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球化时代,全球消费国与生产国在新产业链秩序下共赢,前者获得了廉价的产品,后者获得了经济增长,最终体现为全球经贸的高度繁荣。过去50年,世界贸易与世界GDP的比率增加了1.72倍,其中80%的增长发生在1986—2008年。自2005年逆全球化的出现及深化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等战略。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欧美发达国家进一步实施关键生产供应链回归的政策。发展至今,各国纷纷加入产业链混战,使得全球生产供应链布局遭到剧烈的冲击。根据WTO的统计,2023年上半年,作为全球供应链活动指标的中间产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为48.5%,比前三年的平均值低2.5个百分点。安永咨询调查显示,在过去几年内,全球95%的企业受过不同程度的供应链中断影响,53%的企业有过生产与采购供应国的调整。
基于长期的追踪与研究,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提出了“密接生产”的概念,指出未来全球生产供应链的布局与组织方式,其中内含四个重要条件,一是意识形态强调同一种人;二是市场空间强调一致性;三是物流成本相对较低;四是生产成本占总成本降低。如何理解呢?
从第一个条件看,近些年来,作为一种价值观和理念,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逐步抬头。现在意识形态表现为民族主义思潮泛起,推动泛政治化、泛安全化、泛民族化,成为各国各企业不得不注重的客观事实。民族主义强调维护本国本民族利益,谋取经济上的平等权利和独立自主发展。因此,民族主义表现以贸易争端和区域经济为特征的经济民族主义以及以保护、复兴民族或本土文化为特征的文化民族主义。
从第二个条件看,双方信奉的市场秩序与价值原则是近似的或者相同,尤其是法律和金融近似。其中,近些年,由于市场与价值原则的差异造成企业法律风险变得越来越普遍,主要四类:一是市场准入风险包括关税壁垒、环保标准等;二是税收征管合规风险,涉及税收争议和罚款等;三是知识产权管理合规风险,涉及知识产权侵权指控或诉讼;四是人力资源合规风险包括劳务合同纠纷、项目管理等。比如,根据CBP官网公布的美国相关法案生效以来的执法数据,目前累计扣留了9791批货物,货值约356亿美元,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和鞋履、服装、工业和制造业原料等。实际上,当前,全球各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法律制度与金融环境。其中,第一世界,主要是发达国家,早已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形成相对开放的金融环境;第二世界,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建立不少的法律制度,但是政府管控较多。而第三世界正在推进产业国际化进程,法律制度与金融上约束更少。第四世界则是法律与金融环境方面明显是比较落后的。因此,未来,跨国企业为降低企业生产经营各种或明或暗的风险,将倾向于市场原则与秩序近似的国家或地区,进而为全球化再度兴起时的共同市场创造基本条件。
从第三个条件看,在前述基础上,跨国企业可能会选择距离尽可能近的地方,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物流费用也经历了剧烈波动,甚至发生了不断上涨的趋势,主要体现日渐昂贵的人力资源、战争和冲突威胁,以及港口和运河通行费、船舶维修费、货物保险费、燃油费等多个环节,世界空间距离对成本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如,红海危机下,据航运平台Freightos最新发布的6月的一份周报显示,从亚洲到北美西海岸和欧洲北部的运费价格升至约7000美元/FEU,比1月和2月触及的2024年高点高出40%—50%;亚洲至东海岸的运费超过8000美元/FEU,较2月高出20%。因此,跨国企业必然倾向于选择尽可能近的国家或地区。比如,疫后美国推动“近岸外包”,通过《美墨加协定》《通胀削减法案》等鼓励制造业向北美地区集中,墨西哥受益政策红利迎来发展机遇。国内制造业持续高景气,出口大幅增长并成为美国第一大商品进口国。2021—2023年墨西哥吸引FDI规模平均增长8.6%,主要流向受益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交通运输设备、金属、计算机设备、化学品等领域,2023年在制造业FDI流入占比分别为41%、13%、9%、8%。
第四个条件看,生产成本是放在最后的,因为智能化工厂越来越多,并且很常见了,使得劳动成本在制成品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幅下降。过去,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是廉价的劳动力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欠发达、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就会逐年上升,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大大缩小。根据一份早期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数据显示:美国从2000年的0.15下降到2008年的0.11,日本、德国、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分别从2000年的0.10、0.19、0.082、0.053、0.054下降到2010年的0.089、0.17、0.067、0.038和0.049,墨西哥从2007年的0.17下降到0.15,而中国从2003年的0.049提高到2010年的0.052。同时,随着现代化互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工厂的智能化越来越普遍。在德美等传统制造业强国已在智能工厂概念上做出许多探索和实践基础上,中国等全球工业制造大国大力推动,出台各种数字化的发展方案与文件,大大促进全球工厂智能化规模与范围逐步扩大,进一步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
总体而言,在逆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密接生产”是一种不同于过去以利润为中心的全球生产供应链布局与组织方式。未来,跨国公司今后将会在全球市场进行引人注目的重组和再布局,这是一种很大的结构性调整,并且可能伴随着科技进步,如更加智能化的、用人更少的超级工厂的建立,这种调整势必会发生,并且可能在资本市场有所反应。因此,作为一个已经发生的趋势性事实,有必要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关的行动与应对措施。(来源:安邦咨询)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