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中实现“两山”转化,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发展

在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中实现“两山”转化,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发展
2024年11月26日 09:36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报

走进石城县珠坑乡麒麟山现代农业观光园,目之所及有1000亩高标准的果园、亲水休闲区、经济植物区和水保监测等功能区,怡人的景色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

麒麟山所在的珠坑乡因为“山多坑垄、土壤赤朱”而得名,到处都是贫瘠的红色砂砾岩、紫色页岩,土地上只有稀疏的茅草和低矮的树木,再加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发展十分困难,是远近闻名的连片贫困村。

针对麒麟山的这种情况,石城县迎难而上,高水平推动麒麟山的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

石城县委托专业机构深入调研,精心设计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建设方案,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现状和原有生态资源,科学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在山上大力营造乔灌草,建立多层次高密度的植被群落;在坡度小、土壤质地好的山地,按照环山、等高原则,开挖水平台地,并建坎下沟,梯壁种草,台面种杨梅、文旦柚等果木林;在园区中间部分地带建设水生植物防污设施,以净化水质;在山下修复山塘,恢复农田,发展现代农业。

同时实施分区分块治理,完善麒麟山的生态功能。按照“生态优先与民生优先统一、山上治理与山下治理并举、开发治理与生态保护兼顾”的治理新思路,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116万元,建成了草灌乔治理区、水保监测试验区、保土耕作区、封禁治理区等十大功能分区,每一块区域的价值实现了充分的利用。

麒麟山的生态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曾经光秃秃的山体现在已是林草茂密、鸟语花香,成为集生态治理、科普宣传、乡村旅游、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自2017年园区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为全县发展乡村旅游、助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作出了示范。

从植被稀疏、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产业兴旺的“绿宝盆”,水土保持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让麒麟山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温泉资源合理利用中实现“两山”转化,打造赣南苏区振兴的全域旅游发展典范

石城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现已探明的温泉每天可开采量高达一万立方米,2016年荣获“中国温泉之乡”称号、2021年荣获“中国温泉之城”称号。

近年来,石城县立足县情实际,选择以温泉产业为核心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路径,充分发挥温泉资源突出优势,着力打造温泉产业集群,加快构建集休闲旅游、温泉康养为一体的温泉旅游发展带,使温泉产业成为当地旅游业的引爆点和核心驱动力,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化、生态化、全域化,走出了一条温泉旅游、生态康养、强县富民的苏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通过温泉+康养、温泉+健体、温泉+文化、温泉+会展、温泉+休闲等形式,先后引进多家企业投资发展温泉旅游产业,以自然生态为基底,以特色文化为内涵,推动温泉旅游项目差异化发展,引导各温泉项目主体突出温泉特点、彰显文化特色,形成各具亮点、个性鲜明的多功能复合型温泉体验,带动生态景观农业、休闲娱乐和旅游地产业整体发展,实现了观光游向度假游的华丽转身,让游客流连忘返,开创了旅居生活新方式。

如今,石城县成功跻身第三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石城温泉康养旅游度假区已被列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单位。全域旅游品牌效应显著提升,全域是景、处处可游的格局已经形成,石城已从原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小县发展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温泉产业成为石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强县富民的一张名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度假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11-22 英思特 301622 22.3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