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视点
“各种刁难你,你必须找托儿、找黄牛,才能审过去。”1月6日,电视专题片《反腐 为了人民》播出第二集《风腐同查同治》,披露了山西省运城市车辆管理所多名民(辅)警侵害群众利益相关案例。
“每一个岗位,虽然分工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雁过拔毛。”这句话生动而深刻地勾勒了涉事民(辅)警的敛财驱动。在这条黑色利益链上,他们犹如一个个嗜利的寄生虫,将雁过拔毛演绎得淋漓尽致。
具体来说,审核岗的民警收了好处费以后就会给你插队办理,没有给好处费的人只能老实排队。查验岗的民警只要给了好处费,即使是违规的车辆也能予以过审。受理岗如果不给好处费,就会以字迹不清、印章不显等理由变相地卡要。档案岗给了好处费以后,办理速度就会明显加快。为了拿好处费,简直无所不用其极,令人叹息。
其中,将权力变现用到极致的,当属车管所原查验岗民警杜娟民。据专题片披露,他在这个岗位上短短四年时间收受贿赂达165.4万元。其贪欲日益膨胀,从一开始的收钱办事,逐渐发展到不给钱就不办事。权力如此滥用、乱用,让人震惊。
杜娟民等人虽已受到惩处,但并不让人如释重负。需追问的是,这种畸形的审车利益链是何以生成的?依附于这条利益链上的车托、“枪手”、车检公司以及民(辅)警等,从根本上说,他们盯紧的是公权力。以杜娟民为例,他之所以能够从收钱办事发展到不给钱就不办事,正是因为他手中握有公权力,只不过在他眼里,公权力是其谋私工具,为了敛财不惜化公为私。
很显然,收钱办事是权力私有化,不给钱就不办事更是坏了“规矩”,属于权力私有化的进一步异化。据报道,杜娟民收钱的方式堪称明目张胆,每到周五,就有不少车托在他办公室门外排队等着送钱。其所作所为,连给他送钱的车托都怨声载道。
那么,杜娟民何以胆大包天、无法无天?应有的监督机制是否缺位?该有的制衡机制是否失灵?如果在杜娟民疯狂敛财时,哪怕有监管人员敲打一下,他恐怕都不敢如此乱来。
杜娟民案发后,当地相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对车辆管理整个领域进行彻查。涉嫌违法的100多名车托、“枪手”,车检公司、驾校工作人员,都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并被列入禁业黑名单。如此有力度的处理值得点赞,但不可回避的是,如果只是查办了一些人,而不整肃异化的生态,不强化监管机制,换了一帮人上来,是否仍有可能走杜娟民等人的老路?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运城市纪委监委提出的纪检监察建议,市公安、交管等部门切实规范行业秩序、净化行业生态。这也说明当地纪检监察部门不仅以案说法,更推动整肃审车系统生态。说到底,公权力姓公,掌握公权力必须为公,而不能为私。
“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纯洁干部队伍,并持续加大反腐败力度,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事实一再证明,如果把权力当成私有财产和谋私工具,就一定滑入腐败深渊,走上不归路。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依法用权、秉公用权,才是正确的权力观。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秦川)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