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福利】“超级黄金周”后消费怎么看?

【文末福利】“超级黄金周”后消费怎么看?
2023年10月13日 18:22 市场资讯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今年以来,“烟火气”逐渐在我国大街小巷升腾起来,从春节到五一再到暑假,甚至是平时的周末,各大城市都是“人从众”模式,尤其是像西安、北京、南京等热门旅游城市,真可谓是机场车站人潮汹涌、旅游景点摩肩接踵......

但奇怪的是,与人们感知到的“红火”不同的是,资本市场的消费投资始终波澜不惊,颇有“你强任你强,清风拂山岗”的架势。

原因何在?

为何今年消费投资“波澜不惊”?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

消费复苏呈“N”型

今年初,扫除了前两年的阴霾,迎来一波补偿性消费,社零数据恢复明显,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这是“N”型复苏的第一个阶段。

图片来源:贝塔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区间:2022.8-2023.8

图片来源:贝塔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区间:2022.8-2023.8

紧接着,补偿性消费热潮退散,节日效应减弱,再加上过去几年黑天鹅事件给大家留下的伤疤,人们又开始倾向于降低自身风险,简单说就是增加储蓄,降低负债率,降低杠杆,此时,消费进入“N”型复苏的第二阶段。

从图中可以看到今年的存款数据依旧较高,相比前三年没有明显下滑。

图片来源:贝塔数据;     数据来源:Wind,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区间:2020.1-2023.8

图片来源:贝塔数据;     数据来源:Wind,中国人民银行;

统计区间:2020.1-2023.8

第二阶段整体算是“N”型复苏中回落的一部分,前面社零数据也很明显的显示出5-7月份社零增速降至低位。

而随着居民对于储蓄的积累达到目标以及负债的优化完成,消费或终将迎来第三阶段

从最近的国庆中秋双节数据来看,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长假期出行人次相较于2019年增长了4.1%,国内旅游收入整体增长了1.5%,已经恢复到了2019年的水平。人均消费水平也达到了2019年的97.5%。相比春节、五一人均消费水平只有2019年同期的82.5%和84.5%来看,已经显著上升。

接下来,重点可以关注金融和经济数据是否同步回暖,好消息是9月30日发布的PMI数据已经重返荣枯线上方,或预示需求端已经有所改善。

图片来源:贝塔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区间:2023.1-2023.9

图片来源:贝塔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区间:2023.1-2023.9

海外环境仍相对复杂

今年美联储不断地向外释放“higher for longer”的信号,导致美国十年长期国债收益率居高不下,美元指数不断冲高,这也就对全球的非美货币形成了压制,同时也形成了虹吸效应,掣肘了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走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影响更甚。

图片来源:贝塔数据;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3.1.2-2023.10.11

图片来源:贝塔数据;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3.1.2-2023.10.11

而消费中的食品饮料等,一向是外资的“心头好”,在流动性紧张甚至外资持续流出的背景下,也面临着资金流出的压力。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外资的短期大量流出,后续很快也会大量回流,长期呈现净流入趋势,所以这点可能无需太担心,更多可能是短期因素。(数据来源:Wind,2023.10.11)

未来怎么看

消费或已步入三阶段复苏,当前还需部分数据验证

目前假期消费的复苏得到数据验证,但更具体的可以等待后续金融和经济数据验证,比如社融、CPI、PPI等。

CPI截至8月,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均已回正,并且在震荡半年之久后,趋势已经开始转变为向上趋势。

图片来源:贝塔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区间:2023.1-2023.8

图片来源:贝塔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区间:2023.1-2023.8

还有与资本市场“关系更密切”的PPI,也从6月起开始触底上升,这说明制造业的需求整体正在回暖,而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的基石,它的回暖,预示着经济复苏或已初见成效,这无论是从信心角度,还是企业盈利角度,都有利于市场的走强。

图片来源:贝塔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区间:2023.1-2023.8

图片来源:贝塔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区间:2023.1-2023.8

政策持续助力信心恢复

经济周期的转向,往往是政策第一个发力,自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国内就出台了一系列的促消费政策,比如2022年颁布的《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2023年10月11日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通知》等。

而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再伴随着经济的逐步修复、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行业有望进一步复苏。

消费刚需属性不会消失,长期向好趋势值得期待

消费作为一个刚需行业,与医药一样,曾经都是“能人辈出”,出了许多的十倍股。

长期来看,消费不会消失,只会随着经济周期的演变而上下波动,尤其是必需消费,不同于科技成长行业,没有摩尔定律(指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和反摩尔定律之类的说法。

而可选消费行业,则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创出新的市场增量,比如从之前的传统汽车再到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之前的钥匙开锁再到现在的指纹解锁等等。

可选消费和必需消费的结合,就使得消费在固有市场的基础上有望不断创造开辟新的市场需求。

总而言之,消费作为相对顺周期的行业,在经济表现较弱的时候承压属于正常现象,但因为它的刚需性,可以说是各行业中,趋势较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如果我们将视角拉长,现在或许正是“左侧布局”的“击球区”,大家不妨耐心一些、静待花开~

【文末福利】

你心目中的烟火气是什么样的?参与话题:#烟火气#+话题相关留言,我们将按照留言发布的时间先后顺序抽取排名个位逢8且符合留言格式要求的用户,送出爱奇艺月卡,快来参与吧!

【活动规则】

1.需关注中银基金微信号后,且留言符合格式才有机会抽取好礼并被小编选中上墙哦;

2.活动截止时间:2023年10月18日晚24:00

3.所有虚拟礼品将于活动截止日起30日内直接充值至抽中福利用户提供的手机号码或以短信形式将充值券码发送至抽中福利用户提供的手机号码,原则上每名用户仅有一次抽取好礼的机会;

4. 抽中福利用户在本次活动中向中银基金提供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即视为授权我司于本次活动中作为奖品发放使用相关信息,该等个人信息将仅因本次活动之目的被使用,中银基金将对提供的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5.如用户在过程中有任何作弊或违规行为,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中银基金将追究违规者相应责任。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不构成中银基金的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在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基金投资存在本金损失的风险,并在少数极端情形下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需充分了解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3 上海汽配 603107 --
  • 10-20 惠柏新材 301555 --
  • 10-19 德冠新材 001378 --
  • 10-12 思泉新材 301489 41.66
  • 10-12 天元智能 603273 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