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清水鱼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衢州清水鱼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月28日 01:39 媒体滚动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胡宗仁 通讯员 史文竞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清水鱼产业发展,持续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投入大幅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支撑保障体系不断加强,推动渔业向种业和品牌运营转型升级。今年11月,我市出台《衢州清水鱼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衢州的清水鱼产业究竟要如何高质量发展,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养一尾百姓的“致富鱼”

  11月16日,在2024年“钱江源”品牌宣传活动暨开化县何田乡第五届清水鱼文化节开幕仪式上,一条鱼龄10年、重10公斤的清水鱼拍出了14000元的高价。

  “开化清水鱼是喝山泉水、吃天然青草长大的,其肉质细腻弹嫩、味道纯正鲜美,营养丰富,为鱼中上品。”开化佳艺家庭农场农场主、衢州市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方进林告诉记者,开化清水鱼养殖历史悠久,据开化县何田乡《汪氏宗谱》记载,北宋咸平年间,汪氏始祖带全家自徽州婺源迁徙至何田乡盘溪而居,就开始了清水鱼的养殖,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记者在何田乡田畈村看到,一个智能化的钢架大棚里排列着一个个镀锌板帆布鱼池,另外一侧是无土栽培的蔬菜。开化十一都清水鱼有限公司技术人员邵锋介绍,利用“鱼菜共生”生态循环新模式养殖清水鱼,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由于鱼池里的水温一年四季都能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因此可以让清水鱼常年生长。今年,公司已经销售清水鱼200多万元。

  近年来,得益于开化县委县政府加大品牌推广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开化清水鱼成了“网红鱼”,已经销售到上海、杭州、宁波等长三角重点城市。2020年,开化清水鱼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同时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开化清水鱼,还入选2024年首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去年,开化清水鱼年产量2670吨、总产值3.2亿元,真正成为山区百姓的“共富鱼”。

  全“链”发力游向“新赛道”

  在龙游县庙下乡凉丰村,一条溪边搭建着可移动式帆布养殖池,池里游动着一尾尾的光唇鱼(俗称“淡水石斑鱼”)、马口鱼。“目前,基地有230个直径6米的帆布池,每个池可产250公斤清水鱼。”浙江靖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傅达明告诉记者,该基地是全省唯一的光唇鱼原种场,年产光唇鱼苗1000万尾、马口鱼苗2000万尾。目前,该公司繁育的鱼苗、商品鱼畅销省内外,他还带动庙下乡50多户农户养殖石斑鱼,户均增收万元以上。

  傅达明利用先进的养殖技术,走上了一条人工繁育与养殖清水鱼的致富路,这是我市积极做强溪流性鱼类“芯片”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紧盯市场需求,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渔业全产业链,从种业研发、品牌创建、产品加工切入,挖掘渔业新增价值。而今,衢州清水鱼的种业研发取得新突破,溪流性鱼类“芯片”从无到有,从有到强,2022年、2023年成功创建省级光唇鱼、马口鱼等土著品种原种场,输出溪流性鱼类苗种1亿尾以上,并计划培育斑鳜等种业,实现从“卖成鱼”到“卖鱼苗”。

  坚持品牌化发展道路,衢州探索“一县一平台+公益代言”的数字化品牌营销体系,构建了开化草鱼、江山斑鳜、龙游溪鱼、乌溪江大头鱼、柯城鲟鱼等10余种清水鱼产品矩阵,实现从“卖品类”转向“卖品牌”。“衢州清水鱼”词条在百度、抖音等平台的搜索量逐年攀升,开化清水鱼销售额每年按10%持续增长,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根据《衢州清水鱼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指导全市清水鱼“游”向“新赛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开化 衢州市 渔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27.76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