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5日16:51 华尔街见闻

  在2015-2016年政策粮收购中,黑龙江省的粮食收购总量和政策性粮收购量均创历史新高,粮食只进不出,粮仓爆满。

  库存品种主要是玉米和水稻,因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市场预计玉米价格将持续下滑,这种担忧的背后是玉米的供求失衡。

  针对粮食供求失衡的问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撰文指出,应推进加入科技和制度要素的农业供给侧改革。

  粮食只进不出,粮仓爆满

  根据黑龙江省粮食局公开的数据, 在本次该省的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中,全省累计收购粮食1596.7亿斤(玉米1088.9亿斤),同比增加150.5亿斤,增幅达11%,创下历史新高; 国家政策性粮1277.3亿斤(玉米939.4亿斤),占收购总量80%,同比增加249.3亿斤,增幅达25%,同样刷新历史高点。

  粮食收购总量和政策性粮收购量均创历史新高,导致粮仓爆满,粮食库存品种主要是玉米和水稻。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粮食主产区了解到,全省粮食库存处于爆满状态。

  由于粮食只进不出,密山市连珠山粮仓有限公司58.4万吨的仓容已经毫无空余;虎林市粮库院内,新粮已经无处可装;佳木斯富锦市的象屿金谷农产有限公司的300多万吨仓储能力也已用完。

  粮仓爆满,再加上露天、简易设施储量的规模大、隐患多,安全储粮受到较大压力。

  粮食系统有关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部分库存粮食已超过适宜储存期限,若无法及时妥善处置,“超期”储存的粮食数量将大幅增长,影响库存粮食质量安全。

  7月21日,黑龙江省粮食局发布文件,要求省内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安全储粮大检查工作。

  未来价格或下滑,源于玉米供求失衡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宣布,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

  由于国家不再是收购玉米的主要力量,市场担忧,未来玉米价格或将持续下滑。

  这种担忧的背后,是玉米的供求失衡。

  《经济日报》援引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所研究员尤飞,尽管玉米供给量不断攀升,但因高粱等低成本饲料的替代效应、石油价格走低、全球经济低迷,玉米的需求量增长有限。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国内玉米被加工为饲料的近65%,玉米深加工不及30%,食用不及10%。

  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行业协会统计称,自2014年秋季开始,该省玉米深加工全行业亏损,截至今年5月底,多数依然深受盈亏无法持平的困扰。

  黑龙江省粮食局在文件中表示,今年临储玉米价格(1元/市斤)每市斤下调0.11元,全省玉米种植户较上年减收120亿元以上。

  以农业供给侧改革解决供求矛盾

  日前,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陈锡文撰文指出,要解决粮食供求方面的矛盾,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在于对农业生产体系注入科技和制度要素:靠科技创新来促进农业的效益提高、质量提升;推进制度创新,对定价制度、补贴制度、收储制度进行改革,使生产组织更加有效。

  同时,要调整农业结构通过市场机制去引导农民合理种植。

  如此,粮食供求方面的矛盾可以解决,还将使农业经营成本降低,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得以增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许孝如 SF185

相关阅读

负责任的政府不会放纵泡沫沸腾

要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放纵房地产泡沫的沸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每到敏感时点,人们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不要担心,政府会打理一切,不会让泡沫破裂1吃过苦头的日本人说,还有比这更让人担心的安慰吗?

房价高是因为大城市住宅土地少

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真正用于居民居住用途的土地占比还是偏低,生产建设用地占比较高。大城市住宅土地的供给不足,是导致房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铁总年报探秘国企高杠杆之谜

从铁总一张资产负债表来看,降低负债水平和/或提高其盈利能力与改善现金流的政策选择有三:1、加大债券融资比例。2、将优质项目的国有债权置换为股权。3、将优质的高铁项目分拆上市,将未来现金流与投资者分享。

万科之战中宝能系的神奇生钱术

万科9000字举报信成了热门财经话题,宝能系调遣资金的本事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新浪财经“愉见财经”下面就为大家回顾分析,也是带各位“参观”一番,宝能一路上屡屡砸下大手笔资金背后的那个“弹药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