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中国地产的另一个大时代

中信建投:中国地产的另一个大时代
2024年05月23日 10:21 市场资讯

中国房地产已经从一个大时代(投资品时代)迈向另一个时代(消费品时代)。当前中国处于投资品时代向消费品时代切换过程,这一时期地产将迎来四大趋势:

(一)房地产和土地重定价;

(二)房地产销售投资量下台阶;

(三)房地产快速分化;

(四)房地产和土地牵引的资产负债再平衡。

理解中国地产现实之后,我们关注地产收储政策的三个问题:

第一,关注这次中央层面召开会议给出的信号意义。尤其关注未来地产收储规模是否增扩,落地方式是否更加多元。

第二,地产收储政策的初衷是为稳定地产,所以我们预期短期内不会有大量新增供给推进。

第三,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此次地产收储过程中,政策将如何解决保交楼以及行业供给重塑。

5月17日,房地产收储制度引发市场异动。当日股债汇总表现各异,显然市场对地产收储政策存在分歧。

未来政策如何演绎,地产收储能否成为中国地产转向的政策风向标?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厘清中国地产的现实。理解中国地产的本质,我们不妨从一个朴素而有趣的问题开始,为何总有1-2代亚洲人民,需要承担偏高的房价压力?

一、中国地产的过去:供不应求框架下的投资品时代

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经济体,它们在经济快速增长同时,房价收入比极快攀升。这些亚洲国家总有1-2代人(十年为一代人),享受高增长同时,承担远高于常规经验的房价压力。例如1950-1980年代日本、1980-1990年代的韩国、2001-2020年的中国。

我们认为“亚洲现象”的底层逻辑是,战后亚洲经济体依次承接欧美国家工业体系,用20-40年时间快速实现工业化。工业化驱动城镇化,人口快速迁移城镇,带来20-40年时间维度的房地产供需缺口。

供需缺口会推涨房价上行预期,未来涨价预期迅速兑现到当下房地产定价,最终表现为城镇化快速推进,房价快速拉涨,并且涨幅显著偏离通胀。享受快速城镇化红利的居民,也必然需要承担偏高的房价压力。

未来涨价预期兑现到当下定价,便是投资品定价逻辑。中国1998年开启住宅商品化改革,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此后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惊艳世界。但繁荣的另一面是房地产供不应求,投资品定价逻辑下地产涨价难以避免。这就是过去20年中国地产的本质逻辑。

二、中国地产的未来:供需平衡框架下的消费品时代

市场讨论未来中国地产时,直觉性放大人口对地产的负面影响。事实上我们观察日本经验后,发现人口并非房地产的单一解释变量。

2009年之后日本总人口持续负增长,房屋空置率高于10%且持续攀升,说明房屋总量过剩。但有趣的是,2009年之后日本新房销售每年都稳定在一个均衡水平,日本地产更是结束20多年的价格连续下行,终于在2012年迎来价格指数反弹。

日本一面人口负增长,一面房价上行;一面房屋闲置,一面新房购置。这些矛盾告诉我们,2009年之后日本地产已经处于消费品时代。

将房屋视为普通消费品,我们才能理解日本地产现象,人口负增长与房屋涨价并存,房屋闲置与新房购置并立。

一旦房屋供给制造能力能够顺利满足当下需求,即房地产已不再供不应求。此时老龄人口逝去之后,房屋随之空置;然而新成立家庭的年轻人能够轻松(也更偏好)从新房市场购置房产。这一阶段的房屋涨价不会偏离物价太多,因为房地产不再供不应求,那么房地产投资品属性消退,消费品属性成为主流定价逻辑。

我们用套户比(城镇居民拥有房屋总量除以城镇居民总家庭户数)衡量中国房地产供需格局。

我们发现2021年之前,中国城镇居民套户比小于1,2021年套户比大于1。这也意味着2021年中国房地产供需格局转变元年,2021年之前房地产供不应求,2021年之后房地产供需基本平衡。

自此之后,我们不能再用投资品视角看待中国地产,中国地产的未来趋势是终将步入消费品大时代。

三、中国地产的当下:投资品向消费品时代转变

理解当下中国地产现实,理解中国地产政策方向,我们都需要充分关注到,中国房地产已经从一个大时代(投资品时代)迈向另一个时代(消费品时代)

投资品时代,房地产行业格局底色是供不应求。这一阶段中,我们观察到房地产四个显性趋势:地产供需量旺,房价显著高于物价,地产市场并未展现出明显的结构分化,房地产企业和居民部门快速加杠杆,利率上行。

消费品模式下,房地产供需格局更趋均衡。这一阶段中,房地产趋势是:地产供需下台阶,房价涨幅向物价涨幅靠拢,房地产链上的企业规模扩张有限,居民杠杆速度趋缓,利率中枢平稳,地产大分化(少数真正具备稀缺性的地产仍保留一定投资属性)。

从投资品时代进入到消费品时代,宏观层面会迎来四个必然趋势,而这也是我们理解当下中国地产及或有政策的出发点。

趋势一,房地产价格以及土地定价重塑。投资品时代下的“投机”定价成分将被挤水分,房价和土地价格中枢下台阶,价格波动率收敛。

趋势二,房地产销售投资量下台阶。

趋势三,房地产经历快速分化。

趋势四,房地产和土地牵引的资产负债再平衡。

四、从中国地产大趋势理解地产收储政策

清晰中国当前地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再来理解5月17日发布的地产收储制度,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政策或有进展及效果。

第一,我们关注这次中央层面召开会议给出的信号意义,尤其关注未来地产收储涉及规模是否扩大,落地方式是否更加多元。

第二,地产收储政策的初衷稳定地产,所以我们推测短期内不会有大量新增供给推进。

第三,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此次地产收储过程中,政策将如何解决保交楼以及行业供给重塑。

风险提示

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仍存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开始回暖,但恢复水平有限,未来延续低位震荡,还是能继续向常态化增速靠拢,仍需密切跟踪。消费如持续乏力,则经济回升动力受限。

地产行业能否继续改善仍存不确定性。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当前出现短暂回暖趋势,但多类指标仍是负增长,未来能否保持回暖态势,仍需观察。

欧美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或超预期,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表现。

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