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首付”带动汽车消费,专家提示:看好细则保障自身权益

“零首付”带动汽车消费,专家提示:看好细则保障自身权益
2024年06月13日 10:24 媒体滚动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刘凯 北京报道

  “买车的想法早就有了,只不过一下子拿出几万块钱首付还是会有点吃力。”家住北京通州的李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家里现在有一辆燃油车,在工作变动后不用再长途出行,所以想购买一辆新能源车用于日常通行,然而几万元的首付款让他一直在犹豫。

  不过,在“零首付”政策推出后,部分车企开始积极响应,李先生关注的特斯拉就在5月份推出了零首付活动。“零首付活动恰好可以满足我现在的需求,每月还一些钱就可以。”李先生表示。

  汽车零首付带动消费

  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根据《通知》,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从原先的80%、85%调整为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在《通知》发布后,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积极响应,迅速推动“车贷零首付”落地,进一步助力汽车消费。

  例如,4月15日,广州汇理金融发文称“广汽汇理汽车金融零首付产品率先上线”;4月16日,一汽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全面调整汽车贷款首付比例,推出零首付金融产品。对此,一汽汽车金融方面表示,零首付金融产品的上线,降低了客户购车门槛,减少了客户购车的前期投入,释放了客户购车压力。

  此外,东风汽车金融有限公司、长城滨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奇瑞徽银汽车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正汽车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等汽车金融公司也均在近期宣布推出“零首付”产品。

  新势力方面,理想汽车在6月1日宣布,即刻起至月底前定购理想汽车全系产品,可享首付最低0元起金融购车方案。根据方案,理想L6首付0元起,日供可低至154元。

  4S店销售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4月份推出政策后,整体到店客户提升了25%左右。”同时,根据该销售人员透露,在车贷零首付政策推出后,消费者的综合购车成本也得到了下降。“消费者购车的成本是车价加上购置税、金融服务费、上牌费和保险等。申请零首付贷款时可以将购置税和保险这些加到车价内。如果申请商业贷款,还会有额外的现金优惠。这也是现在贷款购车比全款购车更便宜的原因。”

  李先生表示,除了零首付吸引他购车外,低利率也是他选择的一点。“我的年利率仅有1%左右,月供4000多就可以将车子买回家,这月供对我来说很合适。”

  在多方推动下,记者了解到,5月份各地汽车销售增长明显,特别是贷款买车的消费者逐步增加。根据信息显示,农业银行汽车分期贷款投放同比增长137%;中国银行汽车分期贷款投放同比增长47%;工商银行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同比增长18%;交通银行汽车贷款投放金额同比增长1467%;平安银行新能源汽车贷款投放同比增长70%。

  汽车行业观察员赵永琪对记者表示,汽车零首付政策的落地,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带动汽车消费。同时,银行贷款额度的增加,也可以为4S店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

  消费者应谨防套路

  虽然零首付政策可以减少消费者资金压力,但也出现了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宁波的一位网友表示,他在买车时销售人员介绍的活动是贷款5年,首年的利息由店内承担,贷款利率为3.2%。可在贷款办下来后,他发现利率高达8.4%,并且首年的利息仍需要自己承担一部分。而面对该网友的质疑,销售人员表示,贷款业务是由银行人员办理,无法撤销或者更改。

  家住青岛市的孙先生也遇到了贷款问题,其表示,虽然汽车金融公司推出了零首付、低利率的活动,但还有后续的条款。“我在买车时,销售给我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零首付,另一种是零利息。但当我选择零首付时,又需要缴纳另外的服务费用。”

  对此,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表面上宣传‘零利率’,实际上仍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消费者一定要仔细辨别条款。要仔细看清贷款及购车合同条款,防范汽车经销商借着零首付零利率变相抬高车价,收取额外手续费。”

  此外,还有一些商家会将保养、保险等服务与金融方案捆绑销售。家住沈阳的梁先生反映,他在买车时,销售给他做的贷款方案中,包含了8900元的保险费用。“这个保险金太贵了,但是如果不从店里购买保险,就不能提车。”梁先生表示。

  针对该事件,赵永琪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些店内会在推出零利率贷款方案时,要求客户购买配件、保险等服务,这就需要消费者对比一下保险价格是否虚高,如有虚高的情况,要多家对比,挑选合适的方案进行购车。同时,在购买车辆时要看好合同,避免出现提前还款收取违约金等情况。”

  除上述情况外,还会有一些“以租代售”的销售模式,即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店内用零首付的方案吸引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却签的是汽车租赁合同,很可能会导致“车财两空”。因此,多位专家提醒,在消费者购车时,要多注意合同,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由于全额贷款,利息总额也会更大。消费者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首付比例。不能因为零首付、零利率而盲目借贷,不能超出个人偿还能力去借高额的贷款。”董希淼表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华夏时报 汽车金融 首付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