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资产管理张一格:拓展固收业务 推动投资体系“落地生根”

摩根资产管理张一格:拓展固收业务 推动投资体系“落地生根”
2024年05月27日 07:59 中证网

  近年来,摩根资产管理在充分发挥权益投资优势的同时,也加快了固收领域业务的发展速度,无论是团队建设还是产品发行都已颇具成效。张一格至今已有超过18年的投研经验,他的职业生涯起步于兴业银行,2012年进入公募基金行业,2023年9月加入摩根资产管理,现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债券投资总监。

  加入摩根资产管理的张一格继续发力,在积极拥抱公司先进的全球投资理念同时,带领固收团队不断开辟着海外机构固收投资的本土化道路。日前,张一格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海外的成熟投资经验提供了更加完备的分析框架,但要想在中国成功拓展固收业务,投资体系一定要根植于本土,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生命力。

 海外智慧本土化

  加入摩根资产管理之后,张一格直观感受到了摩根百年来浓厚的投资文化积淀。

  “摩根资产管理拥有完备的市场分析框架,简称FVT,F代表基本面(Fundamentals),即对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基本面进行详细比对和分析;V代表估值(Valuations),即比较不同券种的相对估值以及历史上的绝对估值,还包括估值与基本面的匹配;T代表技术分析(Technicals),即着重关注影响市场的短期因素,借助量化分析方法,挖掘其背后的资金动向以及机构行为变化。”张一格介绍。

  张一格表示:“美债市场已有百年的发展经验,而且国际化市场上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多变,所以这套全球化的投资分析框架给我们做国内投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方向。”并且,这套框架十分注重基本面与估值的结合以及长期和短期因素的综合考量,这些在他看来都是更具前瞻性的方向。

  在宏观维度基础上,张一格带领的固收团队进一步与摩根海外团队在信用债评级领域进行了交流。一方面,由于国内信用债外部评级分类较为笼统,他们进行了12个级别的内部细化评级,以更好支持对信用主体的资质判断;另一方面,相比单纯考虑违约概率或收益水平等单一因素,他们会更多考虑个券的基本面变化是否已反映到估值当中,以及当前价格是否具备投资价值,最终按照推荐程度对个券进行四级分类。

  虽然全球视野带来了诸多先进方法,但作为国内“土生土长”的职业资产管理人,张一格同样重视外资体系的本土化落地成效。因此,张一格带领固收团队进行了诸多探索:“比如FVT框架涉及了众多影响因素,那么我们在投研过程中就要把其中的主要矛盾提炼出来。此外,我们比较有特色的尝试之一就是编制了内部使用的周度和月度数据,用来帮助投研做市场判断。对于外资机构不甚了解的城投债,我们也积极构建了一整套评价体系,用以辅助城投债投资。”

风险管理“三道防线”

  为了给投研“保驾护航”,张一格介绍,摩根资产管理在风险管理的架构上设置了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投资部门。“优秀的基金经理应该是优秀的风控专家”,在张一格看来,基金经理不仅要根据负债端、市场情况以及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控制好风险敞口,更要平衡好风险性、收益性、稳定性,积极把握市场上胜率更高的有利时点。

  “投资就应该在承担合理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合适的收益,所以我们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是,在市场、行业、公司等层面,争取找到自己的最佳投资点。”张一格举例,公司对于信用债投资的要求是不能过度下沉,但基金经理可以通过信用策略、久期策略、国债期货等多种方式来争取收益。

  此外,第二道防线是风险管理和合规部门,第三道防线则是审计部门。在公众对于外资机构的认知当中,严苛的风险管控似乎成为了共识。不过张一格在加入摩根资产管理半年多以来,他的感受是公司风控并没有成为投资的“绊脚石”,更多地体现了“专业性”和“边界感”。

  “摩根资产管理的风险管理不会直接干涉具体投资,同时又能够对投资面临的风险进行整体的把控,对特别的风险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提示。例如,风险管理部门会定期出具风险监测报告,框架就很专业,对债券市场的认知就很深刻。”张一格坦言,这样的专业性工具对于投研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

 “债牛”行情根基仍在

  自2018年以来,国内债市持续走强,虽然中间出现过几轮调整,但在张一格看来,都不算“伤筋动骨”,即使目前债券收益率已经来到了历史相对低位,这轮“债牛”行情的根基并没有被动摇。

  “一方面,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生动能正在逐步崛起,经济结构也在由过去的债务驱动向提质增效转型;另一方面,下调LPR、降低存款利率、停止手工补息等规范性要求,都体现出决策层旨在调降金融体系成本。”张一格说。

  因此,在经济结构转型以及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调降的趋势下,张一格判断,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仍将延续,但是当债券收益率下行速度较快或者短期政策出炉等情况出现时,大概率会存在阶段性兑现收益的行为,波动与回调的压力可能就会到来。当这种压力释放之后,市场可能又会回到原有的基本面轨道上来。

  近期,央行公开提示长债以及超长债风险,张一格分析,主要系今年一季度债券长端尤其是超长端收益率下行速度较快,在这个期限品种上短期内聚集了太多的投机力量。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如果过多参与此类博弈机会,可能会存在较大的风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张一格 摩根 资产管理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