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谈融资结构变化:直接融资加快发展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央行报告谈融资结构变化:直接融资加快发展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2024年11月08日 20:14 新京报

  11月8日,人民银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三季度货政报告设置了两篇专栏,一篇介绍直接融资发展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数量目标的淡化;另一篇介绍了央行改善政策利率传导的近期举措和下阶段政策方向。

  事实上,融资结构变化背景下,货政政策更加注重量价结合。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加快发展,融资结构变化对金融宏观调控产生了深层次影响。

  不同资产比价关系变化 对广义货币M2会带来双向扰动

  央行专栏详细剖析了存款向理财的分流和回流,影响银行体系货币创造的机理逻辑。

  报告专栏显示,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加快发展,理财等资管产品不断丰富,金融创新带来的直接融资发展、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信贷总量、金融调控产生了深层次影响。

  “理财等资管产品规模不断扩大。”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我国债券市场余额约170万亿元,沪深股市总市值超70万亿元。债券、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发展也带动了理财资管等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目前银行理财、基金等资管产品余额超100万亿元,为公众提供了存款之外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投资渠道。

  报告指出,企业和居民可以用存款购买理财,间接投资于债券和股票,存款向理财产品分流更为便利,同时资产价格变化也可能导致理财向存款回流。融资结构和公众投资行为变化,使得存款和理财资管产品之间的分流和回流更加频繁。

  不仅如此,融资结构变化对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加大。存款的分流和回流,影响了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对M2造成了很大扰动。

  权威专家表示,从分流角度看,存款利率下降、债券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今年二三季度我国存款加速向理财等资管产品分流,M2加快下行;从回流角度看,9月份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实施后,市场预期改善,尤其是股票市场明显回升,理财资管又向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回流,带动了M2增速回升。

  事实上,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实践也表明,直接融资发展必然会对货币供应量造成双向扰动,数量目标和经济相关性不断弱化是趋势。

  改善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加强维护竞争秩序

  权威专家表示,利率影响消费和投资,对宏观经济有重要意义,是货币政策的核心。

  今年以来,央行围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明确公开市场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规范手工补息等,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进一步健全。

  “总的看,我国政策利率是能够有效传导的,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保持在历史低位。但目前在维护竞争秩序和利率政策执行层面仍有完善空间。”权威专家表示,这些年来政策利率调整对银行净息差影响是中性的,过度竞争才是银行业净息差不断收窄背后的重要驱动因素。

  权威专家表示,一方面,银行过度竞争贷款,导致贷款利率“下行快”,部分大客户贷款利率甚至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另一方面,银行存在规模情结,过度竞争存款使得存款利率“降不动”,创造出各种违规的“创新产品”,甚至前脚刚下调存款利率,后脚又通过手工补息等补回来,存款利率“明降实升”,削弱存款利率下降效果。这是影响当前银行净息差的关键因素,需要银行自身合理调整来应对。

  据了解,前期一些地方出现银行恶性竞争房贷、低于经营成本发放贷款的现象。五年以上期限新发放房贷利率的保本点基本在3.2%左右,房贷利率显著低于3%对银行来说不可持续。目前部分地区房贷利率已经向合理水平回归,恶性竞争有所缓解,未来银行还应进一步提升定价能力,理性有序参与市场竞争。

  “最新一轮的房贷利率调整,同时伴随着降准降息、存款利率下行等,综合权衡后,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总体中性。”权威专家还表示,国际上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如日本、德国,银行净息差会相对低一些,经济下行期还会再收窄一些,但实体经济恢复后也会反哺银行,净息差会有回升,形成良性互动和循环。

  未来直接融资发展是大趋势,货币政策框架将调整优化

  报告指出,直接融资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总体是稳固的。

  “当前,观察社会融资规模也能看到,直接融资正加快发展。”报告认为,随着直接融资占比上升,信贷等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应减弱,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下降,这是直接融资发展伴随的必然结果。

  报告还指出,未来,我国要继续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通过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充分发挥利率调节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效果,更好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实效。

  “未来直接融资发展是大趋势,货币政策框架也会相应调整优化。”权威专家表示,随着结构转型加快,直接融资与新动能更加适配,发展总体加快。但由于金融市场产品和传导链条更加复杂,央行调控金融总量的难度会不断上升,淡化数量目标是必然趋势。

  权威专家还表示,未来会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央行一直在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思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存贷款利率已全面放开,未来要在“形得成”和“调得了”方面下功夫。“形得成”需要金融机构提升自主理性定价能力,“调得了”着眼于利率政策要更好服务于宏观调控职能,尽可能缓解影响利率调控的约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秦艺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2-23 19:00
华安基金:ETF会客室:港股领涨全球,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3 14:00
纳米AI搜索新能汽车活动:首批幸运车主和周鸿祎面对面
开播时间 | 2-23 14:00
2025巴菲特致股东信来了!第一时间解读
开播时间 | 2-22 15:00
第八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尹艳林、刘俏、樊纲等演讲
开播时间 | 2-22 14:00
人工智能的未来:从科研到产业化
开播时间 | 2-22 09:00
CMF研讨会:读懂价格信号,稳住经济大盘
开播时间 | 2-21 20:12
2025蛇年投资大趋势——寻找科技浪潮机会 
开播时间 | 2-21 19:55
《智客星球》大辩论:200+企业押注DeepSeek,谁是AI新王?
开播时间 | 2-21 16:00
光大证券李泉:AI、国产芯片迎来风口,沪指再创反弹新高
开播时间 | 2-21 15:30
国投瑞银:“债”与你相遇 | 2月债市等待破局?
开播时间 | 2-23 19:00
华安基金:ETF会客室:港股领涨全球,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3 14:00
纳米AI搜索新能汽车活动:首批幸运车主和周鸿祎面对面
开播时间 | 2-23 14:00
2025巴菲特致股东信来了!第一时间解读
开播时间 | 2-22 15:00
第八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尹艳林、刘俏、樊纲等演讲
开播时间 | 2-22 14:00
人工智能的未来:从科研到产业化
开播时间 | 2-22 09:00
CMF研讨会:读懂价格信号,稳住经济大盘
开播时间 | 2-21 20:12
2025蛇年投资大趋势——寻找科技浪潮机会 
开播时间 | 2-21 19:55
《智客星球》大辩论:200+企业押注DeepSeek,谁是AI新王?
开播时间 | 2-21 16:00
光大证券李泉:AI、国产芯片迎来风口,沪指再创反弹新高
开播时间 | 2-21 15:30
国投瑞银:“债”与你相遇 | 2月债市等待破局?
上一页下一页
2/10

热门推荐

特朗普要求从乌克兰获得任何能得到的东西 以收回投入的资金 收起
特朗普要求从乌克兰获得任何能得到的东西 以收回投入的资金

特朗普要求从乌克兰获得任何能得到的东西 以收回投入的资金

  • 2025年02月22日
  • 22:30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31,186
APP专享
国能置业公司发布关于网络关注员工招聘情况的说明

国能置业公司发布关于网络关注员工招聘情况的说明

  • 2025年02月23日
  • 06:09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2,549
APP专享
于东来:胖东来超市公司决定在郑州开店

于东来:胖东来超市公司决定在郑州开店

  • 2025年02月23日
  • 02:31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2,400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更多>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三峡能源 4.27 +0.95%
京东方A 4.54 +0.89%
TCL科技 4.87 +0.41%
中远海控 14.35 0.00%
格力电器 41.36 -1.17%
广告

7X24小时

  • 11-18 联芸科技 688449 --
  • 11-15 红四方 603395 --
  • 11-08 壹连科技 301631 72.99
  • 11-08 金天钛业 688750 7.16
  • 11-08 万源通 920060 11.16
  • 广告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