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惊天一爆 “铜城”乘风而起

【红色记忆】惊天一爆 “铜城”乘风而起
2024年11月28日 09:21 每日甘肃网

惊天一爆 “铜城”乘风而起

  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

  1956年12月31日,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吹响了向白银矿山进军的号角,开启了“共和国有色金属工业长子”白银公司的崛起之路。一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怀着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强烈愿望来到这里,以敢为人先、改天换地的革命豪情,挥洒汗水、奉献青春,铸就了艰苦奋斗、创业奉献的宝贵精神,谱写了共和国有色金属开发历史上的灿烂华章。

宝地白银 矿藏丰富

  白银是一块宝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早在汉代就有采矿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明朝洪武年间,官方在距今白银市区10多公里处的凤凰山、火焰山、铜厂沟一带,设立采矿机构——白银厂,白银由此得名。明朝中叶后,采矿规模不断扩大,山西、陕西及江浙地区的商贾纷至沓来,贩卖金银。当时最著名的开采地当数凤凰山,根据史料记载“适有凤凰集于巅,其山产有金银铜铁矾矿”,凤凰山因此得名。清乾隆三年(1738年),甘肃靖远、庆阳和宁夏银川、平罗、中卫等地发生强烈地震,凤凰山山体腰折,矿洞塌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矿藏再次深埋地下,经历了大劫难的人们把凤凰山改称折腰山,矿区大规模的金银开采活动也戛然而止。

  20世纪初期,地质工作者霍士成、陈奋、梁文郁、刘乃隆、刘增干等曾多次到折腰山实地考察,并著文论述折腰山矿床的存在及规模。1945年,在折腰山矿床调查时,发现了磷铁、赤铁等矿。1947年6月,地质学家宋叔和第一次来到白银厂,发表《甘肃皋兰白银厂黄铁矿》及《甘肃皋兰白银厂变质火山岩系》两篇论著,论定白银厂矿床属黄铁矿型铜矿。从此,地质界对白银矿床的认识由单一铁矿转变为有色金属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建设和国防事业急需用铜。宋叔和主动请缨去西北找铜,他建议把白银厂作为找铜靶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他的建议被原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采纳,并于1951年5月组织60多人的地质队来到白银矿山,进行地质勘探和矿山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地质队员们风餐露宿,每天爬山头,探老硐,请来当地石匠用钢钎、手锤和黑火药开凿平巷。到1952年,地质队由60多人扩大到200多人,他们发现了许多线索,铜厂沟的绿水(含铜)、小铁山的铁帽,后来又发现了一种含铜20%的烟灰色粉末(辉铜矿)。所有地质证据均有力地支持了宋叔和早先的论断,白银厂不是铁矿,金、银和硫也属其次,铜矿床才是主要的。

  白银厂找到铜的消息传到北京,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国务院有关部门统筹协调,从全国各地调来人员和设备,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地质勘探。1953年3月,641地质队正式在白银厂组建,全队扩大为900多人,民工700多人,钻机27台,沉寂了几百年的白银厂又喧闹起来。1954年底,地质队提前一年完成了勘探任务,并提交了建厂设计所需要的各种地质资料,编制了《储量计算报告》。

  白银厂的面纱终于被揭开,一个大型黄铁矿型铜矿床暴露在世人面前。白银的矿藏主要在折腰山、火焰山一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里营造成不毛之地的同时,也在地下埋藏了众多人间弥足珍贵的宝藏。金、银、锡、镉、锗、钴、锑、汞……贵重、稀有金属多达60多种,尤以含铜黄铁矿、含铜锌铁矿最多,堪称中国之最,白银矿山的开采价值也得到了肯定。

惊天一爆 “铜城”面世

  为了开发白银的矿产资源,1953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李富春率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苏联专家组组长阿尔西柯夫等到白银矿区视察,确定了白银厂铜硫联合企业建厂方针和建厂方案。1954年8月,成立中共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委员会,9月28日,由重工业部批准,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在兰州成立。1955年2月,国家计委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工业部白银厂铜硫公司设计任务书》,列为苏联援建的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工程之一。到“一五”计划末期的1957年,完成建设总投资12300多万元。

  白银矿藏分布广、埋藏浅、矿体厚、铜储量大、含硫高,根据这个实际情况和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参考苏联专家的意见,国家决定对白银矿产实行露天开采,采用剥离式大爆破的方法,搬开压在矿石上的山头,让“宝藏”尽快得见天日。这样做既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又可以节约大量投资。大爆破要炸掉的是连绵数百里的折腰山、火焰山、庙庙山、羚羊山等七个山头,总爆破量为九百零二万九千七百二十六立方米,需用炸药近二万吨。这样规模的大爆破,中国以前没有,世界上也没有,真正是史无前例!

  由于历史上野蛮无序的开采,矿山腹内千疮百孔,虚实难辨,挖掘坑道药室就有很大的危险性,加上设备的简陋、技术力量的缺乏,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恶劣,都给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因为有“为了开发祖国大西北,创建铜基地”这个强大的精神支柱,建设者们迎难而上,不惧狂风飞沙的侵扰,在荒原上建起了一排排“干打垒”的简易工房,基建、开挖设备从祖国各地调运而来,兰州军区还派出100辆军车支援物资的转运工作。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工程人员用10个月的时间,共掘进巷道1.18万米,药室473个,最多的一个山头下面埋设了9000多吨炸药。整个矿山爆破区划分了10个分区,全部爆破分为3期,分别于1956年7月19日、11月5日和12月31日进行。三次爆破共使用炸药15600吨,实际爆破岩石量906.5万立方米。其中第三次爆破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

  第三次爆破当天,中央各部委、甘肃省的党政军领导,齐聚白银,共同等待着那壮观雄浑而又惊心动魄一幕的开启。下午3点整,爆破命令下达后的瞬间,随着一声震天撼地的爆炸声,一团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周边30公里范围内的天空、山岳顿时笼罩在一片尘埃迷雾之中,数十万吨的碎石冲天而起,折腰山瞬间斩了半截……“白银一爆”震惊了世界,西方的一些新闻媒体甚至惊呼: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西部成功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大爆破的成功,使白银矿投产期比原设计提前了两年,白银铜基地的建设全面展开,到1960年6月14日,白银公司用现代生产工艺炼出了第一炉铜水。大爆破成功后,一座依矿而生的白银市诞生于中国西北荒原,成为共和国重要的大型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缔造了闻名中外的“铜城”。

艰苦奋斗 佳绩频传

  当时白银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人们用这几句话作了形象的概括:“一片荒滩罕炊烟,千里风沙万重山,白天风嚎,夜里狼嚎,喝了苦水肚子嚎。”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白银公司第一代开拓者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了折腰山、火焰山下,开始了白银公司的第一次创业。他们顶风沙、喝苦水、点油灯、住帐篷,不仅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还在技术上实现了多项突破。

  矿山大爆破工程需要黄铵炸药13000吨至14000吨,当时我国生产炸药的工厂很少,而且产量也很低。在既要保证爆破质量和工期,又要尽量节约投资的前提下,中苏专家经过紧张的试验工作,确定了用硝酸铵代替部分黄铵炸药的做法,仅此一项就为大爆破工程节约投资200多万元。像这样大批量采用硝酸铵代替黄铵炸药的科研成果,是世界炸药工艺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新突破,在20世纪50年代是世界性创举。

  1960年7月,苏联政府单方面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并停止提供相关工业设备,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带来严重困难。在白银公司参与援助工作的50余名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带走全部图纸资料,停止供应急需的重要设备,使一些重点项目陷入停顿或半停顿状态。面对这种形势,白银公司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贯彻“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发出了“采、选、冶”新工艺流程试验的通知,号召全公司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开展技术革新和科研攻关活动,并与国内研究院所、高校开展联合攻关。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解决了制约生产的工艺、技术、装备、管理等难题,到1966年,铜硫系统基本实现达产、达标。1979年,白银公司还自力更生研发了我国独创的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银炼铜法”,打破了当时国际技术的壁垒和垄断,改善了我国传统的铜冶炼技术。

  白银公司的开发和建设以及开拓者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1966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率领国家10多个部的部长、司局长视察正在建设中的白银。邓小平赞扬说:“你们这里是艰苦奋斗!”这一赞语是对广大建设者们辛勤耕耘的肯定,也成为白银公司的立厂之本。

  白银公司不负党和国家的期望,曾创造了铜硫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同行业第一的辉煌业绩,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白银发展成为祖国西北的新兴工业城市。为了纪念建设开拓者,继续传承弘扬艰苦奋斗、创业奉献精神,2005年年底,白银市在露天矿采场建立了“甘肃白银国家矿山公园”,为人们展示着一座矿,一座城,一种精神。

转型发展 再创辉煌

  面对资源日渐枯竭以及市场转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白银公司传承弘扬艰苦奋斗、创业奉献精神,坚持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作为统领改革发展的基石,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发展之路。

  随着1984年和1988年白银公司两个露天采矿场相继闭坑,铜资源的自给率由100%下降到15%。为了继续发挥有色冶炼工业基地的优势,国家投资建设了“两厂一矿”,即白银铝厂、西北铅锌冶炼厂和厂坝铅锌矿,并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白银公司由此拉开了二次创业的序幕。依托西北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电力资源优势,通过挖潜改造,发展多种经营,调整产品结构,使综合利用产品由建厂初期的硫精矿单一品种发展到硫酸、黄金、白银、铟、铊、硒等11种,成为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成功实现从单一铜硫生产企业到铜、铅、锌、铝、金、银、硫多品种综合发展的大型综合企业的转变,走出了一条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白银公司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政策性关闭破产重组为契机进行改制重组,有效解决了债务重、冗员多、社会负担沉重等重大历史遗留问题,获得新生。2007年公司完成公司化改制,实现了从工厂制到公司制的转变。2008年11月,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白银公司成功与中国中信集团战略合作,实施股份制改造,扬帆启航开始了新的征程。2010年公司重返中国企业500强。2012年,优化股权结构,从国有全资公司转变为包括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和民营资本在内的10个股东共同出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2017年2月,实现IPO上市,成为国内有色行业首家整体上市的大型企业集团,成功实现了从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到优质上市公司的华丽转身,为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做出了成功探索,成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国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市场化改革为主线的国资国企改革的典范。

  今天的白银集团,业务涵盖铜、铅、锌、金、银等多种有色及贵金属的采、选、冶和金融投资贸易等,发展的触角伸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成具有深厚行业积淀并初步形成国际布局的行业领先的综合性跨国集团公司。今年年初,在全省强工业行动推进大会上,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突出贡献企业受到通报表扬。

  从“共和国有色金属工业长子”到全国有色行业首家整体上市企业,从挣扎在破产边缘到重返中国500强,从资源枯竭型企业到全球配置资源并跻身中国百大跨国公司,70年来,白银公司艰苦奋斗、创业奉献的精神从未改变。正是这种精神,让白银公司实现了凤凰涅槃。资源枯竭,精神不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大力传承弘扬这种精神,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伟力。

  (执笔人:鲁瑶)

鲁瑶

责任编辑:杨晨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27.76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