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体坛总有些“小众冠军”,成绩优异却少有人知。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他们为数不多被舆论广泛提及、讨论的时刻;而几乎随着奥运会的落幕,他们的名字也就“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中……
2024年中国健儿创历年冠军数量之最
昨天,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发布《2024年我国运动员取得成绩报告》,2024年我国运动员共在33个项目上获得194个世界冠军,数量创历年之最,同时创造19项世界纪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数达4107个,创世界纪录达1419次。本报记者 卓然
常园
邓雅文
李雯雯
徐诗晓(左)孙梦雅(右)
“小众”绝尘强如斯
还记得中国女子拳击队吗?自2012年项目“入奥”以来,姑娘们数次登上领奖台,但三战奥运都未能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巴黎奥运会上,队伍不仅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还创下了6人参赛取得3金2银的佳绩,“飘升奏”的概率比肩传统优势项目。
中国女子拳击何以闪耀巴黎?据中国拳击协会秘书长韩博介绍,巴黎奥运周期,队伍在协会主席陈立人的带领下着力建设改善国家队生态环境:破除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做法,打造“大国家队”备战模式,全队上下形成合力。技战术方面,尊重项目规律、对标国际规则,树立了“以攻为主、以我为主”的战略方向和战术逻辑。加之姑娘们历尽艰辛后日渐成熟,金牌接二连三收至囊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记得中国皮划艇静水队的“诗雅”组合徐诗晓/孙梦雅吗?两人不仅在巴黎卫冕女子500米双人划艇金牌,甚至近两个奥运周期几乎只要参赛就是冠军,在项目中拥有垄断地位。
又是否还记得“参赛即巅峰”的中国女子自由式小轮车队?2018年建队,2023年世锦赛“霸榜”第2至6名奠定集团优势。在巴黎,队伍首次亮相奥运,19岁的邓雅文便一举登顶。
快速崛起靠体制
我国小众项目快速崛起与集体协作密不可分。双人划艇讲求团队精神自不必说。小轮车队的姑娘们良性竞争,奥运会决赛中,孙佳琪虽然失误无缘领奖台,但其敢于“亮剑”冲击高难度,给主要对手施加压力,造成后者失误,为邓雅文凭借成功动作夺金间接助力,彰显团队力量。
同时,外教的“加持”不容忽视。巴黎奥运周期,中国女子拳击队聘请了三名拳击强国古巴的教练员,并构建了外教、中方教练员、运动员的沟通平台,顺利化解了合作之初理念、认识方面的分歧。起步较晚的自由式小轮车队,与委内瑞拉传奇骑手丹尼尔·德尔斯合作,用中方教练吴丹的话说,“我们尽最大努力能把队伍带到90分,但从90分到100分满分,只能靠外教。”而中国皮划艇静水队划艇组也由波兰外教挂帅。
我国的小众“王者”体现了后发优势,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因而跳过了大众普及阶段,直接进入了精英到冠军的选拔阶段。归根结底来看,我国小众项目迅速崛起是源于强大的举国体制,发挥了小众项目的团队力量,为小众“王者”提供了坚强的经济、技术和科技后盾。
基础薄弱不叫座
然而,与奥运登顶后大红大紫、名利双收的运动员相比,小众“王者”的舆论热度在夺冠后不久便没了“水花”。对此,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副教授谌莉指出,运动员“火”的原因是多层次的,竞技成就是首要条件,但“必要不充分”。
运动员火不火,与项目的商业价值紧密相关。项目普及度和社会认知度低,运动员的影响力自然受限。小众项目的冠军们基本只在特定受众群体内受欢迎,如划艇老将刘浩奥运会后也接了运动墨镜等几个代言,但单价不算高,企业宣发力度也不大。韩博也坦言,拳击项目在国内仍属小众,与“顶流”项目没法比。
如果说小轮车和皮划艇离老百姓远,那么年初因电影《热辣滚烫》而“走红”的女子拳击,为何奥运冠军们也被冷落?谌莉解释称,参与者多不一定观众多,大众通过打拳健身、减脂的热潮,暂时还没有转化成对高水平竞技赛事的关注:“体育一般消费分为参与型和观赏型,两者动机不同,消费者也不同。项目观赛基础好,才有助于运动员影响力的提升。”
个人形象能加分
然而,同样是小众且优势的跳水、举重、射击等项目中,却出现了个别冠军影响力明显突出的现象。谌莉认为,这与运动员的个人魅力和社交媒体表现有关。个性鲜明、会讲故事、社媒活跃度高、社会责任感强的冠军,自然更易吸引“粉丝”追随,也从而提升了个人形象价值。
社交媒体助运动员在赛场外有了展现个人魅力,提升商业价值的渠道。例如举重“大宝贝”李雯雯,不仅拥有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更具备活泼、幽默、率真的个性。且其社交媒体活跃度很高,热衷分享,还不时跨界与其他项目选手甚至娱乐明星互动。“粉丝”是因成绩关注到李雯雯,但现在对她的喜爱已和举重无关了。
体育经纪可助力
同时谌莉坦言,多数从传统体制内走出来的运动员,即便本身性格外向、活泼,在自我包装这件事上往往也很难做好。“小众冠军”们若想“火”起来,一方面仍需要专业经纪团队的助力,同时冠军们也应有意识地持续学习和成长,提升综合素养,“不仅为了眼下,更将对退役后的人生裨益良多。”
韩博则透露,李倩、常园、吴愉三位奥运冠军都已签约经纪公司,“协会对她们的商业开发没有任何限制,我们肯定也希望运动员夺冠后能有更好的生活,同时被更多人关注,更广泛地弘扬拳击精神和中国体育正能量。”他表示,中国拳协下一步也将着力推动项目的商业化、市场化运作,“让运动员、教练员的辛苦付出能有更多回报!”
小众“王者”在国内外赛场披金夺银,他们的竞技成绩和个人魅力完全可以转化为商业价值,只待“慧眼识珠”,深挖其潜力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王笑笑 邓方佳 文 本版图片 刘平 摄 新华社提供 吴薇 制图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