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网
很多人把采耳、搓澡和捏脚称为民间“三大快活神仙道”,但林先生(化姓)近期却被采耳坑惨了。
上周末,他在采耳后感到左耳奇痒难忍,坐立不安,耳内有一种闷堵感,听力也有所下降,无奈之下,只好前往家附近宁波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就医。哪知道,医生用耳镜仔细检查后,发现他耳朵里长出了“蘑菇”。林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医生说,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采耳工具不干净,引发了耳内真菌感染。
频繁采耳
耳朵长出“蘑菇”
到达诊室后,林先生焦急地向医生询问:“我的耳朵痒得厉害,能不能帮我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接诊的主治医师王佳艳拿起耳镜仔细观察,发现他的耳朵里已经“发霉长毛”,一团类似蘑菇状的异物“盘踞”在耳道上。“你这是得了真菌性外耳道炎!”王医生诊断。
王佳艳医师正在为患者检查耳内情况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耳部疾病,通常与潮湿、温暖的环境有关,其主要症状包括耳道瘙痒、疼痛、分泌物增多和耳道红肿。不当的生活方式为真菌感染的主要途径,如:不当或不洁挖耳、采耳;游泳、潜水、冲浪等导致耳朵进水等。
林先生频繁采耳,再加上采耳馆的卫生条件可能不够理想,正是本次发病的主要原因。王医生为林先生进行相应的治疗,通过耳内镜下细致的外耳道清理、耳道涂抹抗真菌药膏以及局部理疗来保持外耳道干燥,并提醒他,以后要更加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频繁采耳,以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情况。
别“赶尽杀绝”
耳屎可保护耳道健康
耳屎的学名叫“耵聍”,它是外耳道皮脂腺、耵聍腺分泌的蜡质代谢废物,主要成分为角蛋白、醇类、脂肪酸、灰尘以及皮屑等,耵聍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
干性耵聍像一层薄膜一样附着在外耳道上,具有润滑、保湿的作用,让皮肤免受水渍、创伤、异物的损伤,而湿性的耵聍则像油脂一般附着在外耳道上,对于想进入耳内的细菌、灰尘等可以很好的堵截。除此之外,耵聍内还含有一些溶酶菌、免疫球蛋白等成分,可帮助抑制耳道内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保护耳道健康。
正常情况下,耳朵具有自洁作用,在日常咀嚼、张口以及打哈欠的时候,耵聍会随着排出体外。如果你觉得耳朵因为耵聍而发生堵塞,听力有所下降,注意不要自己随意掏耳朵,否则反而容易把耵聍怼进去,加重自身的症状,同时过度清洁可能使耳屎越掏越多,形成恶性循环,也有导致外耳道损伤的风险,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清理。
平时该如何防治?
医生:改掉经常采耳的习惯
王佳艳表示,有效的防治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策略,包括保持耳道干燥和清洁,避免耳道进水,改掉经常采耳的习惯,尤其是避免去不正规的采耳店;不要使用他人用过的挖耳勺,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同样重要。适当的活动和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因为疲劳会削弱身体的免疫力,使我们更容易受到真菌感染的侵袭。
冬季来临,避免寒冷刺激和感冒也是关键,因为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增加感染真菌的风险。
最后,积极管理和控制自身的基础疾病,如免疫性疾病和糖尿病等,对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真菌性外耳道炎同样重要。
来源:宁波晚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