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俊
“自2025年1月1日起,宁波市将免费乘坐公交车的年龄从70周岁降低至65周岁……”如果你通过AI咨询“多大年纪的老年人在宁波可以免费乘坐公交”相关问题,可能会获得这样的回答。然而,这个看上去有鼻子有眼的回答,却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消息。据宁波晚报报道,将该问题分别向三个人工智能软件提问,得到的回答中,仅有一个是正确的。
近年来,各类生成式AI技术及其应用迅速发展和普及,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值得注意的风险。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AI生成虚假信息带来的误导。对不同AI大模型咨询“免费坐公交的年龄标准”问题,竟然得到“五花八门”、真假难辨的回答,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注脚。它的背后,是如何防范被AI“带偏”这个“新问题”,正在成为需要社会直面的必答题。
各类生成式AI大模型出现后,意味着人们获取信息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为各类“问题”提供答案的“出口”也更多了。但由于不同AI大模型的技术成熟度差别、信息抓取偏好差异等原因,它们生成答案的准确率,往往有明显差异。并且,不同AI大模型的定位不同,生成不同类型问题的“答案”的能力也有差异。对这一点,很多用户是很难察觉的。由此,也容易放大虚假信息带来的误导。
就目前来看,要最大程度降低AI生成信息带来的误导,有两个方面需要尽快引起社会的重视。一方面,各类争相上马的AI大模型,在加快数据模型优化升级的同时,也应逐步完善相应的风险提醒机制。如去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提出,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生成合成服务,包括文本、音频、图片、视频、虚拟场景等,均应在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让这样的提示标识成为标配,既有助于唤起用户对AI生成“答案”准确性的甄别意识,防止陷入“偏听偏信”,实际上也是一种必要的用户“启蒙”,即让更多的用户能够对AI生成信息与“人工”信息有必要的区分。
另一方面,进入AI生成信息的时代,要倡导建立一种新的大众数字素养,或者说新的获取优质信息的能力。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互联网中的信息供给,基本都是“人工”生成的,人们查询信息、获取信息也主要是依靠定向的平台、机构。比如,查阅官方政策,人们可能习惯通过政府官网和权威媒体;查询交通信息,则有相应的地图软件。虽然这里面也存在着因为不当的利益诱导带来的错误“路标”的问题,但总体上信息的供给还是偏向于专业化、单一化,且用户在准确性的核查上也更容易。
但进入AI生成信息时代,信息的提供主要依赖于一种大规模整合基础上的自动“提炼”,这里面不排除AI生成信息本身是以一些原本错误的信息为基础,由此便可能生成出错误的“答案”。可以说,虽然AI生成信息大大提升了信息大规模整合、“提炼”的效率,但对其准确性反而需要有更多的甄别。这要求使用者必须要意识到AI大模型的局限性,对于其提供的“答案”要养成必要的二次求证习惯。同时,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用户的提问方式不同,也可能令AI生成不同的“答案”,从而放大“失真”的概率。这也意味着,借助AI寻找问题的“答案”,本身也需要用户提升“提问”的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说,各类AI大模型加速普及,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预示着社会“生产”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都在经历新的重塑。在这场新的信息变革中,人类如何最大程度趋利避害,尚需要方方面面的磨合,从技术到法律,再到观念、习惯等,都注定要有新的“适配”。
(作者是资深媒体评论员)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