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海红
“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一曲《终身误》,唱出了宝玉内心的怅恨不已。宝玉的心中,当然是视林妹妹为知己的,而黛玉的早逝注定了两个人的有缘无分。无独有偶,宝玉有《终身误》,黛玉便有《枉凝眉》来“配”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宝黛青梅竹马,志趣相投,本该成就了一段好姻缘,却因黛玉泪尽而逝,变成了黛死钗嫁的悲剧。死去元知万事空,逝去的人无知无觉,留下活着的人却是要承受生离死别的痛楚。
前世的因缘际会,那关于甘霖与泪水的盟约,铸就了今生今世的不了情缘。他是无瑕美玉,未尝没有对“山中高士晶莹雪”动过心,可是终究,那瞬间的心动抵不过木石前盟的坚定与忠贞。她是绛珠仙草,带着前世的印记,她来偿还他的灌溉之恩。于是,她的泪,只为他流,从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最终,她如落花一般逝去,质本洁来还洁去,空留他一人在原地,兀自怀念。《红楼梦》未完,我们虽无缘读到作者笔下关于这场爱情悲剧结局的描述,但是前八十回里,又怎么会没有蛛丝马迹?芙蓉花影下的祭奠,月影下的晴雯之殇,分明是一场暗示。前八十回的《红楼梦》,定格在花影下走出来的黛玉身上。
只是,年与时驰,我也会想到这场悲剧的另一个人——宝钗。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终身误》是拟宝玉的口吻写就的,《枉凝眉》却是拟黛玉的口吻写成的。纵观十二首曲子,竟没有一首是以宝钗的声口写的,便是判词也是与黛玉共占一首。有关宝姐姐的内容,是“可叹停机德”,是“金簪雪里埋”。成年后的我,虽依然对宝黛爱情充满了遗憾,可也同样对宝姐姐多了一份悲悯:我替她“意难平”。
“悲金悼玉的红楼梦”,宝钗到底得了曹公一个“悲”字。
年少时总会觉得宝钗赢得了婚姻,又不似黛玉一般早夭,是胜之不武的赢家。她有何悲呢?可是时至今日,我似乎才明白,三个人的悲剧,没有胜出者。黛玉早亡,宝玉撒手红尘,宝钗形同被遗弃。生命的消亡与思想的顿悟,使宝黛终于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与世界的和解,被留在原地的却是“胜出”的宝钗。
可她又做错了什么呢?她是封建大家族精心培育出来的淑女,是典范,是标杆。就算她对宝玉有过瞬间的心动,就算他挨打后她也曾心疼得泫然泪下,那也是一个少女情急之下掩饰不住的真心。年少的我看着把眼睛哭成个桃子的黛玉奚落宝钗,不由得会心一笑,如今的我对宝钗,即使没有发自内心的挚爱,也不忍心因她一时的忘情而去谴责。
宝钗是个理性的务实的人。她出身的金陵薛家,有四大家族之一的“丰年好大雪”之称,可是优渥的环境改变不了她死了父亲、哥哥又不成器的现状,她过早地承担起了家族的重任。作为一个女孩,这样的责任,宝钗背负得实在是沉重。她进京暂居贾府,本是为了“待选”。这场选秀的结果却如同石沉大海,直到被宝玉笑比“杨妃”之时,一向温和大方的她瞬间爆发:“我倒是像杨妃,只没有个好哥哥好兄弟做得杨国忠的!”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一腔怨怼被点燃后的应激反应。优秀如宝钗,怎么会落选呢?或许是因为她那个进京路上就闹出人命官司的好哥哥的恶行恶名,又或许是因她日益凋敝的家世,阻碍了她“送我上青云”的“理想”。
面对家族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的命运,睿智如她,不会无知无觉,看她“教导”邢岫烟的话便可知一二:曾经的富丽严妆,与如今家里的凋敝情形是违和的,她的低调诚然是性格使然,也与客居贾府有关。
宝钗曾与探春一起理家,探春的见识与心胸,宝钗未必没有。只是宝钗从来不曾说过探春那些“我但凡是个男子,我早走了”这样的话。她深知自己走不掉,她恪守着那个时代的闺训,不肯越雷池半步。她哥哥再不成材,也是她强有力的支撑。呆霸王被柳湘莲打了,薛姨妈心疼,想去捉柳湘莲,她阻止;薛蟠被打后没脸见人,要去远游,薛姨妈舍不得,不放心,她劝母亲放手一搏。这样的宝钗,若管起家来,必定不输凤姐与探春。
贾府需要宝钗这样一个少奶奶,宝玉也需要这样一个妻子。宝钗的悲剧,哪里是什么“金玉良缘”呢,所谓的金玉良缘,不过是她的“合适”。宝玉是玉,她是金,贾府的没落一如强弩之末,宝玉,说得好听是“富贵闲人”,说不好听就是个“银样镴枪头”,负担不起复兴家族的重任。生在温柔富贵乡,宝玉只知道憎恶仕途经济,却不知若没了这仕途经济,也便没了依托。当他在黛玉面前说:“凭他怎么费,也少不了咱们两个人的”这样的昏话,就能看出他的“潦倒不通世务”。黛玉听闻此言都不再理他,可见这话有多不入耳了。
黛玉是凤姐口中的“美人灯”,吹吹就坏了。是谁说过,美的东西都是无用的?黛玉之美,美在神形具备,美在情趣,美在灵魂。只是黛玉之美无助于宝玉的“成长成材”,若黛玉也劝说起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岂不是也要与她生分了?
宝黛的爱情也美,美在没有功利性,美在心灵的交汇与相通。只是这种情感于末世的贾府也是“无用”的。作为贾府的继承者,宝玉“行动就有人管”,连出个门都要偷偷摸摸,又如何有择偶的主动权呢?
不管是贾母口中的“模样性格好”,还是贾府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标准,宝钗都注定了比黛玉更“适合”嫁给宝玉。因此,宝黛爱情的破灭,也是必然的。正是因为这种必然,他们的爱情破碎后,他们的意难平是世人的共鸣,它轻易勾起每个人心中最纯净最柔软的情绪,如无边丝雨,如自在飞花,如天边的冷月。
可是很少有人看到宝钗的 “意难平”。即使看到,亦没有太多的情愫。她是那“金”,那沉甸甸的金锁上镌刻的“吉利话儿”怎及得上那草木人儿的眼泪珍贵?那充满了烟火气的金玉良缘又怎及得上木石前盟的空灵?甚至,在洞穿了黛死钗嫁的结局之后,有多少人如年少的我一般,是带着一缕快意看着宝钗的孤苦的?
太年轻的时候,我不懂这世间的疾苦。宝钗的孤独终老被那时的我视为一种“偿还”,黛玉没有得到的,虽然她宝钗得到了,可是终究是刹那的光芒,黛玉得到的是宝钗这一生也不会得到的。黛玉虽死犹生,宝钗只得到了一个冰冷的“宝二奶奶”的名号。
我不会去想,宝钗也是个青春少女,卸去了重重的负担之后,她也不过是伏在母亲怀里撒娇、被莽撞哥哥气哭的娇养的女孩。在爱情婚姻不自主的年代里,她一生的幸福也被葬送了。她那样端庄、美丽、博识、能干……也是被无情雨打风吹去了!
遁入空门的宝玉,想是终于找到了解脱。世外仙姝归幻离恨,山中高士独守空闺,这世间最痛的遗憾,不过是,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