNG船订单提供了用钢保障。

“可以说,钢铁与船舶两个行业紧密合作、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同时要注意,双方合作仍有许多提升空间。”骆铁军对此提出了4点建议。

一是互相扶持,合作共赢。船舶行业和钢铁行业都是周期性行业。当前,钢铁行业从“增量发展”阶段逐渐步入“存量优化”阶段,正在过坎爬坡,估计需要用2年~3年时间来摸索减量发展中的生产经营模式。而当前及未来几年是造船业的高峰期,也是高盈利期,船厂应给钢厂一定的盈利空间,使钢铁企业能够继续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往下走。

二是综合评标、优质优价。当前,船厂手持订单量持续上升,生产任务饱满,履约交付压力增加,钢厂将一如既往保障钢材供应。但钢厂提出多年的低价中标现象依然存在,没有明显改善,这样不利于钢厂保供积极性,也不利于钢厂满足船舶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对此,强烈呼吁停止低价中标,采用综合评标法,更多体现钢材质量、交货方式、附加服务等价值,实现优质优价。他特别指出,优质优价有利于“保交船、快交船、交好船”,相反,在价格不断下压的情况下质量下降、服务缩水将在所难免。

三是把握机遇,创新领跑。随着船厂高附加值船型订单的增加,造船行业迎来了又一轮跨越前进的大好机遇,也对钢材品种升级提出更高需求。钢厂应通过前期介入(EVI),主动参与材料设计、研发,借助我国船舶行业向世界排头兵的冲刺,中国钢铁和造船行业应当一起研制新材料,从跟随向领跑跃升。

四是比较优势、确定投资。当前,船舶用钢发展势头良好,但总体增量有限,现有产能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增量,钢企要审慎决策新上中厚板产线,需警惕新投产的中厚板线由于没有技术积累将难以发挥预想的效果。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期货 螺纹钢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