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它是一种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绝大多数为一侧性,且右侧多见,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而就诊。
一、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
对于面瘫,中医有其独特的治疗优势,如温针灸治疗、梅花针叩刺面部穴位。
温针灸是指在针刺治疗的同时,将艾绒点燃,对针刺的相应穴位进行施灸,可起到针刺疏通经络和艾灸温经散寒的双重功效。面神经炎患者针刺选穴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手足太阳腧穴为主。如阳白、四白、太阳、迎香、地仓、颊车、牵正、颧髎、翳风、合谷等穴位。同时视患者病情,如不能抬额、蹙眉者取阳白、承泣穴和瞳子髎,不能露齿者取颊车、地仓和颧髎,口角下垂者取牵正和地仓等。亦可用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每穴0.2~0.3ml,每周2~3次,7~10次为一疗程。
施灸方法:
温和灸是将艾条一端插在插扦上,另一端点燃后对准施灸的翳风、颊车穴位(距皮肤2~3cm)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处15~30分钟。
雀啄灸是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先灸至患者感觉热时,再行雀啄灸,如鸟雀啄食般,一上一下移动,反复熏灸,每处约5分钟。
回旋灸是先灸至患者感觉热时再来回旋转移动,反复熏灸,每处20~30分钟。同时观察施灸局部皮肤及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并除掉艾灰防止脱落,造成患者灼伤或毁坏衣物。
梅花针叩刺面部穴位。梅花针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镵针基础上,经历代医家不断研究、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针法,即《内经》中的“扬刺”(即五星针),就是将5~7枚6号或7号不锈钢缝衣针捆扎在一根富有弹性的筷子(或小竹棒、小木棒等)一端(钻一小孔)的小孔内,露出针尖,像梅花的形状,术者右手握住针柄,在人体皮肤(应刺部位)上,运用一定的手法,只叩击皮肤,不伤肌肉,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祛邪扶正、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又因针后皮肤叩刺部位泛起的红晕形状颇似梅花,故称之为“梅花针疗法”。
临床常用敲击法:
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的末端,上下颤动针头,利用针柄的弹性敲击皮肤,刺激的轻重应根据针头的重量和针柄的弹力,靠颤动的力量来掌握,适合于弹性针柄。叩刺部位须准确,每叩刺一针之间的距离在0.3~1.0cm之间。一般每日叩刺一次,连续治疗7~10日为一个疗程,可收到良好效果。
梅花针敲击治疗面瘫,进行面部穴位按摩以消除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取攒竹、鱼腰、丝竹空、睛明、四白、地仓等穴位,还可自行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日按摩3~4次,每次10分钟。待面肌自主运动开始恢复后,可对镜练习瘫痪面肌的随意运动。
二、面瘫的健康指导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患病后不仅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还在心理上产生很大压力。如果治疗不当,还可能留下后遗症,造成终身遗憾。实践证明,对面瘫患者除采取正确治疗措施外,健康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眼睑闭合困难时,应注意保护眼睛,外出戴墨镜,使用润滑、消炎的眼药水护眼,睡觉时可用纱布或眼罩保护;面部避免风吹、受寒,避免凉水洗脸;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帽子,避免劳累;注意防寒保暖,饮食有节,禁酒及刺激性食品,保证营养、水分的供给。
局部按摩可按照面部健侧肌肉运动方向自己按摩患侧。按摩时可用同侧手的食指和中指指腹,采用“推法”连同皮下组织做柔和的、单方向的环形按摩,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15分钟,发病后1周可开始进行,手法由轻逐渐加重。
三、面瘫的日常防护
避免空调、电扇直吹面部及身体,感到有点凉了就要调整风向或关掉电器;遇到大风和寒冷的天气,出门时要轻拍轻按面部、耳后、颈部的一些重要穴位,增加自己的御寒能力,出门尽量戴口罩帽子;以乐观平和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如果面部出现麻木等不适,应该及早就医。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