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佳音
“今天我看到很多观众是80后、90后,《宝莲灯》1999年上映的时候,可能你们就看过了。特别高兴你们又来了,还带上了自己的孩子。”上周日,在上海影城三号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厂长、《宝莲灯》导演常光希为这部诞生于25年前的中国首部商业动画电影作映前导赏,面对台下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庞,他有了更多的期许,“这25年,中国动画迈过了许多技术难关,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相信未来,中国动画还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希望今天来看《宝莲灯》的孩子中,有人也能一起参与到中国动画的创新和进步中来。”掌声响过,灯光暗下,电影开始。
这样的场景,在未来十天,在上海影城、上海电影博物馆还将不断上演。“即刻上映·上影75周年荣誉献映”影展正在火热进行中,集中展映的31部经典之作,涵盖故事片、纪录片、美术片、译制片、科教片、戏曲片等多种类型,带领观众穿越上影75年的光影岁月,回眸上海电影一路走来的荣光时刻。
从孩子到老人
“听爷爷说,他们当年从南极带回来的一颗企鹅蛋,现在还在(上海)电影博物馆科教片展区放着,我想让爸爸带我去看看。”前一天下午,七八岁模样的小李看完科教片《企鹅大帝》,他一边回味着帝企鹅孵蛋时可爱萌趣的姿态,一边琢磨着之前台上高爷爷讲过的话。高爷爷名叫高翔,今年已经89周岁了,他曾经三赴南极,共拍了八部南极题材的科教片,此次展映的《企鹅大帝》曾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珊瑚》曾获第18届德黑兰国际教育片电影节铜奖,他本人还曾被中国电影家协会授予“赴南极英雄摄影师”称号。值得一提的是,年近九旬的高翔是在朋友圈看到影展的推送消息,主动请缨要来给孩子们导赏。
在展映的观众里,有很多孩子,他们的父母,或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曾看着上影厂的电影长大。在展映导赏的嘉宾里,也有不少老人。比如上周末参加《梁山伯与祝英台》映后分享的导演桑弧之子李亦中,他这样介绍父亲当年拍摄的这部戏曲电影:“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和第一部彩色电影。1955年5月9日在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放映,并于27日在巴黎明星电影院公映,是第一部在法国公映的新中国影片。电影由美影厂动画片《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张光宇先生担任美术顾问,于诗意意境中书写情真意切。”比如本周末将在电影博物馆为译制片《佐罗》导赏的是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35年前,正是童自荣明亮而帅气、潇洒中带着风流的声音演绎,让佐罗成为了几代中国观众不可磨灭的光影记忆。
从上海到全国
“你还别说,胡歌的外形和声线,与孙道临演的华先生真有几分神似。倪虹洁这嗲声嗲气的样子,和黄宗英扮的余小瑛也蛮贴近。最活灵活现的是张芝华和钱程,有意思有意思。”沪语版《乌鸦与麻雀》放映结束,观众罗女士等待散场电梯,兴奋与人交流的她或许没注意到,站在她身边的正是著名滑稽戏演员,也是本片小广播的沪语配音钱程。上周日,他全程用上海话为影迷讲解了半小时这部沪语版《乌鸦与麻雀》的前世今生后,又跟大家一起看完了这部他应该已经看过许多遍的黑白电影,然后一起走进了上海的秋夜。
诞生于1949年的《乌鸦与麻雀》是演员赵丹、上官云珠、孙道临的代表作,也是跨新旧两个时代的特殊作品。在这之后,自1949年11月成立至今,上影厂为全国观众带来了前文中提到的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带来了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彩色故事片《女篮5号》;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中国动画学派”的扛鼎之作《大闹天宫》;中国译制片配音标杆之作《虎口脱险》;改革开放后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国产电影《城南旧事》;首部商业电影动画《宝莲灯》以及有票房统计以来中国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华语电影《生死抉择》;第一部参与投资、拥有中国版权、参与海外票房分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合拍片《伯爵夫人》;中国第一部攀登题材作品《攀登者》……上影创造的无数个“历史第一”、斩获海内外重要奖项的代表佳作以及即将面世的《猎狐行动》,都将在影展中一一呈现。未来几天,《女篮5号》将由非常熟悉谢晋导演的石川教授导赏,为《虎口脱险》“站台”的会是配音演员孙渝烽,《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之子吴天戈则将为观众拨开影片诗意的表达,解读其中个人记忆与文化记忆的深情对望。11月30日上海地区的展映结束后,北京、西安、成都、杭州、广州五大城市的SFC上影影城,将于12月1日起接力开启特别展映单元,精选8至10部择厅展映,使“上影家宴”成为全国影迷的“光影盛宴”。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