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万亿元!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 效果远好于等量降准

超1万亿元!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 效果远好于等量降准
2022年03月09日 13:16 新京报

  财政投放央行上缴的利润,直接进入企业和居民手中,变成私人部门的存款,直接提振广义货币投放,改善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有力提振增长。

  3月8日,央行发布《人民银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公告,公告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为增强可用财力,今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央行上缴万亿利润来源是哪?这是否是常规操作?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将对经济层面有何影响?效果如何?

  “上缴利润是惯例做法,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通行做法”

  对于央行上缴万亿利润,3月8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是我国的惯例做法,也是统筹财政资源、跨年度调节资金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中国烟草总公司、中投公司等,人民银行也是上缴单位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出,并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的规定,人民银行上缴利润符合我国法律规定。

  中央银行利润上缴财政,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行做法,《美联储法案》《日本银行法》《英格兰银行法》都有类似的规定。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为应付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在财政政策措施上,我国一直预留政策空间。对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暂停上缴利润,以应不时之需,是预留的政策空间措施之一。有关机构因此形成了一些待上缴的结存利润,这些结存利润应该上缴。考虑当前与长远,在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情况下,经按程序批准,今年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了2021年以前形成的部分结存利润。

  这些资金安排用于大幅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帮助地方财政特别是县区财政缓解减收压力。上述转移支付资金将纳入直达机制管理,快速精准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主要来自外汇储备经营收益,效果相当于降准50bp

  央行表示,结存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不会增加税收或经济主体负担,也不是财政赤字。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不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结存利润按月均衡上缴,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稳定,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数据显示,今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38亿美元,连续第10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之上,外汇储备规模保持了整体平稳。

  对此,中金表示,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这并不仅仅是一种财政行为,而是一次财政和货币“协同式”宽松,不仅有力地支持了财政扩张的节奏,提高广义货币的投放的同时,也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而且改善了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其效果胜过降准。

  中金举例,央行上缴利润1000万元的话,相当于负债项目中的其他负债减少1000万元,财政存款增加1000万元,财政再将这部分存款用于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财政存款减少,转化为企业或个人的银行存款(进一步转化为银行存在央行的存款)、或者是他们持有的现金,带来基础货币的上升。因此,总的来看,这次上缴1万亿元利润(财政支出之后)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相当于降准50bp带来的基础货币增加。从这个角度看,近期全面降准的必要性下降。

  1万亿元利润上缴和财政的支出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流动性条件进一步宽松需要等到财政存款的实际投放。部分投资者可能会考虑央行是否会以美元形式上缴利润,在操作上这样进行的可能性并不大,大概率会先在央行兑换为人民币再进行投放,对应外汇占款上升,一样会改善流动性。但考虑到央行仍然坚持短端流动性围绕政策利率波动的目标,虽然利润上缴导致流动性投放增加,大概率将压低市场利率。但是央行仍然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综合采取各类手段保持短端利率围绕政策利率附近波动。

  打消担忧:再投放的效果远好于等量的降准

  中金表示,此前,市场担忧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利润上缴利润可能只是分配存量而不是扩充增量,财政乘数很低,对增长效果不大,而央行上缴利润1万亿元,打消了这个担忧。

  2022年财政预算提出,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利润上缴1.65万亿元以支持财政支出,市场一度担心这部分利润来自国有企业和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有企业的投资意愿以及银行资本金水平。

  这次单单央行就上缴利润超过1万亿元,那么其他企业的负担减少。央行也特别指出,这部分资金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将直接改善私人部门现金流、提振增长。

  关键是,在对经济的提振效果上,上缴利润再投放的效果远好于等量的降准,因为其直接改善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且直接带来广义货币投放。财政投放央行上缴的利润,直接进入企业和居民手中,变成私人部门的存款,直接提振广义货币投放,改善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有力提振增长。然而,降准是释放一部分锁死的基础货币给商业银行,不一定直接带来信贷,没有信贷则就没有新的存款,因此不一定创造广义货币;即使产生了新的信贷,也增加了企业和家庭的债务,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并未得到直接改善。

  中金表示,今年财政扩张的力度10年罕见,是今年稳增长的重要发力点。总的来看,我们保守估计去年已发未用专项债约1.0万亿元(该资金并未列入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将有助推升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达15.6%,广义财政收支差额对名义GDP的比例创历史新高,接近9%,较2021年上升3.5个百分点左右,也小幅高于2020年。若假定财政乘数为0.5,则扩大的财政收支差额有望拉动名义经济增速提高1.8个百分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玫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1 兆讯传媒 301102 --
  • 03-11 均普智能 688306 --
  • 03-10 何氏眼科 301103 42.5
  • 03-10 哈焊华通 301137 15.37
  • 03-10 华融化学 301256 8.0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