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安徽合肥打造新型显示产业新高地的发展启示及未来发展路径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安徽合肥打造新型显示产业新高地的发展启示及未来发展路径
2025年01月06日 17:24 半月谈

新型显示产业是信息时代的终端基础和数字经济的关键领域,是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当前,科技创新渗透于生产力诸要素中,催生新产业(61.830, -0.37, -0.59%)、新模式、新动能,新型显示产业的技术创新也带动了新材料、关键元器件、重要设备等上下游产业链持续突破。与此相呼应,新型显示产品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元宇宙等新兴产业加速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互动、互促、互融,孕育出巨大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其中,安徽合肥打造新型显示产业新高地亮点突出,产业整体规模在国内居于第一方阵,先后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合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赛道之一,而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新站高新区”)则是合肥显示产业发展的主要聚集地。合肥打造新型显示产业新高地中,在政策供给、创新体系、产业布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下一步需要有针对性解决,努力打造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新高地。

一、打造新型显示产业新高地的五项经验做法

1.深化技术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到产业创新上,将先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从而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目前,合肥已实现“从沙子到整机”的千亿级产业链布局,形成以TFT-LCD为主导,OLED加快壮大,微显示、激光显示等技术跟踪布局的产业格局,奠定了打造新型显示产业新高地的基础。新站高新区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京东方作为全球首条液晶面板最高世代线的拥有者,在高端氧化物、高刷新频率技术、高对比度Mini LED背光技术、玻璃基Mini LED技术、SVC2代防窥技术等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带动我国玻璃、芯片、光学膜、液晶、精密金属加工等材料领域和大型生产设备、整机系统设计、软件开发领域的技术进步;维信诺(12.740, 0.57, 4.68%)研发的智能像素化技术(ViP技术)是近40年中国企业在现代显示产业第一次提出完全自主的技术路线。此外,新站高新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合作,推动前沿科技成果在新型显示产业中的首发首用和迭代升级,持续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构建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活力、激发创新动力(5.080, -0.02, -0.39%)。合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完善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夯实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新站高新区一以贯之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已拥有安徽省现代成像与显示技术重点实验室、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44家省级及以上各类技术创新载体(含国家级8家,省级36家),研发投入强度年均超5%。新站高新区推动重大科研成果示范应用,鼓励龙头企业优先在本地转化市场,在车载显示、公用显示、消费电子市场等领域,与本地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进维信诺OLED模组项目投产运营,加快形成OLED车载模组制造产能,目前已同红旗汽车开展车载显示合作;积极打造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创新平台扩大开放,利用京东方卓印OLED打印平台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工程开发平台。此外,新站高新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把科研成果更多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优化国有资本投向,通过设立专业化基金等联通市场资源,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孵化体系,打通“科技孵化—中试—产业化—发展壮大”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通道,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3.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牢牢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合肥顺应新型显示产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加速融合的发展趋势,将新型显示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持续延链补链强链,集聚了京东方、维信诺等显示产业上下游企业180余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产业规模、营收超千亿元,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同时超前布局微显示、量子点、激光显示等前沿显示技术,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新站高新区不断完善产业项目要素保障机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支柱产业聚链成群,持续做大世界级新型显示和驱动芯片产业基地。按照“强龙头、大配套、壮集群”的发展思路,新站高新区通过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吸引众多新型显示产业配套企业入驻,集聚彩虹液晶、视涯科技等显示产业上下游企业120余家。布局京东方TFT-LCD、维信诺AMOLED、视涯硅基OLED三大显示面板生产基地,规划了化工园区以支撑上游关键电子材料项目落地,形成了TFT-LCD、AMOLED、Mini/Micro LED、硅基OLED、量子点显示等五大主流显示技术路线,并在综合保税区内投资引进显示驱动领域龙头企业晶合集成,培育成为国内第三、全球第九大晶圆代工厂,系统解决我国“缺芯少屏”之痛。2023年,新站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总产值超800亿元,成功获批国家级新型显示器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省级新型显示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整体产业规模在国内居于第一方阵。

4.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由大向强转变,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来推动质量变革,使高质量发挥更大战略性、基础性支撑作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工业化,必须向质量要竞争力。合肥坚持由领军企业带动重大项目从而建立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依托“链主”企业链接产业链的上下游,促进龙头企业本地转化市场;依托科大硅谷等科创载体,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创新平台扩大开放,打造共性技术服务体系;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重大活动,扩大产业影响力,提升区域品牌形象。在积极努力下,新站高新区新型显示产品质量提升成果丰硕,荣获“安徽省质量强区”“安徽省质量认证示范区”“安徽省新型显示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等荣誉称号。2024年6月,新站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被列为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第二批区域试点,成为唯一代表安徽地方产业入选的区域。此外,新站高新区大力实施全产业发展策略,着力解决设备、材料等基础环节短板问题,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布局终端应用新场景,推动“车芯屏”联动发展,加速构建产业生态,助力新型显示产业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显示之都”。

5.加强产业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通体制机制障碍,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合肥积极主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型显示产业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巨大跨越。一方面,强化外资合作服务,深入开展外资招商活动。新站高新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号召,发挥本地产业优势,组织申报中韩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创新区,现已纳入合作园区备选名单,并代表合肥在中韩经济领域务实合作交流会上进行推介。新站高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先后带队到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开展系列招商推介活动,集中宣传了合肥市及新站区的产业发展状况及投资环境,推动在谈项目尽快落地;到芬兰和意大利执行经贸招商任务,为合肥显示产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平台,进一步扩大合作共赢的“新站朋友圈”。另一方面,加强开放平台建设,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不断注入新动力。新站高新区依托综合保税区自身优势,加快陆港型物流枢纽及口岸建设,已建成12万平米保税仓和2.4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全面提升配套服务。出台支持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发展专项政策,加强进出口额调度引导。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依托欧洽会、广交会等平台,引导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同时扩大先进设备、优质消费品进口,促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

二、打造新型显示产业新高地带来的五大显著成效

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从单一技术到多技术布局,从平板显示到柔性显示的创新升级,形成了新型显示产业合肥创新发展模式,为系统解决国内“缺屏少芯”之痛提供了合肥路径、贡献了合肥力量。在此过程中,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凝练了激发内生发展动力的合肥经验。

1.创新政策供给,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加强政策供给,增强政策的系统集成,能够有效提升产业发展便利化水平,激发产业主体发展活力,巩固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双招双引”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税收入、推动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合肥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在招商引资同质化的大环境下,按下“双招双引”的“加速键”,实现了产业从点到面、串珠成链、集链成势的跨越。新站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决策部署,坚持把减税降费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落细落实省市有关产业政策,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相继出台《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方案》等,聚焦产业创新,突出“根科技”策源,推动科教产城融合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围绕“科创+产业”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构建1356科创体系(即“1”核、“3”带、“5”园、“6”大集群),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出台科大硅谷创新单元、孵化载体、科技贷等专项政策,设立百亿母基金和科创种子基金,充分发挥科创基金、科技金融产品的优势作用,推动形成基金促进产业、产业反哺基金的良性循环。此外,瞄准元宇宙这一未来产业,新站高新区创新出台安徽省首个元宇宙产业政策——《新站高新区关于支持元宇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助力新型显示产业开辟细分领域全新赛道。随着政策供给的持续完善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活发展引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自主创新。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合肥发挥领军企业“领头雁”作用,组建联动产学研、上下游的创新联合体,打造多层次创新载体,累计组建省级及以上新型显示各类技术创新平台44家,研发投入强度年均超5%。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家,省级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6家,上市企业2家。京东方建成OLED打印平台工艺测试中心和WOLED实验线,为前沿工艺做技术储备;乐凯自主研发生产的光学薄膜和光学功能膜,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欣奕华首台硅基OLED蒸镀机完成全彩点亮填补国内空白,高速巨量转移芯片设备为下一步Mini LED产业发展储备技术优势;彩虹液晶建成我国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6、G7.5、G8.5+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线,推动平板显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依托“芯屏汽合”(动态存储芯片产业、新型显示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产业)主导产业优势,合肥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新型显示产业方兴未艾,成为发展的强劲增长引擎。

3.高效配置资源,充分释放市场潜力。有效市场能够高效配置资源,激发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提供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吸引优质资源要素向先进生产力和优势主体集聚,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合肥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显示面板制造的城市之一,高效配置资源和充分释放市场潜力,抢抓信息产业技术迭代机遇,通过规划引领和政策推动,不断完善形成了涵盖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以及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已发展成为新型显示产业的领军城市。截至2023年,京东方在车载显示出货量及出货面积续保持全球第一,维信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二,惠科85寸产品出货量位居全国第一……合肥新型显示产业整体规模在国内已居于第一方阵,本地化配套水平处于领先水平。2023年,合肥新型显示产业产值超千亿元。2024年1-11月,新型显示产业产值超1100亿元。

4.壮大人才队伍,释放“第一资源”效能。科技创新靠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才能构筑人才竞争优势,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在打造新型显示产业新高地进程中,合肥依托自身优势多措并举,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新站高新区紧扣“产业链”、拓展“聚才链”、优化“服务链”,把人才工作纳入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不断提升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和战略科技力量。一是实行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聚焦新型显示产业人才需求,建立企业海外人才库、院校博士人才库、院校专业库、企业海外引才需求库灯四类人才库。在省内外高校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创办“活力新站”人才体验日活动。二是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举办“合肥千企万岗请您来”“招才引智高校行”等系列招聘活动,吸引人才流入。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校园招聘会116场,服务企业525家次,收取简历19224份,达成就业意向6087人。新站高新区全区新增认定高层次人才937人,其中D类以上高层次人才494人,同比增速648%,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人才“动力源”。三是实行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定期走访新招引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科创孵化器等,集中宣传职称评审、博士后工作站、高层次人才认定等人才政策,了解企业在人才招引、人才培育、人才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举办人力资源大讲堂,为产业链企业高管、人力资源经理等开展人才政策宣讲、人社业务辅导、“人才引育留用”实训等,助力企业推动人才体系优化和人才制度有效落地。

5.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掌握发展主动权。良好产业生态的建设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从一个龙头企业到一个新兴产业集群,再到一个良好产业生态,合肥新型显示产业的创新集聚效应加速显现。2024年以来,合肥成功举办2024国际显示技术大会、首届“交互显示暨元宇宙产业生态研讨会”、第二届微显示大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新型显示产业影响力。推动新型显示产业联合研发和创新中心、元宇宙场景创新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检测认证等综合服务。打造“芯视界”产业园,推动芯片与显示业态的协同发展,实现跨界融合与破界创新,不断拓展显示技术的边界,将检测传感、内容算法、人机交互等多领域巧妙融合,吸引下游终端企业入驻。当前,新站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高端面板完成TFT-LCD、OLED、硅基OLED三大领域布局,新型显示玻璃基板、光刻胶、溅射靶材、掩膜版、偏光片等配套材料实现就地供货,形成“基膜主材-偏光片-成品裁切”的偏光片产业生态,显示终端龙头企业跨界布局传感和钙钛矿光伏等前沿领域,推动显示技术在医疗生物、智慧能源、工业传感等多元领域绽放异彩,创新水平不断提升,集群规模稳步壮大,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

三、打造新型显示产业新高地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在“万物皆显示”的时代浪潮中,新型显示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支柱,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创新性作用。新型显示产业的崛起,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澎湃活力,以其创新潜力及多元应用场景,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与智能生活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引领社会向一个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未来生活形态迈进。

当前,合肥新型显示产业的整体规模已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但面对成渝地区、珠三角以及其他新兴地区的发展态势,在产能规模、基础材料、终端应用以及先进技术研发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面向未来,为建设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合肥需要有针对性补短板、固底板、锻长板,坚定不移沿着TFT-LCD、OLED、硅基OLED这三大主流显示技术的发展路径稳步前行。大力实施全产业链发展策略,着力解决设备、材料等基础环节短板问题,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布局终端应用新场景,推动车芯屏联动发展,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推动整体产业链提质增量,助力新型显示产业价值链向高端攀升,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显示之都”,为推动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持续繁荣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战略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要巩固TFT-LCD全生态链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OLED等新兴显示技术,做大龙头企业产业规模,培育提升新型显示产业价值链。同时,推动增量市场扩容,实现市场增量与产能增量相匹配,持续激发市场潜力,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显现。依托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优势,集聚战略科技力量,塑造产业战略优势。

二是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增长极。要加强新型显示技术与智能制造、智慧办公、智慧医疗等领域的融合,加快推动芯屏端网融合发展,打造显示技术应用示范标杆。探索布局新兴显示终端制造,创新细分领域新型显示产品,共建良性产业生态。加快元宇宙平台布局建设,推动元宇宙产业链的拓展与创新,加快新型显示技术的自主创新步伐,壮大未来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打造新型显示技术升级选代新高地。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构建开放的引才机制,打造多层级科技创新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前布局下一代显示新技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发展Mini/Micro LED、硅基OLED、打印OLED等显示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争取在新型显示技术升级选代中取得较大成效。

四是打造新型显示产业改革创新生态示范区。要进一步健全新型显示产业改革创新法律法规和支持政策,根据做大世界级新型显示和驱动芯片产业基地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完善产业项目要素保障机制,加快建设有特色、有效益、有竞争力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努力在创新政策供给、优化营商环境、拓展场景应用、科技成果转化、集聚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形成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为新兴地区打造新型显示产业新高地提供有益的借鉴,成为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新型显示产业改革创新生态示范区。(文/杨晓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2-25 20:00
博时基金:民企发展迎新局!“科”含量成新引擎?
开播时间 | 2-25 19:00
博时基金:国产AI飞速发展!把握科创AI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5 16:00
嘉实基金:前沿布局,2025科技行情解读
开播时间 | 2-25 16:00
光大证券李泉:AI眼镜、折叠屏手机成热点,消费电子板块持续活跃
开播时间 | 2-25 15:58
普通人反AI焦虑指南:揭秘AI投资价值VS工作流优化大法
开播时间 | 2-25 15:30
国投瑞银:追上白银热点 | 美联储会议纪要讲了些啥?
开播时间 | 2-25 15:30
华宝基金 姜志: AI+医疗爆发!DeepSeek加速行业重塑?
开播时间 | 2-25 15:15
万家基金:AI+热点扩散,如何把握
开播时间 | 2-25 15:10
25日15:10期货大咖聊大宗:原油、橡胶、白糖等
开播时间 | 2-25 15:00
银华基金:中国资产成新宠 DS让中国资产万木迎春了吗?
开播时间 | 2-25 20:00
博时基金:民企发展迎新局!“科”含量成新引擎?
开播时间 | 2-25 19:00
博时基金:国产AI飞速发展!把握科创AI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5 16:00
嘉实基金:前沿布局,2025科技行情解读
开播时间 | 2-25 16:00
光大证券李泉:AI眼镜、折叠屏手机成热点,消费电子板块持续活跃
开播时间 | 2-25 15:58
普通人反AI焦虑指南:揭秘AI投资价值VS工作流优化大法
开播时间 | 2-25 15:30
国投瑞银:追上白银热点 | 美联储会议纪要讲了些啥?
开播时间 | 2-25 15:30
华宝基金 姜志: AI+医疗爆发!DeepSeek加速行业重塑?
开播时间 | 2-25 15:15
万家基金:AI+热点扩散,如何把握
开播时间 | 2-25 15:10
25日15:10期货大咖聊大宗:原油、橡胶、白糖等
开播时间 | 2-25 15:00
银华基金:中国资产成新宠 DS让中国资产万木迎春了吗?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理想汽车高管疑似暗讽华为:起个山海经名字就算技术突破,是不是自己研发的每个人都有一杆秤 收起
理想汽车高管疑似暗讽华为:起个山海经名字就算技术突破,是不是自己研发的每个人都有一杆秤

理想汽车高管疑似暗讽华为:起个山海经名字就算技术突破,是不是自己研发的每个人都有一杆秤

  • 2025年02月25日
  • 03:4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8,666
APP专享
重大宣布!俄罗斯开出停战条件

重大宣布!俄罗斯开出停战条件

  • 2025年02月25日
  • 01:44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2,945
APP专享
特朗普政府正施压主要盟友,寻求加大对华芯片产业限制,外交部回应

特朗普政府正施压主要盟友,寻求加大对华芯片产业限制,外交部回应

  • 2025年02月25日
  • 07:27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2,248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更多>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三峡能源 4.23 -0.70%
京东方A 4.55 -0.44%
TCL科技 4.86 -0.41%
中远海控 13.79 -1.36%
格力电器 40.50 -1.87%

7X24小时

  • 01-14 富岭股份 001356 --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
  • 01-13 兴福电子 688545 --
  • 01-06 惠通科技 301601 11.8
  • 01-06 思看科技 688583 33.4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