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开香溢远

  • 曾恋演唱四川清音《晒太阳》资料图。 本版图片均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提供曾恋演唱四川清音《晒太阳》资料图。 本版图片均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提供
    曲艺剧《万里归来仍少年》海报。曲艺剧《万里归来仍少年》海报。

    四川曲艺音乐剧《山高水长》剧照。

    四川曲艺音乐剧《成都家书》剧照。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志浩

      “太阳坝头人呀嘛人气旺,络绎不绝嘛莲花溜溜子梅花像赶场……”近日,在江苏省南通大剧院,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暨惠民演出现场,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说唱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曾恋,凭借四川清音《晒太阳》荣获国内曲艺界最高奖——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

      左手执檀板,右手执竹签,台上的曾恋,用欢快的曲调唱出群众生活的闲适安逸,展现了成都街头巷尾幸福悠闲的烟火气。而台下,四川曲艺坚持守正创新,在阵地拓展、节目创新、人才传承等方面持续探索,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努力向更具年轻态、更具传播力的方向破浪前行。

    时隔十年“牡丹”花再开

      中国曲艺牡丹奖每两年评选一届,今年迎来了第十三届,涵盖122个南北曲种,经初评、4个分赛区比赛、终评,共评出节目奖5个、表演奖6个、文学奖4个、新人奖5个。其中,由四川省曲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李多作词,国家一级作曲王文能作曲,著名作曲家胡晓流配器,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国家二级导演(编导)冯彬彬导演,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说唱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曾恋演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民乐团伴奏的四川清音《晒太阳》,在激烈的竞争中凭借演员扎实的艺术功底斩获本届牡丹奖的表演奖。

      这也是时隔十年后,四川再次有曲艺演员荣获牡丹奖表演奖。对于连续多届冲击牡丹奖表演奖的曾恋来说,这个奖项有重要的意义。四川省曲艺家协会统计,曾恋之前,四川省先后有14位曲艺家获牡丹奖殊荣,有3个曲艺节目获得牡丹奖节目奖。

      其中,曾恋就曾斩获过牡丹奖节目奖。“从2002年进入四川省曲艺研究院,20多年来,我一直主攻的是四川清音的表演方向。之前参与并获得牡丹奖的节目是四川扬琴、四川盘子的节目类型。如果没有在自己的主攻方向上拿到最高奖项,不仅是自己的遗憾,也让自己觉得没有树立好传承四川清音的旗帜。”曾恋表示,此次打磨后重新呈现的《晒太阳》更加具有俏皮范和活泼劲,现场的感染力更强,穿插和琴师互动对话,并且还使用了大乐队组合。

      在技术呈现上,打磨后的节目也在背景屏幕上融入了成都红墙、电视塔等地标元素,更具四川味道。“再度呈现的《晒太阳》,将四川清音轻快、幽默的特性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更将四川人的达观乐天性格传递给观众,得到了评委的认可。”曾恋介绍。

      除了正式大奖,此次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四川曲艺作品和四川曲艺人也获得多项提名和入围奖,体现了较为旺盛的创作能力。其中,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创作的曲艺小品《一碗豆花饭》获节目奖提名,管新成表演快板书《高老庄》获表演奖提名,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演员王晟培演唱四川扬琴《李冰治水》获新人奖提名,贾晓荻表演相声《巴蜀逍遥游》获新人奖提名。

      “整体来看,这次牡丹奖的评选不仅是对主创团队、演员乐手等专业技艺的认可,也充分展示了四川曲艺人在创作和表演方面的实力。”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陈善明表示,获奖和参评的过程,也是对四川曲艺人的检阅和练兵,体现了“以创作为中心任务、以赛事炼本领”的四川曲艺发展导向。

    扩展文旅融合新阵地

      从报送的作品来看,四川曲艺冲击牡丹奖的作品涉及的主题范围广泛。本届比赛四川共有11个节目入围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临平赛区),既有从古典名著《西游记》、李冰治水典故等传统文化中取材的作品,也有观照当下人与智能设备关系的反思类作品,还有从泥土中走出的聚焦四川乡村振兴主题的曲艺作品,体现了立足传统、立足生活的创作导向。

      “内容贴近生活、丰富多彩,是我们创作的主线。沿着这条主线,我们还在用这些作品扩展多样化的曲艺阵地,让曲艺能够更加高频次地和当下的观众建立联系。”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副院长潘薇介绍,曲艺最初诞生所依赖的茶馆阵地正在面临萎缩,曲艺也受到新兴的数字文娱产品的冲击,这要求曲艺人在积极适应形势变化的同时,进一步扩展阵地。

      创排年度大型曲艺剧,是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近年来一直坚持的做法,目的在于扩大曲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潘薇介绍,在四川曲艺从街头茶馆迈向剧场舞台扩展阵地的过程中,近几年的曲艺剧作品融合了民乐、摇滚、交响乐、电子乐等音乐元素,在打造有完整戏剧结构的原创剧目的同时,也使得曲艺的表演路径更宽广、更加具有时代气息。

      “曲艺,1个人能演,10个人也能合作,场景可大可小,能够嵌入到不同的场景中,利用曲艺的特性开展文旅融合类舞台艺术产品的打造,也是我们接下来的探索方向之一。”陈善明表示,从大的方面来看,该院今年新创排的大型历史题材曲艺剧《万里归来仍少年》即将于11月9日至10日亮相,在大舞台上向观众展现曲艺对历史群像史诗感的把握与理解。

      从小的方面着手,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戏剧厅内,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正在筹划落地曲艺体验的空间——四川曲艺展馆,准备开展常态化的小型演出及曲艺研学活动;在成都及以外的市州,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也在探讨和相关景区合作,根据景区要求定制小型化的演出,为游客的旅游体验提供更为丰富的选项。

    用年轻人拥抱年轻人

      奔赴11月上旬开始的大凉山戏剧节“取经”,是青年曲艺编剧张译文接到的新任务。“现在,短视频、网剧分散着人们的精力,曲艺的发展也需要汲取舞台艺术发展的最新探索成果和案例经验,在守住艺术本体性的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张译文表示。

      “年轻的传承人和年轻观众,是曲艺发展需要争夺和吸引的群体。”陈善明介绍,就目前来看,四川曲艺的传承队伍中“70后”“80后”乃至“90后”都有相对较好的人才基础,新一批青年演员正在崭露头角,后续人才梯队在“00后”人才发掘培养上还相对紧缺,需要着力加紧培养。

      一方面,已有的人才梯次培养体系持续完善。在四川省戏曲名家三大工作室——李伯清工作室、沈伐工作室、包德宾工作室的基础上,有潜力的年轻人获得了老艺术家“小班授课”的指导,集中学习四川扬琴、谐剧、四川清音、四川金钱板等曲种。

      另一方面,新的培养渠道也在探索。“在专业培养上,我们正在和相关院校探索设立差额委培班,聘请曲艺名家及知名曲艺团优秀曲艺演员为学生授课。”陈善明介绍,所谓的“差额委培班”和“等额委培班”的概念相对,主要是提升了学习过程的竞争程度,学成后可定向分配的名额小于入学名额,让有潜力的年轻苗子减少懈怠心理,更加专注投入学习。

      在陈善明看来,用年轻人拥抱年轻人,正在成为四川曲艺发展的重要趋势。最近几年,曲艺剧《山高水长》《成都家书》《万里归来仍少年》的主创团队、主演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在编创手法上提供了新的视角。曲艺艺术传播普及更加频繁地利用社交媒体开展推介,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在社交媒体平台也得到了年轻人的积极反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曲艺 四川省 晒太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18 联芸科技 688449 --
  • 11-15 红四方 603395 --
  • 11-08 金天钛业 688750 7.16
  • 11-08 万源通 920060 11.16
  • 11-08 壹连科技 301631 72.9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