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晚报
“文学能让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产生内心的共鸣,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一场海外读书会上,一位乌克兰读者的信让余华感慨万千。在《我在岛屿读书3》第八期节目(12月5日)中,余华、苏童纷纷回忆起自己作品“出海”的历程,并与来自希腊、罗马尼亚等国家的海外书迷畅聊阅读与写作的心得。
在哈尼亚当地最大的市政图书馆,余华在书架上发现了希腊译本的《活着》。翻开这本书,最后一页手写记录着借阅人的信息,这个“小细节”让余华很是兴奋。“因为哈尼亚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城市,当地的居民并不多,我觉得每一个填写下来的人都是很珍贵的。”余华表示,截至目前自己的作品总共被翻译成51种语言,其中单部作品被翻译最多的是《活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余华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走”到海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何碧玉为代表的汉学家的“发现”。作为法国最活跃的汉学家、翻译家之一,何碧玉长期从事着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的传播工作,也与余华、苏童等中国当代作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首先是像何碧玉这样的汉学家发现了,然后翻译完了去找出版社,找到了出版社再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作家。”说起这段往事,余华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当晚的“重头戏”是在哈尼亚举办的一场海外书迷见面会。书迷们来自希腊、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他们之中,有的曾来到中国留学,有的在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对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余华、苏童的作品可谓如数家珍。当那些曾经“熟悉又陌生”的作家出现在眼前,海外书迷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立刻围绕经典作品和作品中的角色发问,现场氛围一下热闹了起来。
节目中,叶子还读到了一封乌克兰读者尤利娅的来信。尤利娅表示 ,自己和丈夫对文学有着相同的热爱,一次偶然的机会,丈夫向她推荐了余华的《活着》,并把她痛哭流涕的视频发到了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大量读者的共鸣。信中写道,“您的书激起了我对中国的好奇和向往,让我迫切想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和历史。感谢您的作品,它必将成为团结世界各地读者的纽带。”
这一番动情的表达,让余华很是感慨:“最早开始读欧洲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是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读的,我们仅仅只是一个读者。当我们这一次再去希腊,我们的心态其实发生了变化,我们不只是一个读者,我们也是作者。”而叶子则认为,“好的文学作品是超越地方性、超越地域性的,是可以进入世界的场域,可以抹去边界,把所有的读者都连接在一起的。”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张宁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