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应用试点入选首批“气象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应用试点入选首批“气象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2024年06月13日 11:31 市场资讯

专题:大连商品交易所“温度指数保险+衍生品”

  近日,中国气象局印发通知,通报2024年第一批“气象数据要素×”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号召各单位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工作经验和成功做法,以更好促进气象数据要素赋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由国家气象中心申报、大商所参与的“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应用试点案例入选。  

  根据通知,第一批典型案例共有七个,分别是“多跨协同打造超大城市数字防汛‘沙坪坝实践’范例”“‘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应用试点案例”“数据融合应用,赋能木耳品牌效益提升”“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新能源气象服务”“数字化气象服务助力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省—市—机场’一体化航空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和“气象大数据融合助力港口管理能力提升”。 

  据了解,2004年开始,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和大商所联合开展天气指数的研发工作,并于2005年合作发布温度指数。该指数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对我国20亿条气象大数据进行归纳分析,遴选哈尔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北京、大连、济南、西安、郑州、武汉、上海、杭州、重庆、成都、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作为基准城市,具体包括日平均温度指数(DAT)、月度累积平均温度指数(CAT)和反映温度偏离18℃的月度制热/制冷指数(HDD/CDD)。由于该温度指数依据国家站温度观测数据进行编制,具有及时、权威和不可更改的特点,可为各行业提供直观、全面和准确的信息。2022年10月,优化后的“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于服贸会发布,其有效性和权威性得到业界广泛关注。2023年以来,广东“水产养殖温度指数保险+衍生品”、湖北“茶叶寒潮指数保险+衍生品”、广东“售电企业寒潮指数衍生品”、北京“果树寒潮指数保险+衍生品”、河南“主粮作物冻灾指数保险+衍生品”、黑龙江“玉米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衍生品”等多个挂钩该温度指数的应用试点落地,开创了温度指数衍生品在实体产业中应用的先河。

  中国气象局经过深入挖掘、广泛征集,综合考虑实时数据驱动场景运转、多行业数据融合利用、经济社会效益等情况,评选出第一批典型案例,旨在引导各级气象部门切实推动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开发利用,加强气象与其他行业领域数据的创新融合,开发气象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因地制宜提出新政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发挥气象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靖笛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