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一线话题:加快农村普惠金融数字化进程

《中国金融》|一线话题:加快农村普惠金融数字化进程
2024年06月14日 11:13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

nfinance

主持人的话

2023年10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随着信息技术水平提升,互联网金融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此背景下,本期一线话题邀请了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郭大勇,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副书记汤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共同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趋势、现状、未来发展路径等。

作者|《中国金融》记者 张一帆

来源|《中国金融》2024年第11期

记者: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共享、便捷、低成本等特点,与传统金融服务形成有机互补,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郭大勇:一是数字普惠金融领域标准规范亟须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更加依赖于高质量、高效率的数据资产,虽然2023年我国出台了《银行业普惠金融业务数字化模式规范》,但金融领域的数据要素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备,数据的过度采集和个人隐私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明晰数字普惠金融业务逻辑框架,完善金融机构数字要素标准规范刻不容缓。二是数字普惠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和防控水平有待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呈现出传播速度快、风险识别难度高等特点,数字普惠金融在提升金融业务便利性的同时也导致金融业务之间的嵌套性、关联性不断加强,所引发的金融风险将更为复杂,覆盖范围将更加广泛。三是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框架有待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普遍性和数字化特点导致传统金融监管政策无法进行有效规制,单个监管部门很难全面把控业务发展的合规性,需厘清金融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网络监管部门及数据要素监管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构建协同监管框架。四是数字普惠金融法律体系尚需完备。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新型金融风险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侵犯问题日益突出,法律法规的滞后性无法对新产生的数字普惠金融问题进行法律上的界定及规范,需从立法层面统筹好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问题,规范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欺诈。五是适应性的数字金融服务有待丰富。从消费者角度看,农村地区部分老年群体和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缺乏足够的数字技能,在数字技术金融应用上易产生“数字鸿沟”,也可能引发新的技术性金融排斥现象。从服务提供方看,受资金规模、数据获取等方面的限制,部分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不足,导致个性化数字产品较少,未能充分兼顾长尾群体金融需求。因此,加大数字金融的宣传教育和创新力度,提高数字金融服务的适应性迫在眉睫。

汤宇:一是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问题。商业银行需要下沉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至农村地区,支持数字乡村建设,并发挥线上线下服务的互补作用。二是金融知识普及问题。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更多依托手机银行等自助渠道,由客户自主发起并完成,这不仅需要客户具备线上操作的技能,更需要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和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而事实上有许多客户尤其是农村地区客户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和意识,更容易受到金融诈骗的影响。三是风险治理挑战。虽然数字技术带来了便利,但金融风险的本质并未改变。数字技术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可能使得金融风险、技术风险和网络风险传递速度更快,波及面更广。四是数据信息安全问题。数字普惠金融高度依赖用户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和决策,涉及大量身份信息、交易记录等个人信息。各交易参与主体如何确保客户隐私数据的安全使用,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是一个重要问题。

张晓燕:一是我国仍有大量农村及偏远地区居民面临着无法熟练操作智能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的障碍。一些农村居民受制于通信基础设施服务供应不足、经济条件以及受教育程度有限等原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难以获得数字金融服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0.5%,与全国数字化普及率(76.4%)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农村居民缺乏基本的理财意识和相应的金融知识技能。由于理财知识的匮乏和财务观念的滞后,农村居民理财方式单一且保守。此外,他们对于新兴的金融科技产品接受度较低,未能充分享受到数字金融带来的便利。三是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凸显。相较于传统金融服务,数字普惠金融依赖于海量数据的处理,导致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被收集、存储和处理,从而增加了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接触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较晚,长期以来对信息化认知不足,因此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意识不强,无法准确辨别数据的重要性,盲目提供个人隐私数据给他人,从而造成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

记者: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应用面广,其可以用于哪些场景?在拓展服务场景方面有哪些实践经验可以分享?

郭大勇:数字普惠金融不仅仅是传统金融数字化改造,更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移动端等手段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地区,打破金融服务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的局限,有效提升传统金融服务的受众面和便利性。例如,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科技手段有效满足了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在非现金支付便利化、储蓄渠道的拓宽、信贷及保险产品供给的多样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弥合了城乡金融服务供给的差距。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应用场景也逐步拓宽,在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从江苏省的实践情况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推动了农村金融产品供给更加精准和优化,有效增强了农村社会发展活力。一是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例如,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积极联合张家港市政府相关部门,打造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永联村”为试点,将乡村治理中产生的农户信息叠加金融机构掌握的征信信息结合起来建立专用模型,生成农户信用分——“永联分”,在文明家庭、金融信贷、环境整治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中给予支持和应用,打造新时代智慧乡村。二是开展“三信”(即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例如,人民银行连云港市分行联合地方政府制定“三信”创建实施方案,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进行“三信”评定工作。三是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助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例如,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整合地方农业、银行内部和外部土地确权等数据,建立评价模型,在兴化市推出“蟹农贷”产品,有效缓解涉农融资中抵押物缺乏而导致的融资难问题,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汤宇: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江苏省联社)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方面作出了如下探索实践。一是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场景生态。积极引导全省农商行聚焦衣、食、住、行、医、教、娱等场景,依托手机银行、“E路有我”等移动金融渠道,围绕社保卡、收单、贷记卡等金融业务,打造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平台联动的“智”系列、E系列场景服务平台,持续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二是扩大“四务站点”的覆盖范围。全省农商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依托全系统1.6万个普惠金融服务点,加快政务、村务、商务、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积极配合各级部门开展数字人民币宣传推广工作,统筹做好数字人民币客户转化、拓展与促活。三是拓宽农村数字化服务渠道。发挥省联社行业大平台作用,扩展深化与省级单位的合作范围与内涵,围绕广大农户便捷获取金融与非金融服务需求,与省政务办联合发布“农商·苏服办”政务服务品牌,在全省网点厅堂的6000余台STM(智能自助柜台)上线运营260项“江苏政务”通办功能,充分便利了广大农村居民,使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项政务服务。

记者:农村是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服务领域,数字普惠金融在丰富农户收入多样性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

郭大勇:一是促进农户生产经营活动成本不断降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数字技术以及大数据的优势助力金融机构精准评估农户的信用状况,同时依托信用评分等模型弱化了融资的抵制押、担保等需求,从而降低农户融资中的资金成本,间接提高其盈利能力。二是农户收入来源渠道逐步拓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状况,金融机构针对各类农户及农村经营主体特点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理财、商业保险等服务,帮助农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拓宽收入来源。三是有利于激发乡村创业活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推动了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扩大农产品消费者受众面,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和利润,带动农户增收。与此同时,推动了农产品交易成本大幅下降,改变了部分农村经营主体的风险偏好,激发乡村创业活力,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从而提升农户收入。

张晓燕:一是丰富了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促进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在传统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农户往往依赖于流动商贩等有限渠道,限制了议价能力和收入潜力,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更好地帮助农户利用电商平台优势以及数字化销售技巧衔接商品市场,拓宽销售渠道。例如,拼多多平台的扶贫助农项目为农民提供数字支付和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可以在线上进行交易支付、收款结算,同时获得小额贷款、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他们快速销售当季农产品,实现“小农户”与“全国大市场”的连接,从而推动农户收入的增长。二是提供更多资本性收入的机会。通过数字金融平台,农户可以接触到货币基金、固收基金等各类稳健性理财产品,从而获得更高的稳定投资收益。除了传统的储蓄和定期存款之外,数字普惠金融还为用户提供了包括股票权益、混合类基金等多种风险理财产品选择,满足了不同农户的投资理财需求。

记者:数字化赋能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大有可为。充分发挥征信系统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中的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信用支撑方面有哪些优秀实践可以分享?

郭大勇:我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为例来说明。一是强化部门联动,健全工作协调机制。2023年,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等五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江苏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信用信息共享为基础,强化要素保障、优化金融服务等手段,探索形成覆盖农村信用主体、体现江苏特色、具有示范意义的农村信用体系。二是加强信息归集,推动涉农信息联通共享。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依托江苏省农村经济主体综合管理系统,为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查询使用,扩大全省涉农主体信息覆盖面,提升获贷率。三是强化科技手段运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根据各地乡村发展特点,指导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开展差异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向县、镇、乡、村进一步延伸农户信用档案覆盖范围。例如,人民银行镇江市分行打造“农信通”线上平台,归集6类共计1.2万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信息,为金融机构“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提供信息支撑。四是强化产品创新服务,拓宽信用信息应用场景。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深入调研辖区特色农业主体特点,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将信用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打造特色品牌定制金融产品,围绕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经济林果、规模生猪、现代禽业、特色水产六大农业产业链升级,量身定制“粮易贷”“西瓜贷”“苗木贷”“养殖贷”等专属信贷产品。

汤宇:近年来,江苏省联社通过“征信数据+客户经理走访建档”的双轮驱动模式,不断丰富农村普惠金融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一方面,江苏省联社对人民银行征信数据进行指标解析,增强识别农户当前负债和历史履约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客户经理走访建档,了解农户生产经营需求,实行信贷精准投放。以江苏省联社“富农易贷”产品为例,截至2023年末,已建立征信指标577个,客户经理已走访建档农户1174.8万户,实现走访建档全覆盖;实现授信农户888.4万户,授信金额9393.9亿元,用信108.4万户,余额1156.2亿元。

张晓燕:征信系统的建设和优化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信用支撑。国内外已有许多优秀实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是构建农村特色的征信体系。以印度的Kisan Credit Card系统为例,政府向农民提供一张Kisan信用卡,基于他们的土地记录和历史农作物产量提供信用,不仅简化了贷款流程,还减少了对传统征信记录的依赖。二是利用金融平台公司和科技手段来提高征信系统覆盖率。例如,微众银行是全国首家民营银行,也是以科技为核心发展引擎的数字银行。传统的信用评估方法往往无法覆盖众多农村地区的居民,微众银行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农户的社交网络、在线购物行为、支付记录等非传统数据,为这些人群提供信用支持。三是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例如,支付宝“芝麻信用”根据用户的支付宝交易记录、借贷行为等数据计算信用分,并依据分数提供押金免费服务、信用贷款等守信激励措施,而低信用分的用户将在使用某些服务时受到限制。这种基于信用评分的激励与惩戒机制,鼓励用户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同时对失信行为施以约束,从而有效促进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

记者:农村支付是农村金融的基础,数字支付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一环,其普及应用在赋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支付安全隐患。在有效防范农村支付风险方面有哪些措施可以借鉴?

郭大勇:多年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围绕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支付需求,构建了广覆盖、多层次、安全可靠且符合国情、乡情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在提升便利性的同时也有效防范了风险。一是完善支付基础设施。截至2023年末,江苏省农村地区共建成银行网点7000余个、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1.3万余个,金融服务村级行政区覆盖率100%,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二是畅通支付清算渠道。积极推动农村地区支付清算系统建设,扩大支付网络覆盖范围。三是稳步提高账户普及率。截至2023年末,江苏省农村地区共开立银行账户3.63亿户,农村银行卡数量2.97亿张,人均持有5.86张,实现了人人有户、人人持卡。四是持续推动非现金支付方式。五是净化农村支付环境。持续开展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安全宣传,帮助农村居民提高安全意识。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风险排查和清理整顿,有效净化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汤宇:近年来,江苏省联社和全省农商行坚守稳健主题,不断深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全行级风控体系,积极提升支付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强化技术防范手段。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支付风险的识别、预警、处置能力,逐步提高支付安全水平。探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事前通过联网核查、人脸生物识别、手机实名认证、数字证书等安全认证方式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判断客户真实意愿;事中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对用户移动支付行为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网络IP、交易时间、交易金额、交易频次等交易信息,以及交易行为进行分析研判,对异常交易进行预警或阻断;事后建立电子银行智能风控系统,融合行内反欺诈平台、互联网平台、积分平台等业务信息和银联可疑交易数据等,运用数据审计工具,丰富异常监测规则,上线信用卡欺诈、收单异常等多款智能风控模型,扩大系统异常交易核查覆盖面,提升核查效率。二是加强支付风险教育。全省农商行持续通过各种形式对辖内居民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支付风险教育培训,提升对数字支付、移动支付等金融产品的认识,引导居民使用安全可靠的支付工具和平台,避免使用不明来源的支付链接等,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张晓燕:一方面,加强农民的支付安全教育。政府、社区及金融机构需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提供基础的支付安全教育来引导农户辨识风险,包括教育农户识别可信和不可信的网站或应用,避免在不安全的平台上进行交易;识别钓鱼邮件或信息,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在未加密的网站上输入敏感信息等。另一方面,强化支付工具和平台的安全性。在加强农户支付安全教育的同时,涉农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还应加大对安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欺诈检测和预警系统,帮助农户识别和阻止潜在的欺诈行为。在数字时代,各种新兴技术的出现对于支付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技术层面增强安全性,不断提升加密技术以保障支付安全、防范支付风险是必要的举措。

记者: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之路并非一蹴而就,未来数字普惠金融应如何发展?

郭大勇:一是完善数字普惠金融顶层设计,稳步推进业务发展。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及技术规范,明确各方监管部门权责,畅通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渠道,加大普惠金融违法行为惩处力度,维护好金融秩序。二是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地方征信平台数据资源和技术优势,统筹推进市、县两级涉农信用信息归集,加强数据治理,规范数据采集、整理、加工等环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积极探索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推进涉农信息主体数据共享。三是推动产品服务创新,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新业态。鼓励金融机构深入了解涉农主体的金融需求,开发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产品,结合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物流、电商等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四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提升涉农主体数字金融素养。指导金融机构下沉农村地区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宣传,逐步提高农村地区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知识应用技能及风险防范意识;畅通农村地区消费者维权投诉渠道;加大农村老人等长尾人群服务力度,做到广覆盖和可持续。

汤宇:一是加强金融安全教育。针对农村地区用户金融安全意识淡薄,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等问题,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信息安全教育,帮助广大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同时提高金融诈骗风险防范意识。二是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根据不同地区的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特点,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多样化需求。例如,设计适合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推出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的金融服务等。三是深化政银合作内涵。一方面,政府与金融机构应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共享数据与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健全风险分担与担保机制,地方政府可以设立担保基金或提供信贷保险,降低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风险,鼓励金融机构更积极地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增加对农业和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

张晓燕: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对于农民来说,一方面,要普及和提升智能手机等数字设备的使用能力。通过教授农民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方法、网络使用技巧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在线交易和金融应用操作,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数字金融生态。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农民的金融素养。对于银行来说,要加强产品创新,开发适应乡村经济和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如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农民信贷等,以扩大服务范围。此外,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高效搜集并分析用户信息,深入理解农户的行为模式和信用状况,构建精准的个人用户画像,从而为农村地区的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对于监管来说,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监管机构应提高对金融创新和金融犯罪的识别准确性,以及及时有效打击非法互联网投融资活动的能力。同时通过法规手段,要求金融机构和金融企业建立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利用身份认证、电子签名、人脸识别等数字认证技术,保障用户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