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目前,武鸣区正在大力推广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在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的同时为种植业提供优良的肥料。
近日,在武鸣区宁武镇雄孟社区迈康养殖场,工人忙着清理猪圈,抽风机转动不停,排污设备高速运转。该养殖场生猪养殖规模达2万头,目前存栏生猪1.3万头。养殖场与附近的沃柑、香蕉种植户签订粪污利用协议,通过粪污淋灌系统淋灌周边1.5万亩耕地,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另一边,宁武镇唐村明凯养殖场也与15户种植户签订了畜禽粪污免费使用协议。“我们免费向种植户提供经发酵处理的畜禽粪污,离养殖场近的种植户接上管子就可以用来淋灌,远一些的种植户用小型货车运至果园灌溉,实现了种养完美结合。”养殖场技术负责人于双泉说。
“我们大力倡导猪粪土地消纳模式,督导全镇畜禽养殖场完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推进畜禽粪污就地就近资源化有效利用,目前全镇7万多亩沃柑、3500亩火龙果都用上了有机肥料。”宁武镇畜牧站副站长潘培科介绍,该镇有29家畜禽养殖场,目前已全部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粪污全量生态消纳。
武鸣牧原种养生态循环示范园(仙湖片区)生猪养殖场位于武鸣区仙湖镇连才村。这里山上种果树,平地种甘蔗,甘蔗地旁建猪舍,猪粪尿经过发酵处理变成沼液,并经管网输送至甘蔗地。
“我们着力构建‘养殖—沼液—种植’的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开展沼液还田项目,不断探索绿色种养循环模式,通过水肥综合利用,将沼液支农管网架到地头、水肥送到田间,通过喷灌、滴灌、雾化喷淋等方式,根据作物生长周期,精准防治、精准施肥。”该生猪养殖场环保主管王旭介说,武鸣牧原种养生态循环示范园(仙湖片区)铺设沼液支农管网4.9万米,辐射耕地面积约3万亩,惠及种植户1462户,每亩每年能帮助种植户减少化肥投入约200元。
“养殖水肥还田可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抗旱能力,提高土壤肥效,有效缓解土壤板结和有机质下降问题,减少种植户化肥投入,增加作物产量。”仙湖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潘洪康表示,该镇正积极推广这种模式,着力将生猪生态养殖打造成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让强村富民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本报记者朱新韬
通讯员韦永强 潘明焯 覃婷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