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五驾马车” 控糖“不踩坑”(图)

掌控“五驾马车” 控糖“不踩坑”(图)
2024年11月12日 05:33 媒体滚动

转自:天津日报

  本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呼吁进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的糖尿病治疗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有“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定期监测和糖尿病教育,每一个环节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控制都非常重要。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来说,掌控好“五驾马车”,避免“踩坑”,对糖尿病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能极大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主食是饮食误解重灾区

  粗细干湿搭配先菜肉再粮食

  据该院内分泌科张秋梅主任医师介绍,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是碳水、蛋白质和脂肪适当比例,一般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粮食的热量占50%至60%,蛋白质占15%至20%,脂肪占20%至30%。在日常生活中,大致为每餐主食1.5两至2两,瘦肉1两(鸡蛋大小),油脂少量(少于一汤勺,一般为瓷汤勺)。在糖尿病患者中,对饮食尤其是主食的误区最普遍。

  “门诊中,年轻患者很多不吃粮食,认为多吃肉、鱼虾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可以不升糖;老年患者是不敢吃细粮,只吃粗粮,而且严格控制主食的量,这些都是很常见的误区。最近就诊的老年患者中就有几位看上去很消瘦、精神萎靡。一问才知道,老人得了糖尿病以后,严控饮食加高强度运动,每天走路1万步以上,运动时间2.5小时以上。全面检查后发现,尽管老人血糖基本正常,但合并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该院营养科刘艳主任医师说。

  刘艳解释说,主食过多,确实会导致血糖升高,但得了糖尿病不能不吃主食。粮食类食物是人体能量来源,就像汽车需要汽油一样。糖尿病患者每天主食可以在3两至7两之间。主食低于3两可能发生饥饿性酮体,酮体会改变人的认知行为,甚至影响精力和体力。主食可以粗细搭配,粗粮占1/3至1/2。不能完全吃粗粮,尤其是有胃部疾患的老年人,粗粮在胃内膨胀率高,可导致营养素吸收不完整,不好消化,长期食用会致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缺乏、消瘦,甚至营养不良。面食和米饭的选择上更推荐米饭。米饭吸收慢、饱腹感强,餐后血糖更易控制,面食尤其是发面餐后血糖会高一些。进餐顺序最好是先蔬菜,再肉类,最后吃主食。

  此外,一些老年人喜欢喝粥但又担心喝粥血糖高,不敢喝。门诊中就有老年患者得病后就没有喝过粥,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糖尿病患者可以喝杂豆粗粮粥,食材稍微浸泡,煮时米一开花略糊化即可关火,不要煮得太软烂。另外,一餐不要完全喝粥,搭配一部分干食,既可满足老年人想喝粥的愿望,也不会让血糖太高。

  运动替代服药是控糖误区

  糖尿病患者不推荐空腹运动

  我国居民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mmol/L至6.1mmol/L,当空腹血糖(至少8小时未进食)≥7.0mmol/L或(和)非空腹血糖≥11.1mmol/L时即考虑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的人群为糖尿病前期。张秋梅说,运动需要能量,能够消耗糖原,有助于降糖,同时能够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并有利于保持血管弹性。因此运动是糖尿病预防和治疗必不可少的“一驾马车”。

  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不仅能促进血糖控制还能有效避免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前期人群持之以恒的适量运动能有效避免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的运动治疗推荐3、5、7原则,3是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5是要每周运动5次以上,7是指170里的7,运动后心率应该为170-年龄为有效运动状态。

  “有人认为早上起来空腹运动好。但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吃完饭后半小时或者1小时活动,因为饭后半小时血糖开始升高,此时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升高的幅度和时间。空腹运动时会导致血糖异常波动,有的人会高,有的人会低,对血糖长期管理不利。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初诊糖尿病患者认为足量的运动可以替代吃药,这确实对部分人可行。但运动要适量,我们不希望看到患者血糖下来了,却需要去骨科看病。所以饮食、运动作为基础干预一定要适度,不可强求,干预效果不好,必须考虑药物治疗。而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自身胰岛功能下降,单纯饮食、运动一般无法实现血糖达标,药物治疗是必需的。”张秋梅说。

  规范化治疗错误认知多

  个体化用药降糖指标不唯一

  “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根据病情,进行规范化的个体化治疗。医生会参考患者年龄、病程、胰岛功能状态以及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但由于担心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很多患者对药物治疗存在认知误区,影响了控糖效果。”张秋梅说。

  误区一:打针不吃药。有些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与人体分泌的胰岛素是一样的,没有副作用,所以坚信打针优于吃药,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很多糖尿病患者体内并不缺乏胰岛素,只是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功能,血糖才增高。这种情况下,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不能解决问题,需要口服或者注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因此打针还是吃药,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选择。

  误区二:别人吃这个药不错,我也要换药。降糖药的选择是个体化的,要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类型、血糖的具体情况、年龄、体型以及并发症的情况具体选择。需要提醒的是一些患者认为中药能根治糖尿病,盲目服用大量中药。中药有一定的降糖及改善糖尿病症状的作用,但也要警惕某些所谓的纯“中药”里面加入磺脲类的降糖药,容易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还有的患者听说二甲双胍伤肾拒绝服用。二甲双胍有70年用药历史,久经考验。通常服用降糖药之前都应该检查肝肾功能,如果肾功能正常,服用适量二甲双胍不会损伤肾脏。

  误区三:血糖降至正常就可以停药。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疾病,目前仍不能根治,可能部分患者可以短期或者长期缓解,但大多数患者都需要长期乃至终身服药,能否停药需遵医嘱。

  误区四:光吃药,不复查。定期监测血糖等指标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其结果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剂量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和预防并发症。

  张秋梅还提醒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不是越低越好,也并非一刀切。老年患者、病程比较长的患者血糖控制需放松,以免出现严重低血糖导致生命危险。 记者 赵津 通讯员 郭敏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饮食 血糖 糖尿病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18 联芸科技 688449 --
  • 11-15 红四方 603395 --
  • 11-08 金天钛业 688750 7.16
  • 11-08 万源通 920060 11.16
  • 11-08 壹连科技 301631 72.9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