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送瓜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苏东坡送瓜

日本画家笔下的苏轼 日本画家笔下的苏轼

□崔耕

北宋时期,多年的旱情仍在持续,灾荒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山东密州的百姓简直无法承受了,实在没有吃的,有人把自己的婴孩扔掉。苏轼在路边发现了不少弃婴,这简直是人间惨剧啊!

他立即下令:务必收养弃婴。仅仅几天时间,州府中就收养了近40名弃婴。他四处筹措了几百石粮食,规定单独储存,专门用作收养弃儿的费用,让这些民间的善良人家至少要把婴儿养到一岁。他不仅策划组织了这件事,而且自己也“洒泪循城拾弃孩”。人们受到感召,一年之后,收养的孩子们已经成长起来,负责哺养的人家和孩子的父母都产生了亲情,便不怕没人收养了。这一举措,在密州救活了几千个孩子。后来,苏轼多次向同行介绍这一经验。后人总结社会救助制度,认为苏轼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孤儿院”。

苏轼曾回顾密州的经历说:“今虽在外,事有关于安危而非职之所忧者,犹当尽力争之,而况其事关本职而忧及生民者乎?”意思是,我的分内之事肯定要做好,但收养弃婴的分外之事也要管。由此可见,苏轼一生在政治上的信念和理想是:忠诚、报国、爱民。三方面不可分割,而爱民就是核心。

一天苏轼到密州城外散步,黄昏回城正遇下雨。他见路旁有人家,柴门没掩,就听见屋里有人声,是一对夫妻在逗弄小孩。男的问孩子亲谁?孩子说亲爹。女的问孩子亲谁?他说亲娘。问他怎么个回敬,他说:“我长大了买瓜给您吃。”

父母又问:“要是没钱买呢?”小孩说:“没钱买,我就去偷!”夫妻呵呵大笑,夸赞说:“真能干!”苏轼听到这儿扭头就走。

第二天苏轼吩咐衙役把那家的男人传来,他指着一根木棒说:“你用它给我编一个粪篮子圈!”男人苦笑道:“苏大人,木棒不能屈成粪篮子圈,要用树条儿。”

“对啊,木已成形自然屈不动了。”苏轼接着问:“那么小孩在成长,是属木棒呢,还是属树条儿?”

“孩子稚嫩啊,自然是树条儿。”

“小孩儿既属树条儿的,就该扶直,往正路上引。你怎么还怂恿他去偷瓜?”苏轼索性把昨晚听窗的事和盘托出。男人是条汉子,反而争辩:“大人,咱们乡间有一个老规矩,就是正派人不听墙根。大人,你怎么……”

东坡有些不高兴了,把惊堂木一拍!

男人见势不妙,赶忙叩头苦苦求饶,方免除责打。

男子回到家,因为受了惊吓,躺在床头昏睡。不久就听见柴门外有人招呼:“我们可以进来吗?”

男子抬头一瞧,见是苏大老爷带着一个衙役而来,忙出屋迎接。东坡进屋,见那个小孩怯生生地望着他,从衙役的背囊里拿出一个甜瓜,递给小孩儿,说:“吃吧。记住,长大了可别去偷瓜……”

苏轼送去的岂止是瓜,而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熙宁九年(1076年)底苏轼调离密州,他希望接任的知州孔宗翰让百姓过上好生活,并一再嘱咐:“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

苏轼离别密州时百姓们前来送行,遮道哭泣,洒泪相别。密州百姓绘东坡像立于城西的彭氏园中,春秋二季前往拜谒,这也成为当地“寿苏会”的肇始。

1085年10月,东坡赴登州任太守途中路经密州,小住几日。知州霍翔在超然台上设宴款待他,当地百姓听说后,都来看望东坡。“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尤其那些曾被苏东坡收养的弃儿及其养父母,都相继赶往州衙拜谢救命恩人,“当时襁褓皆七尺,而我安得留朱颜”,“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时还?”一问一答,其乐融融,场面极为感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苏轼 苏东坡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18 联芸科技 688449 --
  • 11-15 红四方 603395 --
  • 11-08 壹连科技 301631 72.99
  • 11-08 金天钛业 688750 7.16
  • 11-08 万源通 920060 11.1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