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2024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界面智库等联合启动了“中国人才友好型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旨在科学评估不同区域“人才友好型城市”的建设水平,发现各地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为各地人才政策制定提供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参考。
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政策精神,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课题组从政策广度、政策力度和政策效果等维度全面综合地构建了“人才友好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爱才友好度”“育才友好度”“引才友好度”“用才友好度”和“宜才友好度”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32个二级指标。
课题组撰写的《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研究报告》,于11月9日在南京举办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发布。报告显示,在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110个城市中,成都、武汉、上海、南京、重庆、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和徐州进入前十强。报告还发现,城市人口规模与人才友好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综合排名位于前7位的城市均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型城市。
在进一步分析不同区域的“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水平时,课题组发现,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在人才友好程度的整体表现上同东部和中部地区存在差距,从“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的平均得分来看,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依次为83.30、79.01和78.42。尽管如此,四川省内的成都、宜宾、绵阳等城市,在人才政策方面却展现出了各自的独特优势与鲜明特色。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省内城市的人才友好程度,课题组将西部地区分为四川和非四川两个部分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四川在爱才友好度、育才友好度、引才友好度、用才友好度和宜才友好度这五个一级指标上的平均得分分别为81.29、85.23、71.67、76.62和78.05。在育才友好度、用才友好度和宜才友好度方面,四川的表现优于西部非四川地区。
在爱才友好度方面,涉及人才政策透明度、人才预算侧重度等分项指标。人才政策透明度的评估主要依据两个维度:一是城市是否建立了官方的人才公众号或小程序;二是这些官方平台是否对外公开县域的人才政策。人才预算侧重度则为2024年组织部人才工作项目预算与本级预算总额的比值。
具体来看,四川有61.1%的城市拥有官方的人才公众号或小程序,有33.3%的四川省内城市公开了县域人才政策,高于中部地区(15.4%)。具体到城市层面,成都、宜宾等城市在人才政策透明度上表现优异,而遂宁、广安、达州、广元、乐山等城市在人才政策透明度方面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人才预算侧重度方面,四川有38.9%的城市公布了人才预算,其中,四川省内城市组织部人才工作项目预算占本级预算总额的平均比重达到了38.2%,这一比例不仅高于西部非四川地区(20.5%),而且也超过了东部(33.0%)和中部地区(31.7%)。这意味着,四川省内公开了人才预算的城市,不仅在信息披露方面表现出色,而且在预算分配上也更加侧重于人才项目。
具体到城市层面,成都、宜宾、内江和巴中等城市组织部人才工作项目预算占本级预算总额的比重都超过了50%。然而,眉山、德阳、泸州、雅安、攀枝花、资阳、遂宁、广安、广元和乐山等城市,在数据披露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
此外,四川在绿卡服务基础度上的表现出色,覆盖度达到了94.4%。在绿卡服务特色度方面,四川在社交联谊、配偶就业、家政服务、优惠礼包以及人才“入编”等项目的覆盖度为66.7%,这一比例低于东部地区(92.0%)和中部地区(86.5%)。这反映出四川省内城市在提供更具特色的人才服务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社交联谊和家政服务这两个细分指标上。
在育才友好度方面,四川省内城市的平均得分为85.23,优于西部非四川地区。为了进一步观察四川的“育才友好度”,课题组选取了“终身学习支持度”二级指标进行评估。终身学习支持度主要考察五个定性指标:一是城市是否出台了针对人才的培训/培养政策;二是城市是否实施了针对人才培育的现金激励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补贴、奖学金和岗位津贴等;三是城市是否有针对人才的见习或实习政策;四是城市是否有校企合作或产教融合相关政策;五是城市是否有人才出国交流相关政策。
研究发现,四川在人才培育/培训政策方面表现突出,有88.9%的城市出台了相关政策,这一比例高于中部地区(84.6%),且明显超过西部非四川地区(50%)。此外,四川有83.3%的城市推出了校企合作或产教融合相关政策,这一比例不仅比西部非四川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高出约50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而且还高出东部地区约7个百分点。
课题组在实地调研中还发现,四川部分城市会根据自身的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大学或研究机构,形成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例如,宜宾紧密围绕其产业发展需求,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引进了成都理工大学和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针对白酒及化工产业引进了四川轻化工大学等。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也为技能型人才的培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此外,在与人才培育相关的现金激励措施上,四川同样表现积极。具体来看,四川有77.8%的城市针对人才培育实施了现金激励政策,这一比例超越了中部地区(76.9%)和西部非四川地区(71.4%)。这显示了四川省内城市在激励人才方面的政策力度较大,体现了其对人才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实质性支持。
在引才友好度方面,四川省内城市的平均得分为71.67,低于西部非四川地区(74.91)。其中成都、宜宾、绵阳三个城市表现最好,相较之下,自贡、资阳、内江、广安、南充、广元、达州和乐山表现一般。从住房服务便利度二级指标来看,四川省内城市在免租、配租或人才驿站的相关政策覆盖度达到了72.2%,明显超过了西部非四川地区(57.1%)。
在住房补贴吸引度二级指标方面,四川有77.8%的城市出台了购房补贴政策。为了进一步衡量购房补贴力度,课题组还计算了城市为博士层次或高技能人才等提供的一次性购房补贴金额与当地房价(平均房价*140平米)的比值,结果显示,在实施了购房补贴政策的城市中,四川省内城市的平均比值为33.4%,远高于东部(18.1%)和中部地区(18.2%),但与西部非四川地区(41.0%)相比,购房补贴力度还有进一步加大的空间。
在用才友好度和宜才友好度方面,四川省内城市的平均得分分别为76.62和78.05,表现仍然超过了中部地区,并且在西部地区中较为突出。
基于股权投资、人才贷、税收优惠、创业补贴、创业贷款等相关政策,课题组还特别针对各城市的“金融创业扶持度”进行了评估。从政策覆盖度来看,无论是在金融支持上,还是创业支持上,四川的覆盖度均高于西部非四川地区,尤其是创业支持方面,四川的政策覆盖度较西部非四川地区高约30个百分点。然而,从政策力度来看,四川在金融和创业支持上相较东部和中部地区仍有一定差距。
面向未来,为了推动四川“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迈向新高度,课题组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四川需进一步深化人才政策的公开度与执行力。相关城市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官方人才信息发布平台,确保政策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还要加强县域人才政策的公开与宣传。同时,要加大对人才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与评估,确保政策真正落地生根,为人才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第二,四川应当进一步增强人才预算的透明度和投入度。在此基础上,应鼓励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预算分配,确保资金能够精准投入到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上,从而为人才的“引用育留”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第三,四川应更加注重人才服务的特色化与个性化。在绿卡服务上应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特别是在社交联谊、配偶就业、家政服务等方面,要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服务模式,让人才在四川能够享受到更加全面、贴心的服务。
第四,四川应继续发挥产教融合优势,进一步加强本土人才的培育。在加大对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与提升,通过实施更加灵活多样的培育政策和激励政策,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四川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撑。
第五,四川应进一步加大对人才在金融、创业和住房领域的支持力度。为了有效实施“以产业引留人才”和“以情感维系人才”的战略,四川需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的软环境,构建一个尊重、爱护并助力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积极氛围。特别是,需要不断完善并加强金融创业相关的扶持政策,旨在为各类人才提供更为全面且实用的金融支持服务。
(中国“人才友好型城市”发展指数课题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钱明辉、应芷安、潘菲)
编辑:幸骊莎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