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数据建模”精准织密监督网络

南湖区“数据建模”精准织密监督网络
2024年11月26日 06:35 媒体滚动

转自:嘉兴日报

  ■撰稿 徐梦倩 徐学峰 李 荣 图片由南湖区纪委区监委提供

  近日,南湖区某镇纪委干部忙着走访村社,核查南湖区纪委监委转来的大数据预警信息。预警显示,辖区内某村干部家属涉嫌违规分包工程。镇纪委迅速介入,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仅用5天时间就基本查清了违纪事实并督促整改。

  这是南湖区深入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建设,以数字赋能监督融入治理,提升治理效能的缩影。在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中,南湖区纪委区监委紧跟时代步伐,将大数据技术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高度重视、大力建设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覆盖医疗、殡葬、环保、村级工程、国企等重点领域、关键场景,实现对公权力全天候监督,推动区域性、领域性问题系统治理。

  全员建模,数字监督全覆盖

  今年5月,南湖区纪委区监委强化纪检监察信息中心人员配置,一支专业化的队伍迅速集结,肩负着统筹、协调、指导各镇街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织、纪检监察室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数字化改革的重任。

  行权数据归集、监督模型构建、红色预警核查处置……这是一场对公权力监督的深刻变革。南湖区纪委区监委在全委范围内开展全员建模,纪检监察干部们既是监督的执行者,也是数据的分析师,更是模型的构建者。

  开展大数据监督,数据是基础。为了推动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南湖区纪委区监委创新性地组建了“区块式”分析建模小组,打破传统的科室壁垒,建立起以“业务+专业+基层经验”相结合的专业化互补型小组队伍,每一个小组都由一名纪检监察科室业务骨干、一名信息中心人员和一名镇街、派驻纪检监察干部组成,共同为构建精准高效的监督模型出谋划策。

  其中,纪检监察科室业务骨干负责从各类职务犯罪典型案例、日常监督中提供建模思路;镇街、派驻纪检监察干部负责行权数据归集以及从日常监督、重点领域中提供建模思路;信息中心人员负责模型搭建、数据碰撞、分析研判。他们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在提高建模效率和准确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度化、规范化大数据监督工作体系,带动全委形成主动建模的意识氛围。

  在“区块式”分析建模小组的推动下,南湖区纪委区监委的大数据监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特定领域的数据信息,近年来南湖区成功构建了32个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监督模型,如同一个个精准的雷达,能够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违纪违法行为,为纪检监察机关提供了有力的线索来源和办案依据。

  在此基础上,南湖区纪委区监委还出台了《南湖区纪委区监委乡镇、派驻机构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实施办法》,进一步压实了乡镇、派驻机构的主体责任。依托室组地片区协作机制,从留置案件、重点专项领域和日常监督场景出发,结合正在开展的“小切口”专项工作,以大数据监督为手段,推动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的转变。

  大数据监督的深入实施不仅提高了南湖区纪委区监委的监督效能和办案质量,更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纷纷表示,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数据碰撞,促进精准化监督

  数据,这一无形却充满力量的资源,正在成为南湖区纪委区监委提升监督质效、守护群众利益的“金钥匙”。依托基层公权力全程在线审批应用平台,南湖区42个行政村全部安上了“电子眼”,紧紧盯着村里的每一笔资金支出、每一项资产资源的处置、每一次劳务用工的安排……数据显示,每个行政村平均年行权次数高达104.35次。

  在凤桥镇三星村,党委书记徐利军正通过平台审核着一张1000元的发票,确认无误后,他点击了“通过”同意报销。“以前,村里的采购、资金使用等都要经过繁琐的纸质审批流程,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出现漏洞。现在,所有的审批流程都在线上进行,每一笔支出都要经过平台的严格把关,我们村干部的心里也踏实多了。”

  的确,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审批的透明度和效率。无论是资产资源的处置,还是劳务用工的安排,甚至是困难救助的申请,都需要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审批。财政每支付一笔资金,都要形成一个事项审批,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为了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我们还在全区范围内全覆盖推广使用了省纪委一体化平台,并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及监察对象的电子廉政档案。”南湖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举措如同一把把利剑,直指基层监督的薄弱环节,为南湖区的廉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而电子廉政档案的建立,更是为南湖区的党员干部戴上了一顶“紧箍咒”。每一名党员干部的个人信息、职务变动、廉政情况等都被记录在案,形成了一份完整的“廉政档案”,为纪检监察监督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成为党员干部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

  围绕民生、国企、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南湖区纪委区监委结合正在开展的“小切口”专项行动,建立了“一案一研讨”机制,挖掘背后的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问题,进一步推动精准化监督。

  今年以来,南湖区纪委区监委已经构建了20个有效的监督模型,这些模型好比是精准的“雷达”,能够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违纪违法行为。数据显示,目前由系统主动发现的红色预警数已有201条,总查实率高达43.0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纪检监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11-22 英思特 301622 22.3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