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危害之大,有目共睹。我们不断加大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工作力度,各种法治不断健全,但是,一些商家依然有恃无恐,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事件依然层出不穷,为什么?
明明违法的事,商家依然在做。租号、买号、代练,花样不断翻新。租用他人游戏账号来玩游戏,通过这种方式,不少未成年人以成人的身份登录游戏,绕过了防沉迷系统。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账号租售服务”。一些未成年人还通过买号来绕过防沉迷系统,在众多商家的服务介绍中甚至直接标明:“卖家帮买家将游戏账号实名认证为成人账号,且完成部分平台要求的首次登录人脸识别,还注明了‘无防沉迷’。”对于替孩子们如何绕过防沉迷可谓是服务到家了。犯罪嫌疑人非法获取他人身份证号用于注册或者替代捆绑游戏账号,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将这些游戏账号再租售给未成年人时,这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此外,这种行为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还有代练,安排一些未成年人作为低价打手替他人代打,从中赚取更多差价。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不管是租号、买号,还是代练,都是违法的,但是,为何商家却能有恃无恐,我行我素?
关键是我们的法律落实不到位,没有落实到商家的具体工作实践中,没有形成全程监管。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近几年来国家举措不断。尤其是2021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未成年人每天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也被称为最严的防沉迷新规。但是,这个“最严”真的落实不好。 “最严”没有“最落实”。目前,我国未成年网民已近2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这个巨大的未成年人市场让商家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防沉迷”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我们必须打出组合拳,设计落地行动。要针对性立法,提高法律震慑力。比如,对于代练、租号、售号这些黑灰产业,市场监管部门、网信部门等应当出台具体的监管规定,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提高技术水平,建立脸谱现场测试,进一步优化升级防沉迷系统,采取动态核验等有效措施,把实名制切实做到人证合一。还要,督促互联网平台及游戏企业也都应当把技术和法律结合起来,夯实自己的主体责任,而不能只把实名制写到纸面上,流于形式,对于违规的企业、平台,必须严惩到位,让其得不偿失。实名制的关键,是要落实到“实人”,落实到企业负责人、平台监管人,具体游戏人,落实到位,落实到底,落实有力,才能让“防沉迷”成为真老虎。
“防沉迷”成为“纸老虎”,背后是监管无力,技术落后;破解“落实难”,必须法治与时俱进,技术不断创新,全程全员,不留任何漏洞。(殷建光)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