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河北实践
雄县米家务镇米东大村党支部:谱民族团结新篇 为未来之城添彩
米东大村位于雄安新区雄县东北部,人口1466人,其中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338人。米东大村党支部抢抓雄安新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不断增进民生福祉。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
谋产业升级,村民口袋鼓起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以前的米东大村,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活力不足。雄安新区开发建设为米东大村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村党支部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工农贸并重、产业兴村”的发展思路。针对过去塑料管材加工低端低效的状况,大力推动集约化、集群式发展,在交通便利的省道沿线集中布局10多家塑料管材生产企业,统一质量标准和环保要求,促进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产品畅销全国各地。2023年总产值超2亿元,吸纳周边650余名村民就业。
村党支部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加快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引进合作伙伴,集中流转1400亩土地建设智慧农场项目,把小田变大田,发展高标准农业种植,使群众既得租金又挣薪金。支持种植大户发展高效农业,种植麒麟西瓜150亩,群众每年增收150余万元。村党支部敏锐捕捉到新区建设带来的商机,以村集体名义成立雄安飒荣商贸有限公司,通过承接劳务、商贸、绿化、工程等建设项目,仅2023年就为集体增收约30万元,进一步形成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极。
办民生实事,群众心头暖起来
走进米东大村,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内容丰富的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近年来,米东大村多方筹措资金实施道路硬化、主干路绿化、旱厕改造、路灯铺装,逐步把脏乱差的地段改建成了公园绿地,村子变得既美丽又宜居,村民尽享“村在林中、人在园中、花草相伴”的乡村乐趣。他们以智慧手段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高标准建设全村视频监控信息网,村内主要交通路口、重点区域一目了然,基本实现了监控全覆盖,村民安全感大大增强。村党支部还结合乡村实际,建立健全村级网格管理责任制,村“两委”干部、党员分包到户,及时了解掌握各族群众需求,定期摸排各类风险隐患,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处置在萌芽阶段。“村里每年为50周岁以上村民发放生活补贴500元,为全体村民代缴50%社保及合作医疗费用。去年我孙子考上大学,村里还给发了奖学金。”村民卢小眼满脸笑容地扳着手指头,如数家珍。他所说的奖学金,是米东大村村干部连同20余位企业家自发筹集的爱心资金,已连续发放3年,形成奖学助学长效激励机制。一件件惠民实事,一桩桩暖心工程,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抓宣传教育,文明新风树起来
米东大村党支部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高标准建设雄县首个集“党建活动、为民服务、培训教育、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及占地50余亩的休闲文化广场,打造了民族园、街景文化墙、景观小品等主题元素,将民族团结内容融入村规民约,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润物无声。
抗战时期,米东大村是冀中十分区电台所在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米东大村建设了冀中十分区抗战纪念馆,迎来一批又一批参观者,络绎不绝。通过向他们讲述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抵御外侮、保家卫国、团结战斗的历史故事,使参观者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五个认同”。
村党支部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活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雄安新区建设成就等主题,开展报告会、读书会、书画、剪纸等活动,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的米东大村,村貌优美整洁,村民勤劳朴实,村风团结和谐,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织就了一道展示未来之城新农村魅力的风景线,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