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因为责任而坚持,因为梦想而奔跑。
作为新时代全媒体记者,我们铭记党心民意,触摸社会温度,记录时代进程,讲好内蒙古故事,传递人民心声。
今日,本报推出特别报道,由全媒体记者代表讲述新闻路上亲历、亲见、亲为的鲜活故事,分享所思、所感、所悟,展现新时代媒体人不忘初心、锐意进取、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澎湃的激情一直都在,追光的脚步一路向前!
呼伦贝尔
成就事业 关键在人
□本报记者 李玉琢
2018年4月中旬,正是春意萌动的时节。记者在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采访,苏木领导达富拉推荐去室韦农牧场看看,说他们在搞农旅融合,起步不错。
在场部,记者见到了室韦农牧场党委书记。他自我介绍:田一民,种田的一个农民。
记者了解到,室韦农牧场是当地唯一的大型国有企业。在职工多、耕地少,农业增产增收遇到瓶颈的大背景下,2017年初,农牧场把企业转型发展方向,确定为建设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奥洛契庄园。
奥洛契庄园被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三面环绕,状如半岛,风景极佳。除以种植的小麦及油菜田构建的太极图外,还规划建设了农业采摘园、玻璃温室、花海、向日葵迷宫、情人岛、观景台、喷泉广场、绿色长廊等休闲体验区。
2017年,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奥洛契庄园太极图、综合服务楼和玻璃温室基础、观景台、花海、沙盘中国版图等项目。
在田一民等人的介绍中,记者深化了对田园综合体的了解和认知。不久后,稿件《室韦小镇:种出一张太极图》,在内蒙古日报头版和所属新媒体刊发。
作为最早报道奥洛契庄园建设的记者,之后或是随同采访,或是参加活动,我多次到访奥洛契庄园,与田一民也多有接触,可以说,见证了这家农垦企业农旅融合产业发展。
岁月匆匆,当年室韦农牧场党委书记田一民,如今已是企业改制后的室韦农牧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变化更大的,则是日渐完善的奥洛契庄园。
2022年,室韦农牧业有限公司以奥洛契庄园为基础,成功申报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投资1.12亿元实施了32个项目。
历经7年建设,奥洛契庄园如今已成为集“现代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于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1989亩以油菜与小麦构成的太极图,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为“世界第一大农作物太极图景观”。
近两三年,奥洛契庄园年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日均接待量稳定在2500人次。今年8月,庄园的游客服务中心破土动工。
从一纸蓝图,到4A级旅游景区,奥洛契庄园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
成就事业,关键在人。
当然,这里的“人”,不仅指田一民一个人,而是包括企业党政领导班子、广大农垦职工的“一群人”。正是广大干部职工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才有了企业今天不俗的业绩。
【记者手记】
在30余年的采访经历中,有很多地方、很多单位我曾多次探访,室韦农牧业有限公司的奥洛契庄园,是留下深刻印象的单位之一。
感谢记者这个职业,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知真相,感受发展,体验美好。
在呼伦贝尔工作的10年里,这里的草原林海、牧野乡村,这里的机关、企业、警营、学校……都曾留下我的足迹。我关注着这片土地的发展变化,这里人们的喜怒哀乐。
我用笔触、用镜头,报道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新鲜故事,报道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希望,当我告别这个职业,离开这里的时候,这片土地,仍然是我梦中常常回望的地方。
锡林郭勒
步履不停 书写时代
□本报记者 巴依斯古楞
浑善达克系蒙古语,意为黄色的马驹。曾经的浑善达克沙地水草丰美、景色宜人,但是在世纪之交的3年特大综合性自然灾害后,这匹温顺的马驹仿佛完全失去控制,在大风的加持下肆无忌惮,漫天黄沙直抵京津地区。
2001年,正是沙进人退,农牧民的耕地、牧场被黄沙吞没最为严重的时期,我第一次走进浑善达克沙地。
当时,着眼处,赤地千里、一片荒凉,只有几棵拥有顽强生命力的树木守护着曾经的家园。
资料显示,就在那几年,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土地由2.5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3.05万平方公里,流动沙丘由60年代的172平方公里扩展到2970平方公里。
时至今日,23年过去了。我也从初入社会的热血青年步入了中年,所采写的稿件数量也达到好几千篇。今天,再翻阅自己写过的新闻,涉及浑善达克的稿件至少有上百篇。在记者生涯中,我几乎每年都有3到5次走进浑善达克沙地,我的足迹应该说遍布了这片让人又爱又恨的生态脆弱区。
您看!在2000-2016年,锡林郭勒盟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898.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3.7万亩,封山育林850.9万亩,飞播造林515.3万亩,工程固沙9.5万亩,退耕还林265.5万亩,种苗基地建设3.8万亩。
您再看!到2016年,浑善达克沙地初步呈现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牧民增收的态势。尤其是沙地植被恢复明显,据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2014年与1999年相比,流动、半固定沙地减少了1058万亩。沙地南缘长420公里、宽1-10公里、横跨5个旗县的生态防护体系基本形成,有效遏制了沙地的扩展蔓延。
以上两组数据分别摘自我当年采写的新闻稿件。乍一看,取得了累累硕果,但这远远不够。
2023年,国家启动了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已经与沙漠展开20多年博弈的锡林郭勒盟以此为契机,创造性地开展治沙工作,采取以工代赈等事半功倍的措施,真可谓“步步为营、捷报频传”。就在今年10月,我采写的同标题稿件通过本报各平台,与广大读者见面,为2024这一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第一个完整年度所取得的成就做了阶段性总结。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但,我们终将会驯服浑善达克这匹“野马”,让它成为一匹“良驹”,在我们伟大祖国北疆绿色长城的版图上,使其成为最亮眼、也是最美丽的一段。
【记者手记】
2024年夏天,再次踏进浑善达克沙地深处,眼前的绿意葱茏让人流连忘返,这片昔日威胁京津地区的沙源地如今正在衍变为生态绿洲。在这浑善达克在变绿的道路上,有多少人付出了心血,有多少人用汗水浇灌了那些顽强的小树苗、小生命。作为土生土长的锡林郭勒人,我在浑善达克沙地里栽下的树不超过10棵,可是也许有很多人因为我写过的稿件,对这片沙地多了一份关注或倾注了一些关爱。这个不得而知,但我相信肯定有,而且还不在少数。最后悄悄地告诉您,这也是一名在基层耕耘23年的党报记者心中的小骄傲和不断向前的动力。
心系家国 贴近现实
□本报记者 郝雪莲
10年前,这里是当地有名的穷乡僻壤,通村路泥泞坑洼,土坯房摇摇欲坠;10年后的今天,这里村容整洁,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来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泊江海镇折家梁村,变化令人惊叹。
王占荣担任折家梁村党支部书记13年来,一心一意谋发展,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项目,把一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贫困村发展成人人羡慕的富裕村。2023年,折家梁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600万元,纯收入150万元。
2019年,折家梁村落实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将过去小片、零散、不成规模的闲置土地资源整合,打深井,上节水灌溉设施,以前每亩50元都没人租的土地升值为350元,7000多亩闲置土地每年租金收入就200多万元,成功将土地资源变资产。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王占荣带领村“两委”班子尝试过各种各样的产业发展方式,村里先后建起活畜交易市场、黑猪养殖基地、瓜子加工厂、卤肉厂,形成“黑大肚”和“泊江海”两个系列品牌,肉类、熟食、杂粮、蔬菜等十几个品种的绿色农副产品源源不断送上市民餐桌。
王占荣在农副产品体验店为记者介绍村里的产品。
“这猪肉烩酸菜味道一绝!”“这卤猪肘、脱骨鸡爪也真香!”10月31日中午,王占荣带记者来到位于东胜区的泊江海优选农品直营旗舰店,看到前来品尝正宗泊江海猪肉烩酸菜的市民坐得满满当当。
“把村里的农副产品直接销到这里,让城里人吃上绿色农家产品,村里人也能增加收入。”王占荣介绍,“顾客吃完农家饭,顺手买些鲜猪肉、卤制品,一来二去就带动了农副产品销售。”
为了把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今年,折家梁村开始在“三产”发力,着手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五月推出“开心农场”项目,让市民承包小菜园种蔬菜,市民有了休闲体验地,村民每亩5000元的收入也很可观。
村里还与国际赛鸽俱乐部合作建设赛鸽基地,预计11月底建成,明年五一正式营业。届时,由鸽子带动的比赛、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会成为乡村发展新的亮点,村集体可按比例分红。
【记者手记】
10年前的一个冬天,折家梁村举办了首届“杀猪烩菜文化节”,我受邀去采访,与村党支部书记王占荣初次相识。
10年后的一天,我再次来到折家梁村,感叹乡村变化、感慨岁月流逝,而王书记依然忙忙碌碌。
像王书记这样的乡村干部在鄂尔多斯有很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我要用我的笔和镜头,真实记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的发展变化,和这些乡村干部一起,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兴安
农旅融合 传承价值
□本报记者 高敏娜
时值深秋,金黄铺满大地,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高根营子嘎查却始终以一片翠绿迎接着我。11月4日,走进高根营子嘎查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生菜、苦苣等各式新鲜叶菜在整齐排列的无土栽培生长架上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蔬菜特有的清香。
高根营子嘎查村民何晓青在园区内忙着育苗,她身后几名游客正饶有兴趣地观察水肥一体化、立体种植、智慧温室控制等现代农业景观,零距离感受“科技种子”的魅力。何晓青告诉我,园区实现了果蔬的四季采摘和“南果北种”,每天都有参观采摘的游客,生产的蔬菜更是畅销本地大型连锁商超及美团等线上线下销售平台。
高根营子嘎查不仅农业园区四季游客不断,在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不远处,被游客们亲切称为乌兰浩特市“小三亚”的神骏湾生态体验区,更是嘎查的一张亮丽名片。
每逢盛夏,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为酷暑带来一丝清凉;傍晚时分,落霞余晖、沙水相依,游客和村民在此悠闲自在,尽享美景。然而谁能想到,2017年,我第一次来到这里采访时,眼前还是一片废弃沙坑,垃圾遍地、荒草丛生。
神骏湾生态体验区曾经是乌兰浩特市的重要采石点,长期开山炸石和水土流失,导致了废弃矿坑的形成。停止采石后如何让荒地变绿地?2019年,乌兰浩特市积极协调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厅局帮扶资源,对高根营子嘎查洮儿河道东侧近300亩废弃沙坑及周边生态进行修复,并设阳光沙滩、游船码头、亲水戏水等多个游玩项目及功能分区。
随后,每次来到这里采访,景区都在提档升级。我看着游客服务中心、休闲沙石滩、浅水滩、儿童活动乐园、浮桥栈道、火车餐厅、生态停车场等休闲娱乐设施一一建成,高根营子嘎查交出了一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答卷。
采访中,与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统战委员仲晋浩漫步于村间小道,他告诉我,今年夏季神骏湾生态体验区接待了游客近10万人,营业额近百万元。
随着景区名气越来越大,高根营子嘎查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道路。眼下,高根营子嘎查还充分利用景区优势,积极探索“庭院经济”新路径。通过“村企合作”模式,130余户村民开始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发展餐饮、民宿和庭院经济,这些“小菜园”“小果园”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新鲜农产品,更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记者手记】
每次踏入高根营子,我总要为这里的蜕变而惊叹。从昔日废弃坑塘,到今朝“小三亚”,水清岸绿景美,这里是我和很多市民心中的近郊休闲胜地。
高根营子嘎查不大,却承载着这一方农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事记者工作10年,我几乎走过兴安盟的每一个村庄,看着各个嘎查里默默奋斗的干部群众,我感受到了强劲的脉动,无数和高根营子嘎查一样的村屯正在向上生长,终将汇聚成乡村全面振兴的宏大画卷。而身为记者的我很庆幸,笔下所记录的故事,能够成为人们了解这个时代的一个注脚。
乌海
产业焕新 发展引擎
□本报记者 郝飚
深秋时节,驱车从乌海市海勃湾区出发一路向南,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再次来到了位于海南区巴音陶亥镇的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
行驶在园区宽阔平坦的道路上,看着窗外拔地而起的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我的思绪回到了2015年第一次来这里采访时的场景。那时,这里还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没有油路,只有一条不宽的土路,荒滩上只能看到零星的牛羊。
10年间,巨变在这里发生。一个默默无名的农业小镇一跃成为乌海高质量发展承载地,低碳产业园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乌海市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乌海市以打造“高质量发展承载地、项目落地主战场和转型发展新空间”为定位,深入推进低碳产业园开发建设。聚焦风光氢储用一体的新能源、以可降解塑料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两大全产业链基地,低碳产业园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严把投资强度、科创能力、亩均产出、单位能耗等准入标准,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努力提升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从一块漆黑的煤炭到一瓶无色透明的BDO,再到一块质地柔软、韧性十足的氨纶布匹……走进位于低碳产业园的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中控室展台上一字排开的样品集中展示着煤炭由“燃料”向“原料”、由“黑”向“白”的绿色嬗变。
这些天,位于低碳产业园西边的乌海国轩金动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电池PACK集成工厂即将试生产,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自动导向搬运车(AGV小车),组装线操作员正在练习电池组组装。企业副总经理温禹豪介绍,工厂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50亿元,可提供120余个就业岗位。
目前,低碳产业园在建、拟建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项目超过20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300亿元。
随着一个个关乎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的优质项目汇聚于此,低碳产业园正在成为乌海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记者手记】
作为一名驻地记者,今年正好是我工作的第10个年头,10年间,我的足迹遍布乌海市三区的每一个乡镇村落、每一个重点工业项目。采访奔走间,我收获的不仅是业务水平的提升,还见证了这座城市太多的变迁,这里面有城市生态环境之变、有群众生活品质之变,但最令我感叹的还是这座城市的产业之变。从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到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我的笔端和镜头记录了低碳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也向外界传递了乌海这座煤炭资源型城市多年来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突围,新质生产力逐步生成的每一步。10年为新的起点,我将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心中职责,继续用心去感受,记录这座城市发展的每一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