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辽宁日报
这座俄式青砖平房叫“茅古甸”,是沈阳最早的火车站。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今年65岁的葛宝全耳朵有点儿背。但被问到“为什么要坚持30年拍下百年沈阳历史印记”时,他听得真切并大声回答:“喜欢!”紧接着,葛宝全又大声补充一句:“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啊!”
11月14日,冬雨笼罩了沈阳城,室外一片清冷;室内,葛宝全向记者讲述这30年来自己此举的源起与经过,热情似火。
1990年,31岁的葛宝全无意中买了一套旧明信片。这套明信片是一组建筑全集,国内著名建筑的百年前镜像都被记录下来,其中包括沈阳故宫、沈阳福陵等历史建筑。对这套明信片,葛宝全视若珍宝,喜欢得不得了。
如果说这套明信片如引线,点燃了葛宝全也想拍摄历史建筑的念头,那么,他之后遇到的一件事,则直接促使他即刻行动起来。当时,葛宝全单位附近正在建筑施工,工人们无意中挖出了一些古代庙宇建筑构件,葛宝全一边立即制止,一边上报文物部门。最终,这些记录着历史信息的老建筑构件得到了妥善保管。“从那时起,我就觉得自己应该立刻行动了。”葛宝全说。
但,一个现实问题摆在葛宝全面前,他非文物保护专业和摄影师出身,拍什么?应该怎么拍?
“沈阳是一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占据十分重要位置的城市,我思来想去,觉得应该重点拍摄近百年来在沈阳留下的那些历史痕迹。”框架既定,便一往无前,葛宝全牺牲掉自己的休息时间,用脚步丈量,靠镜头记录,这一拍,就是30年。
在葛宝全所拍摄的历史影集首页,有一张略显暗淡的照片,照片中,是一个人字架房顶的平房建筑,“它就是最早的沈阳火车站,后来也被称为‘奉天驿’,但与现在的沈阳站并不在同一个位置。”葛宝全说。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最早的“奉天驿”就是今天的沈阳站,葛宝全对此否认,“其实不然。”1899年,俄国在今天沈阳站北货场,也就是老道口桥下修建了一座十分简陋的俄式青砖平房作为站舍,当时的名字叫“茅古甸”。“茅古甸”是满语“谟克敦”的译音,原意是“奉天”。这就是最早的沈阳火车站,也就是葛宝全照片中的这座平房建筑。日俄战争后,夺得沈阳控制权的日军将“茅古甸”进行扩建,后来又择新址重新建设了一座“奉天驿”,并于1910年正式启用,这才是今天的沈阳站。在“茅古甸”被拆除前,葛宝全拍下了照片,为沈阳最早的火车站留下了珍贵影像。
实际上,建筑仅是葛宝全这30年来拍摄的一个品类,他的镜头对准了多个领域。近百年,沈阳城不断更新的供电、供水、广播、燃气、消防等设施,都是他重点关注对象。在“城市井盖”专题,不同历史时期、功能不同的井盖集合于一册,有日本侵华时期、日伪时期,还有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照片,透过这些沾满历史灰尘的井盖,百年沈阳城曾经受过的屈辱、民众积极抗战抗争的历史印记变得更为具象。
30年来,葛宝全拍摄了4万余张照片,他徒步走遍了沈阳全域的旧火车道,拍下了沿途的水塔、站舍;走遍了沈阳全域的消防设施,拍下了消火栓样式的更迭;走遍了沈阳全城,将历史建筑记录下来……如今,年过六旬的他依然行走在拍摄沈阳城历史印记的路上。
葛宝全说,随着拍摄的深入,他对沈阳百年来所遭受的侵略和新中国成立后日新月异的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的这些照片就像一条线索,从不同角度串联起来沈阳百年历史。这些年来,一些历史建筑和一些历史印记已经消失了,这更加印证了我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除了拍摄,葛宝全还将自己这30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感讲给更多人听。“照片不会说话,但我会,我要告诉更多人,历史不能忘记,它,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葛宝全说。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