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张新科在阅读《史记》研究方面的相关书籍。
新年伊始,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新科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优秀代表,被命名为陕西省第九批“三秦楷模”。
耕耘三尺讲台近40年,张新科深入挖掘古代文学经典中的育人元素,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先后教过数千名本科生,培养文学博士40余名、硕士百余名。
他以《史记》研究为中心,拓展到整个中国古典文化研究,学术成果丰硕;与全国学者一起共同努力,让《史记》研究的重心重回中国。他在学界最早全面系统阐释“史记学”的概念,创立了“史记学”的理论框架结构,填补了《史记》研究的学术空白。
择一事 终一生
“我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成就,只是踏踏实实做学问、认认真真教学生。‘三秦楷模’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我感到很惶恐。”1月2日,站在放满中国古典文学著作的书桌边,满头华发的张新科说,荣誉在身,自然又多了一份重担,多了一份责任。
说起张新科,就离不开《史记》。
《史记》,上起轩辕,下至汉武,记载了中华文化绵延至今的精神内核,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这一辈子就研究《史记》了。”张新科说,《史记》不仅有历史教益,也有文学之美。加上司马迁又是陕西人,研究好《史记》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张新科与《史记》的结缘始于他刚上大学时。1979年,张新科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20岁的他内心充满了抱负。
“为什么《史记》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在海外广为流传,就是因为《史记》具有深刻而独特的思想魅力和强大的艺术力量。”张新科认为,要认识中华民族精神,《史记》是很好的切入点。于是,到研究生阶段,张新科决定将《史记》研究作为自己的学术目标,开始了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
1986年,张新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不久,他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出版了学术生涯的第一部专著《史记研究史略》。当时,有专家评价说,这本书“是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的一部力作”“填补了‘史记学’的一项学术空白”。张新科成为全国《史记》学界年轻的学者之一。
“中国学者必须站在《史记》研究第一线。”张新科回忆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学界的说法,“《史记》是中国的,但‘史记学’在日本。”这主要因为日本学者在《史记》研究方面走在了国际学界的前列。
“陕西是司马迁的故乡。当时,陕西的一批学者策划成立司马迁研究会,就是要给中国争一口气。”从研究生时起,张新科就跟着老师为成立司马迁研究会多方奔走。
1992年,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成立。
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一部560余万字的巨著——《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正式出版。这是陕西三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史记》研究史上继《史记》“三家注”、日本《史记会注考证》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开启了《史记》研究的新时代。
30多年来,张新科始终站在《史记》研究的第一线。著作《〈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他与全国学者一起,让《史记》在中华大地上焕发出新光彩。
他发表的《史记与中华民族精神塑造》一文,展示了《史记》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时代价值;他的著作《〈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史记〉与中国文学》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史记〉中的治国理政智慧》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丝路书香工程”外译项目,以英文、俄文出版发行,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张新科还先后组织编写国际儒学联合会教育系列图书《全注全译本史记》、“新时代万有文库本”《史记》,以及“海外司马迁与《史记》研究丛书”。他担任加拿大《文化中国》刊物学术委员,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1月2日,张新科在办公室讲述研究《史记》的心得。
玉壶存冰心 朱笔写师魂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2019年,张新科因重病做了两次大手术。几年间,他在养病之余,笔耕不辍,有《〈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史记研读》等著作出版,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并以优秀等级结题。
“生病是我个人的事,大家不要因为我的个人情况耽误项目整体进度。”当团队成员劝他注意休养时,张新科总是这样说。
由于要定期到医院诊治,张新科不得不停下本科生的课程,但对硕士生、博士生的指导依旧尽心尽力。只要身体允许,他必定给学生上课,逐字逐句修改论文。
虽然在《史记》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成就,但张新科并不希望学生将研究目光局限于此。只要是有新意、有价值的选题,他都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正是这种宽厚包容的师风,使他门下弟子的研究除了“史记学”之外,还广涉诗歌、辞赋、小说等领域,并与历史、哲学甚至生态学等学科相结合,形成了多领域、跨学科的研究态势。
“大先生,就是要有大胸怀、大格局、大境界、大学问、大担当。”张新科说,读研究生就像爬山,要有自己的方向,要“攻读”,和“上大学”是不一样的。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是学生对张新科的印象。
师从张新科读完硕士和博士的刘彦青副教授,始终难忘读书时老师的谆谆教诲。“基础要牢,眼界要广,思路要活。这12个字,张老师时常挂在嘴边。”刘彦青说,张老师从不指定学生往某个方向做论文,而是希望大家按照各自兴趣特长做学问,这样路才能走长远。
刘彦青博士论文的方向是《史记·世家》。“当时,我向张老师请教,老师一眼就发现了问题,但是并没有打击我的积极性,而是让我再看原著,再思考。”刘彦青回忆。
《史记·世家》共30篇,涵盖了先秦到汉代不同阶段,还有一些特例。“后来,我发现我的论文方向在学理上几乎是不成立的,也更理解张老师的良苦用心了。”刘彦青说。
“做学问就像盖房子,基础一定要打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张新科常用这样的比喻告诉学生打好基础有多么重要,“要去读原典,要去读第一手资料。这是一个笨功夫,也是一个苦功夫,更是必须下的功夫,要有恒心坐冷板凳。没有踏实认真的态度,是做不成学问的。”
张新科的研究生都记得他的绝活——制作资料卡片。他广泛阅读,一份资料、一个观点、一条学术动态、一本著作,都用心记录下来。几十年如一日,他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卡片。尽管时代发展了,但他的研究生懂得,搜集资料不能一味依赖电脑,还是要精读原典,下得了苦功夫,才能达到研究的深度。
“站稳讲台,教学第一,学生无小事”是张新科从教38年始终恪守的信条。在他心里,学生的事永远是第一位的。
教学是良心活,也是试金石。老师下没下功夫,有没有真才实学,学生心中有杆秤。在张新科的办公室,满是批注的书本,一叠一叠的稿纸,奠定了张新科学术殿堂的坚实基础。
树顶天之信念 做立地之实事
“扬葩振藻,绣虎雕龙”,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厅,镌刻着一代学术宗师、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霍松林教授手写的8个大字。
“霍先生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团队的一面旗帜。”张新科说,“陕西师范大学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几代人薪火相传,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这让我始终难忘。”
2022年,张新科作为负责人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有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一流课程,成员不乏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
38年来,张新科用最朴素的报国情怀守护中华文脉,让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他作为教学导师参与学校“名师领航工程”,共帮扶10多位青年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一大批教师在他的感染下,投身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文化资源开发与研究,中华文化“守护人”队伍不断壮大。
“我在这里学习、生活、工作已经45年,从教38年,担任文学院副院长和院长18个年头。这里是我人生成长的地方,是我教师生涯开始的地方,也是成就我事业的地方。”张新科深情地回忆着。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张新科深挖教育教学规律,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不断尝试教学方法改革,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感染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他主讲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先后入选2008年陕西省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受众达20万人。他主持的“师范生国学经典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被列入2015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主持的教学成果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他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
2019年,他主持承担的《中国古代文学》MOOC(慕课)上线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目前,国内外已有超过11万人选该课。该课程被全国50余所高校选用,并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坚守初心、永不止步是张新科坚守的为师理念。“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中,‘德’是放在首位的。”张新科时常这么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树人、育人是多么艰难、多么不容易啊。”
张新科常常以“六心”为标准,教导学生做一个好老师。“六心”,即初心、恒心、责任心、上进心、关爱心与反思心。他以“六心”要求自己,也以“六心”鞭策学生,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渐渐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大树,以斑驳树影,去摇动另一棵树;以师者之心,去唤醒另一颗心;用崇高的师德,去诠释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张老师将自己的一生与《史记》紧密绑定,与先贤共践‘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术追求,将当代史记学的研究推向了新高度。”刘彦青说,努力做“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好老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始终是张老师的追求。(记者 吕扬文/图)
编辑:王瑜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