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招行、宁波银行等,谁是小微金融之王?

建行、招行、宁波银行等,谁是小微金融之王?
2021年07月03日 11:19 财经自媒体

  来源:周观新金融 

  作者:周公子

  小微金融,是近两年来各家银行及金融科技公司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4月,银保监更下发了《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要继续实现增速、户数“两增”的目标,其中五家大型银行要继续维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长30%以上。

  周观新金融从梳理各家银行及机构的小微信贷投入、小微产业金融服务、科技如何提高小微金融服务效率等方面出发,对今年的各类机构在小微金融领域的投入和服务保持系列关注。

  本期,我们率先梳理了18家银行2020年的小微信贷规模及增速情况,以便后续与今年的情况再做对比观察。

   五大行仍是主力军:

   建行规模第一,农行增速居首 

  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已连续三年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增速超过30%,其中五家大型银增长达到54.8%。从规模上看,五大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支持小微企业的主力军,截至2020年末,五大行小微贷款余额为3.90万亿元,占全国小微贷款余额近三成。

  具体来看,2020年建设银行是五大行中小微贷款余额规模第一名,也是去年五大行中唯一一家规模破万亿的银行,相比之下,交通银行与其他几家银行仍有较大差距。

  得益于渠道优势,建设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发力较早,近几年一直是五大行中小微贷款余额规模最大的,但近年来建设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已由高速成长转为稳定发展,建设银行的普惠贷款增速已经降低至去年的47.51%,增速放缓后,建行的贷款余额增速已经被农行、交行和工行赶超,其中,农行的增速最高,已达到62.33%。

  从普惠贷款余额在总贷款中占比的情况看,五大行普惠贷款余额占比均未达到10%,建行占比相对最高,为8.67%,农行仅次于建行,不过五大行普惠贷款占比增速都比较快,近三年基本都实现了翻倍增长。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五大行均已远远超过国家小微贷款增速30%的要求,超额完成任务。实际上,这几年普惠小微贷款也正在出现行业分化,其中,国有大行贷款的规模大、利率低,而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在规模小、利率高的情况下,在小微贷款市场上份额受到一定挤压。

  以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工行新发放的普惠贷款平均利率为4.13%,比上年下降39个基点;农行全年累放的普惠贷款平均利率则为 4.18%;而股份行如招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53%,同比下降48个基点,下降速度更快,但仍高于国有大行贷款利率。

  股份制银行处于发力期

   小微贷款占比高于大行 

  数据显示,2020年全部股份制银行小微贷款余额达2.77万亿元,占全国小微贷款余额的18.47%。与五大行相比,股份制银行正处于普惠贷款的发力期,全年增速由2019年的19.72%提高至2020年的28.15%,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其中,招商银行普惠贷款规模最高,也是仅有的一家规模突破5000亿元的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紧随其后,达到4527.62亿元。不过,从增速上来看,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小微贷款增加比较缓慢,均未达到30%的要求。兴业银行受到2019年低基数影响,2020年小微贷款增速达到了61.25%,除此之外,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增速相对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股份制银行普惠贷款余额在总贷款中占比都要高出五大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三家小微贷款占比均超过10%,以周观新金融统计的18家银行占比情况来看,股份制银行普惠贷款余额/总贷款平均值为8.27%,远远高出五大行平均值为5.56%。

  区域性银行地区差异显著

   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力度更大 

  与五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区域性银行去年小微贷款规模也有较快的发展,虽然普遍规模较小,均在几百亿元规模,但区域性银行增速都超过了两位数,超额完成了监管部门要求的“增长30%以上”目标。

  具体来看,由于区域经营的特点较为鲜明,因而在小微经济发达的地区的银行普惠业务也发展更好,2020年,区域性银行中普惠贷款余额规模前三的分别为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规模分别为950.60亿元、851.00亿元、772.48亿元。

  由于基数并不大,区域性银行增速普遍较快。其中厦门银行小微贷款增速64.76%,宁波银行增速44.05%。除此之外,多数城商行增速落在20-30%区间,增速中枢与股份制银行接近。

  与股份制银行相比,区域性银行的小微贷款在总贷余额中占比更高,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力度更大,多家银行占比超过10%,厦门银行小微贷款占比高达24.60%,苏州银行和杭州银行小微贷款占比也都超过15%。

  实际上,信贷投放的区域性的差异一直存在。我们也可以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区域分部数据上看到这一点,比如,以分支机构布局最为广泛的邮储银行为例,其2020年年报显示,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存贷比也显著低于全行整体水平,甚至环渤海地区存贷比也不高。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则显著高于全行。

  由于这些欠发达地区工商企业发展不活跃,缺乏足够的企业客户资源,早期主攻的中小企业客群也曾出现一些风险,所以总量不大的市场,主要也是被当地大银行占据,如何因地制宜发挥服务优势依然是区域银行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服务小微的新难点与新变化

  只看贷款规模和增速,虽然是一个衡量银行小微金融服务是否到位的重要指标,却并非唯一指标。为避免银行小微信贷服务流于应付政策要求,除了规模还有更多值得业内关注的痛点,比如“首贷”难,比如服务重心如何下沉,如何降本提效。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增加“首贷户”数量;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2021年4月,银保监《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再次要求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强化“首贷户”服务,努力实现2021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高于2020年,大型银行要将“首贷户”纳入内部考核评价指标。

  中国银行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5.1万亿元,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228万户,比上年增加524户,而这与8000多万的小微企业数量来看,小微金融服务的“首贷”难题仍需努力。

  而要增加“首贷户”,小微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的信息不对称、缺抵押、缺担保、缺征信等问题依然是最大的难点。要解决这些难点,则要加大小微企业对信贷优惠政策的触达效果,创新融资方式,通过科技手段深入小微产业服务的各环节降本提效。具体做法如何?周观新金融也将会在后续的小微金融系列观察中分享更多具体案例、做法和样本。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戴菁菁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7 青达环保 688501 --
  • 07-06 浩通科技 301026 --
  • 07-06 华蓝集团 301027 --
  • 07-06 中熔电气 301031 26.78
  • 07-05 倍轻松 688793 27.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