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许金艳
1944年12月26日,在译完了莎剧37部中的31部半之后,32岁的朱生豪带着诀别妻儿的无尽遗憾离开了人世。但他短短32年人生绽放的文化焰火,至今普照世人。
朱生豪生于嘉兴,长于嘉兴,逝于嘉兴,是这片被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撞击和交融的土地,孕育了他这样的天才。
在他去世之后的80年里,随着朱译莎士比亚戏剧和朱生豪书信不断出版,他从一个不为人所知的译者,成为当下文化的一个热点、亮点和高点。嘉兴也成为朱生豪研究的一个原点,“我们亲近莎士比亚”的一方重镇。
正如当年宋清如期待的,人们没有忘记这位“为文化牺牲的人”。而为这团文化薪火护燃的人群里,有他的家人、故乡人,更有无数爱文化的人。
【一】
2024年的岁末,冬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人间,禾兴南路73号的朱生豪故居内传出阵阵歌声:
一千零一个你,
是放不下忧郁的傻瓜,
你把长夜饮下,再染回黑发,
做个东方的莎士比亚。
朱生豪故居是朱家老宅所在的位置,朱生豪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走完他最后的译莎苦旅。嘉兴市“新禾计划”青年词曲作家“名人歌曲”获奖作品发布会就选在这里举行。
故居将朱生豪孜孜不倦的身影定格在永恒,那颗永远年轻的心在感召着世人。
嘉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姜枫告诉记者,在这场以“嘉兴名人文化”为创作主题的歌曲征集活动中,前期向社会征集了近二十首歌词作品。经过省里专家评选,三首入围获奖的歌曲中,其中两首《一千零一个你》《清如许》致敬的嘉兴名人正是朱生豪和宋清如。
《一千零一个你》的词作者徐建中来自嘉兴市文化馆。徐建中是土生土长的嘉兴人,他说自己小的时候就知道朱生豪,但他并不清楚他具体做了什么,一直到初中老师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提到他的事迹才清晰。“我个人比较喜欢朱生豪,他的人生很坎坷,纠结忧郁只是他的一面,他有对待生活的洒脱,又敢于抗争。”
徐建中觉得,朱生豪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无限喜爱让其深陷其中,“他仿佛就是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优雅洒脱的东方人站在两种文明之间如何解读人性。”
《清如许》致敬的是朱宋之间的爱情。
词作者戴旭峰是名70后的群众文化工作者。二十多年前,戴旭峰读师范,喜欢文学的他被朱生豪和宋清如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他读过宋清如编的《寄在信封里的灵魂》,一直有想为他们写首歌的想法。
“《清如许》是站在宋清如的角度写下对朱生豪的怀念之情,取《清如许》这个名字也是指两人的爱情一生一世清澈如许。”
戴旭峰在2024年暑假完成了歌词创作,海盐人陈诚读了歌词后有感而发,为之谱曲。歌曲发布当天的演出,他们邀请了本土歌手胡敏演唱。
2024年12月26日,正是朱生豪去世80周年的纪念日,一场“传承与对话”纪念活动,在秀州中学举行。
秀中是朱生豪的母校,100年前,正是在秀中的求学时光,为朱生豪打开了一扇通往莎士比亚的窗户。他是在秀中的英语课上,第一次接触到了《莎氏乐府本事》,第一次读到了《哈姆雷特》和《裘力斯·凯撒》的片段。这些最初的阅读经历,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翻译的种子。
舞台上,秀中的孩子们正在演绎以朱生豪生平事迹为蓝本的话剧《朱生豪传》。剧中,那个在图书室里废寝忘食的少年,那个在校园里诵读莎剧的朗读者,那个为了翻译莎剧而燃烧生命的青年,仿佛又活了过来。
孩子们还根据朱生豪的译本演出了《威尼斯商人》中的选段,稚嫩的表演里带着无比的赤诚。
秀中团委书记、戏剧社的负责人姚瑶告诉我们,2024年12月17日,秀中面对全体师生的国旗下的讲话,主题正是朱生豪。“朱生豪,这个名字如同一座丰碑,矗立在时间的河流之中……他深知,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是民族的灵魂,更是国家的脊梁。因此,他甘愿在简陋的环境中,忍受生活的艰辛,以笔为剑,以翻译为刃,奋力在世界文学的殿堂中为中国文化争取一席之地。”
也是在纪念活动现场,南湖区发布了“豪情年代”朱生豪IP图库手册:一个穿蓝色长袍、嘴角上扬、手拿图书温文尔雅的民国书生形象。这个Q版译莎英雄的个人形象,希望向年轻人传递一份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
2025年,南湖区有计划引进朱生豪莎剧译本改编的戏剧作品,其中就包括国家大剧院版的《哈姆雷特》。“这次去北京先谈,看看档期。”区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二】
1992年,在纪念朱生豪诞辰80周年的一场座谈会上,一名来自戏剧界的中年人,在会上只说了一句质朴又深情的话:我是通过朱生豪的译本接近莎士比亚的。
这个场景被时任中国莎士比亚学会会长、国际莎士比亚协会执行委员方平记录在他的文章中。方平说,这是千万爱好莎剧读者的心声。
这些年,不断有人站到宣传朱生豪、传承莎剧文化的队伍中。
国家大剧院版的《哈姆雷特》的导演是戏剧女王陈薪伊,与众多搬上舞台的《哈姆雷特》不同,陈薪伊选择从朱生豪为切入点,用其对话哈姆雷特的形式登台。陈薪伊称这版《哈姆雷特》是“朱生豪的哈姆雷特”。
从2016年首演后,这版《哈姆雷特》几乎每年都在剧院和观众见面,2024年更是在线上通过央视网等直播和全国观众见面。
陈薪伊曾来朱生豪故居参观,她始终忘不掉故居里那破旧的床,忘不掉朱生豪头上的轰炸机螺旋桨,忘不掉屋外的狂轰滥炸,仿佛被烧焦的手稿还挥不去地飘零在半空中,这些画面后来都成了舞台上的场景。“想象他是怎么翻译的,我就心酸,我觉得这是个伟大的人。如果下一次再演,我可能还会增加一点朱生豪的戏。”
这版《哈姆雷特》也充满“中国味道”,中国的园林、中国的昆曲《牡丹亭》也被她融在话剧里面。这也是陈薪伊作为戏剧人想要带给大家的关于东西方文化共存的思考。
2024年12月27日,“情与梦的交响”主题展在浙江文学馆拉开帷幕,同样是关于东西方文化共存的思考,尽管展览的两位主人公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这两位中西方的戏剧大师,但主办方在活动展板上同样致敬了逝世80周年的莎剧翻译大师朱生豪。因为正是系统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先行者,让“情与梦的交响”成为可能。
在展览中,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在介绍文字里,主办方摘录了《全集》出版说明的高度评价:“他将生命交于了这项不朽的工作。”
今天,中西文化交流的话题被频频提及,翻译家作为文化摆渡人,用他们的生花妙笔,逾越语言的鸿沟。
在2024年秋天,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与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国际研讨会,邀请了海内外的莎剧研究者来到朱生豪的母校浙江大学,在交流对话和孜孜以求的学问之间,求问莎士比亚和朱生豪。
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院院长麦克·道布森教授远道而来,他钦佩朱生豪和宋清如的努力,“这是英雄式的壮举”,为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他也期待有一天能访问朱生豪的故乡。
当日和研讨会一起进行的还有莎士比亚学生戏剧节决赛,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中学的师生在这里念响朱生豪译笔下的莎剧。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郝田虎是研讨会的主要策划者,他和记者说,在中西文化交流和戏剧领域,朱译莎剧仍然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朱生豪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一位诗人,从留存下的他写给宋清如的书信上,可以发现他还是一位时髦青年。”朱生豪喜欢美食也喜欢看电影,在他看的电影中,现有据可查的至少有五六部是莎剧改编电影。“电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就是一种新媒体。朱生豪对演出具有强烈兴趣,也就是说朱译莎剧不仅是案头剧本,还可以念出来,可以演出,可以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而事实上许多的莎剧改编也都是依托朱译莎剧的。”
在郝田虎看来,莎剧在青年人中不断得到喜爱,得益于它可以不断进行改编和创新。“而在这个过程中,朱译莎剧起到了不可否认的桥梁作用。”
也是在这场研讨会上,浙江大学的教师薛莉娅结合《朱生豪评传》,向来自全国的与会者讲述了朱生豪的翻译人生。
“如果说莎士比亚有幸遇到了中国的朱生豪,使汉译莎剧仍然不失其原有的光彩,那么我想说的是,朱生豪有幸遇到了吴洁敏和朱宏达,使朱译莎剧的宝藏价值更得以体现。”
薛莉娅是浙江教授夫妻吴洁敏和朱宏达的学生,她曾参与《朱生豪评传》的校对工作。“莎士比亚戏剧是一个丰富的文学体系,朱译莎剧的语言研究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系统性的整理和分析有待进一步的展开。今天,我们在此缅怀朱生豪先生,也更加坚信,翻译不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情感和灵魂的传递。”
1989年8月,朱宏达和吴洁敏两位教授费时三载,四易其稿的《朱生豪传》出版。书由黄源作序、曹禺题写书名,这是我国第一本翻译家个人传记,获得第四届中国图书奖。
这一对教授夫妻和朱生豪一样,都是从嘉兴走出去的。他们年轻的时候在嘉兴小学任教,听到朱生豪和宋清如的事迹,被这种高风亮节所打动,从此播下了愿为朱生豪立传的种子。
在《朱生豪传》出版后的三十多年,夫妻俩并没有停止对朱生豪的研究。2024年,他们夫妻合作的《朱生豪评传》被选为嘉兴历史文化名人研究丛书的一种出版。
1990年5月29日,朱宏达叩开了北京木樨地三里河南沙沟钱锺书的宅门,当时钱锺书正好在看《新文学史料》上宋清如整理的《朱生豪书信》。钱老对朱宏达说:“朱生豪应当写,很值得钦佩,早就应该为他立传了,你们做了件好事。”
而在2024年年尾,给朱生豪写传的朱宏达走了。“他原想再写《朱生豪传》增订版的,现在只能我一个人慢慢做了。”吴洁敏感叹。
1992年,由嘉兴市政府出资、嘉兴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朱生豪》(上下集)在央视播出,电视剧的剧本,正是由嘉兴市文联原党组书记王福基改编自《朱生豪传》。
【三】
1988年,黄源在为《朱生豪传》写的序言中说:我们对这位够得上鲁迅所说的“于中国有益”“在中国留存”的杰出翻译家,所知甚少。
2005年,南湖晚报曾组织了一场针对嘉兴五县(市)两区中小学生的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嘉兴本地乡土文化名人的认识程度,同时还调查了35名成年人。
对于翻译家朱生豪,在调查中只有10%的人知道他的成就,相当于10个人里只有1人知道。
这些年过去了,在很多人的努力下,这位天才译者的功绩、作品慢慢萦绕在很多人的心里。
在嘉兴市作协原主席王福基看来,对朱生豪、宋清如高洁精神和不朽业绩的研究、弘扬,是从嘉兴肇始,进而不断扩展到全国乃至国际。
“要不是短寿,他的心血准会在这荒凉的文艺田园里,灌溉出更绚烂的花,对于中国文坛的贡献决不止于此。现在我唯有希望他这仅有的成绩——使他呕尽了心血的成果,留着深刻的印象,在读者的记忆里,如同他的精神,永生在我的记忆里一样。”(宋清如:《译者介绍》,1947)
朱译莎剧的问世,让中国莎学逐渐成为世界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让他的故乡嘉兴成为莎学研究的重要舞台。
宋清如期待永生在读者记忆中的朱生豪精神,正是中莎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黄必康认为在当下我们要推到前台的。
“那锲而不舍、从不气馁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的精神,它是有情在里头的。”
黄必康说他们这一代的莎士比亚研究者、爱好者,都是伴随着朱生豪先生的译本成长起来的。”没有朱生豪的译本,就没有今天的莎士比亚研究。”
1981年黄必康在四川大学外文系学习时,学校外文系主任就是朱生豪先生的胞弟朱文振教授。朱文振用中国古典戏曲的形式来完成他的哥哥没能完成的事业,也为黄必康种下了学业生涯中的一颗种子。
在2024年11月,黄必康带领中国学生戏剧演出团队远赴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与莎士比亚研究院师生同台上演了英语版五幕诗剧《牡丹亭里的梦幻爱情》。这出剧由黄必康执笔,改编自明代汤显祖的经典剧作《牡丹亭》。
不同的时代,都有文化的摆渡人,连接起我们和世界、历史的共识。而朱译莎剧的特色在于,他不仅传达了莎翁作品的思想精髓,更融入了传统的中国古典情怀,他在和莎士比亚的平行对话中发出了时代与本土的声音。
朱生豪的译本早在1980年就漂洋过海——由戏剧大师曹禺带队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代表团,赠送给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并展陈在莎士比亚故居。这份人类文学宝库中的文化遗产,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美好证明,而承载着这份文学遗产的手稿就收藏在嘉兴市图书馆。
“朱生豪在莎学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在嘉兴文化学者崔泉森看来,这些年,我们对朱生豪有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
近代以来,嘉兴具备多元的文化环境,是中西文化交流汇通的地方,而且近代西方文化传播得比较早,特别是在医疗卫生、教育方面,这也是产生了像朱生豪这样天才的原因。
“朱生豪仅仅作为一个翻译家来说,也给嘉兴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基地’。”
事实上,朱家和莎士比亚结下了不解之缘。朱生豪的侄孙女、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朱小琳,她是朱家从事莎士比亚研究的第三代人。2010年8月,受朱尚刚的委托,她将在中国江南运河边翻译完成的朱译《莎士比亚全集》带到艾汶河畔莎士比亚故居。
朱小琳的父亲朱达一生也是不断在做着莎剧翻译的研究。1983年,他去美国访学,去了全球最大的莎士比亚研究中心美国的福杰莎士比亚图书馆。当时他捐献的资料里就包括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
朱生豪的孙子朱之江虽然很少涉足到家族这方面的事情,但他学的也是外语,年轻时候也曾有过为祖父的译作续译的念头。如今在海外工作的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深刻地继承祖父母的精神,“做一件事情,要追求极致地做好,而且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什么样的问题,都要争取去克服去完成。”
莎学专家、中莎会副会长李伟民一直和朱家后代保持联系,他说:“百年中国翻译史,朱生豪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化精神可以说是不朽的,我们希望嘉兴能够不断擦亮朱生豪这张名片。”
朱生豪离开80年了,却又好像从未走远。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