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上,龙舟争渡。 本报记者 赵宇 摄
□ 本报记者 许愿 姚依依 陈立民
11月10日,南京玄武湖,初冬的暖阳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几艘赛艇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拉桨、推桨、回桨……伴随水花飞溅和声声喝彩,赛艇爱好者们紧握桨柄,争分夺秒地奋力划动,向着终点疾驰而去。
在江苏,以赛艇、皮划艇、帆船等为代表的水上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青睐。为呼应这一热潮,省发展改革委、省体育局等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水上运动休闲消费的意见》,提出加快推动水上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亲水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作为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我省发展水上运动产业具备天然优势,朝着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如何推动水上运动“激流勇进”?
“出圈”:
小众运动变户外新宠
“我们17日要在七里河举办赛艇比赛,现在报名基本上满了。”当记者在玄武湖遇到艇进水上运动俱乐部工作人员邓圆圆时,她兴奋地告诉记者。2018年,邓圆圆在闺蜜邀约下第一次接触赛艇,便被水上运动的独特魅力征服。
邓圆圆的闺蜜2016年开始从事赛艇运动训练,此时艇进水上运动俱乐部只有2名会员,而如今固定长期练习的爱好者超过100人。该俱乐部龙舟教练雷晨玮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基本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体验赛艇、龙舟等。
除了南京,我省不少城市的水上运动也明显升温。“除了专业选手,我们还为爱好者提供体验和培训服务,这两年每年客流量在1.5万—2万人次,预计明年客流还会增加。”扬州深潜大运河中心负责人朱成告诉记者。
帆船运动15年资深爱好者陈昊介绍,水上运动项目起初在海南、青岛、大连等沿海地区比较热门,在内陆则一直属于小众户外运动,但近几年水上运动的“风”吹向全国各地。
不少年轻人更青睐水上运动的社交属性。“我在这里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无论是在激流勇进的皮划艇中,还是在悠闲自在的帆船上,我们都能彼此支持、共同创造难忘的回忆。”帆船运动爱好者李金松告诉记者。
“体育运动的普及和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加上奥运会、亚运会等赛事的带动,水上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江苏省帆船帆板运动协会秘书长孙德荣说。
伴随着水上运动的出圈,水上用品装备销量也节节攀升。位于南通的百适乐运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户外休闲运动用品。“近5年,公司每年水上运动装备销量都有所增长,特别是冲浪板、潜水镜、游泳圈、小型浮排等中小型产品,在线上销售渠道很受欢迎。”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刘林介绍,公司生产的充气式冲浪板年销量突破1万套。
“瓶颈”:
一系列“成长中的问题”待解
水上运动,一头连着消费,一头连着产业。《2024年中国户外装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户外装备细分市场占比中,前3位分别为滑雪、水上运动、露营。水上运动占据近20%,位列第二。
这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江苏拥有产业资源禀赋优势,如何在这个超级市场中分一杯羹?
孙德荣认为,尽管全省水上运动需求量并不小,但推动水上运动发展仍然有不少瓶颈需要突破,首要问题就是水域资源开放程度不够。“由于水域开放程度、水上设施不足,水上运动产业还有巨大潜力待挖掘。”孙德荣坦言,有些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比如有一些水域的航道功能已经废弃,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或许可以考虑开放为水上运动的水域。”
朱成也观察到,全省水上运动发展“热度不均”情况较为明显。“据业界观察,水上运动俱乐部一年营收超过300万元已经是省内佼佼者。相较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水上运动俱乐部屈指可数。”朱成发现,在经济基础更为发达的上海,人口多、水上运动需求量大,单个俱乐部一年营收超过2000万元并不罕见。“但我省大多数俱乐部,一年下来基本收支平衡,纯盈利的不多。”
“很多人对水上运动项目存在固定思维,认为水上运动比较危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上运动的消费力。还有人对水上运动不够了解,认为水上运动只能在夏季进行,其实一年四季都有项目可供选择。”朱成认为,水上运动需要扩大影响力,让人们有更多直观了解。
“水上运动行业规范缺乏标准和监管细则,存在一定‘真空’。俱乐部鱼龙混杂,个别运动俱乐部‘无证’经营,一些教练员也缺乏从业资格标准,收费方面也存在不正规甚至打价格战的情况,制约了行业总体发展。”朱成认为,让整个行业更加规范,水上运动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偏见会相应减少,也有利于让更多消费者接触水上运动。
相较于其他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成本高也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多位水上运动爱好者告诉记者,单次体验水上运动消费并不高,但长时间定期参与,每年则需要投入2万—5万元,如果自行购买装备还需要再投入数千至数万元。“水上运动算得上是一项高消费运动,作为运动装备生产企业,我们目前生产水上运动装备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刘林告诉记者,公司皮划艇、冲浪板的生产几乎全部靠手工,自动生产线还在研发和改进中。
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总体来看,我省水上运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一系列“成长中的问题”。“比如水域资源向水上运动开放不足,水上运动场地、运动船艇码头等设施建设在水域利用、选址审批、规划用地等方面存在障碍;水域资源特色尚未充分发掘,水上运动项目布局较为分散,相关资源产品化、市场化开发不足,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特色水上运动产业体系;缺乏水上运动装备制造、运营服务领军企业及高端品牌赛事,水上运动产业专业人才不足等。”
“破局”:
多方合力共促“点水成金”
针对市场渗透率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江苏如何发力“水上运动”?《关于加快发展水上运动休闲消费的意见》推出13条政策举措,如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完善载体设施、优化服务供给、培育特色项目、强化赛事引领,提升水上运动休闲消费的可及性。通过深化场景融合、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产业链条、壮大社会力量,促进水上运动休闲消费市场快速发展。
“《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省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程俊杰认为,水上运动产业是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对于满足全民休闲文化生活需要、建设健康中国,以及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江苏水资源丰富,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水上运动市场发展迅速,产业化潜力巨大。
“细看《意见》,还是多以规划性、鼓励性字眼为主,要真正发展水上运动,还需要更多更细措施。同时建议江苏可以选择多个地方试点,真正‘试’出一条水上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路来。”孙德荣说。在朱成看来,赛事是水上运动普及和“出圈”的突破口。“我们希望有机会举办群众性水上运动赛事,通过赛事助力水上运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程俊杰建议,推进水上运动产业发展,除了赛事“引流”,还需强化基础设施、专业人才、政策制度支撑,充分释放需求对水上运动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有必要加强消费补贴和安全保障,降低消费门槛,推动其走向全民休闲娱乐。在产业方面,可聚焦特色和品牌,推动水上运动装备制造、赛事组织、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产业链环节协同,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记者从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将水上运动作为重点发展的时尚运动产业之一,从供需两侧发力,完善水上运动基础设施,丰富水上运动产品供给,不断释放水上运动休闲消费潜力,促进水上运动产业提质升级,引领带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体旅融合向“水”延伸,抓住热潮才能“点水成金”。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应加强部门协作,将水上运动产业发展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有序开发水域资源。目前我省水上运动机构还未形成规模效应,应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场地建设和运营,扶持水上运动休闲中心、品牌赛事和俱乐部,为水上运动真正走向大众夯实基础。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