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九派新闻
【#现在的双11为啥没以前快乐了#】双十一什么时候开始不快乐了?撇除相关外部因素,双十一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它的满减机制。作为淘天系全年的重头campaign,双十一背负着创新纪录和保持盈利等多重任务。与此同时,和它的动机一起变复杂的还有下单的步骤。不论是淘宝还是天猫,app的界面设计和交互体验逐年臃肿。原本简单的添加购物车行为,现在却一定要经历复杂的入会、领红包、凑满减,还要等上一个漫长的预售周期,才能收货到家。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规则太复杂,不好上手,就难以吸引玩家。而且,下单机制的复杂化,导致大量的宣传资源不得不用于解释规则,而规则介绍得越多,反而加深了消费者的疑虑,认为平台不肯让利更多,双十一成为了一场割韭菜的资本局。双十一的吸引力,除了打折,还有什么?正因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才成为了如今双十一的困境所在。如果只局限于打折促销,恐怕已经难以全面满足当今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低价策略在初期成功地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那种在抢购中获得的成就感与快乐感无可替代。然而,随着打折本身不可持续,力度逐渐减弱,消费者的热情也随之降温,曾经因低价而引发的消费狂欢正逐渐失去其魔力。消费的乐趣,实则应该在更为广泛的领域之中。这些年,重新回归线下购物的风潮正在吹起。线下购物的临场感和体验感,正在试图成为当下消费市场的新解法。但遗憾的是,当前不少电商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过于疏远。面对销售不佳的困境,它们往往只会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经济下行或消费降级,而忽视了更为深层次的消费者心理与需求变化。要想与消费者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电商平台与商家需超越传统的客户服务与折扣策略,深入洞察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与购物心理,从而创造出更为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体验。消费主义虽在某些语境中带有贬义,但消费本身却是一个中性词汇。它既是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基本手段,也是追求生活品质、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回望当年的双十一,正是凭借其捕捉并满足了消费者的这些多元需求,才成就了一场场全民参与的购物狂欢。猫晚从璀璨启幕到如今低调转身,这8年里,市场的变化和时代的影响无疑都是影响双十一的外在力量。然而,当复杂的满减机制逐渐掩盖了简单购物的乐趣,当消费体验被层层规则所束缚,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否意味着双十一本身也背离了它最初带给人们的纯粹快乐?@共富财经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