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道概念的衍变与《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项目的景观拓展

邯郸道概念的衍变与《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项目的景观拓展
2024年11月06日 08:02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日报

侯廷生

一、“邯郸道”一词的溯源

若追寻“邯郸道”这一词的出处,必然触及邯郸历史的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对这个典故有着最原始的文本记载:

“(文帝)……行至霸陵,居北临厕。是时慎夫人从,上指示慎夫人新丰道,曰:“此走邯郸道也。”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斮陈,蕠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释之前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文帝称善。……”

班固的《汉书·卷五十·张释之冯唐列传》对此记述相同。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是汉朝的第三位皇帝。公元前180—公元前157年在位。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公元前180年,高后吕雉病死,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皇帝宝座。他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他在位的23年成为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与汉景帝并列为“文景之治”。后葬于灞陵,庙号太宗。

慎夫人是邯郸人,擅长歌舞,被文帝看中,成为宠妃。据史书记载,在宫中,作为妃子的慎夫人经常和皇后平起平坐。文帝奉行黄老之道,崇尚节俭。慎夫人虽然非常受宠,因为文帝还常“身衣弋绨”,所以作为文帝宠幸的慎夫人,也是“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他们“以示敦朴,为天下先”的朴素影响很大。

这次文帝与慎夫人两人到霸陵游历,实际上也是文帝看到自己修建中未来的陵墓,感慨人生垂老,而慎夫人也青春不再,于是指着山下的新丰道,说:“此走邯郸道也。”“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邯郸道,是指通往邯郸的道路。

霸陵位于长安东东南的白鹿原上,灞(今简化作霸)水从这里流过。这里最早在秦穆公时建立了霸宫,秦昭王时改为芷阳宫,以后昭襄王去世后葬在此地,故称霸上。文帝葬其上,谓之霸陵。霸陵是汉文帝生前的选择,汉文帝也因此成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个不葬于咸阳原上的皇帝。北魏《水经注》、唐《元和郡县志》均记载其地理方位与建陵由来。

二、“邯郸道”的衍变

就邯郸而言,从流传至今的唐代诗人的作品里,我们更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到他们怎样理解“邯郸道”。

唐代诗人岑参诗曰:“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伤心丛台下,一旦生蔓草。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酩酊醉时月正午,一曲长歌垆上眠。”

王建的《邯郸主人》一诗,“……门前长安道,去者如流水……”同样反映了奔走来往于邯郸道的各色人等投宿邯郸垆酒醉意的驿站人生,折射了唐代邯郸的社会生活。

李白是天宝十一载(752年)春游广平邯郸等地,然后北游蓟门,秋抵幽州,第二年春归魏郡,再游太原。李白到过清漳(今广平县)、临洺(今永年)探亲,在邯郸城楼上览古,上洪波台观发兵,游览罗敷潭,也到魏郡贵乡(今大名)访友。他的诗中的豪情依然,“醉骑白花骆,西走邯郸城”。

杜甫在邯郸,曾吟“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说明他来过邯郸,时间大致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以后,到天宝三年(744年,与李白相遇于洛阳)之前。他的另一首诗《柳司马至》,则有“设备邯郸道,和亲逻些城”的诗句,表达的仍是走向邯郸的含义。

到了宋金元时期,这一认知开始逐渐的转移。

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叙述的落魄士子卢生在邯郸旅店里,枕着吕翁送给他的枕头做了一通“黄粱梦”后,“邯郸道”便成为求取功名路途的代名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说邯郸城北的今黄粱梦一带的吕仙祠,在此文之后不久就出现了。但我们至今并没有权威资料。从宋代的一些诗人的作品看,该祠在北宋时似乎还没有出现。

宋代王安石(1021-1086)的《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写道:“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这里提到的“邯郸道”,应该还不是与黄粱梦吕仙祠有关。

他之后的贺铸(1052-1125),在邯郸三年(大约是宋元丰元年到四年,公元1078—1081),写了50多首诗,没有写黄粱梦吕仙祠的,说明这时候吕仙祠应该还没有建立。

南宋曾觌的词作《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是其作为使节路过邯郸而作,时间是1169年十二月。“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词中的“邯郸古道”,尚有“邯郸道”的本意。

南宋使者范成大在孝宗乾道6年(1170年)五月奉命使金。他“途径邯郸而作”的诗歌有五首:赵故城、邯郸道、蔺相如墓、邯郸驿、丛台。

其《邯郸驿》:“长安大道走邯郸,倚瑟佳人怅望间。远嫁更怜边塞苦,琵琶马上忆关山。”范成大感慨的是汉文帝时期的慎夫人。他以“长安道”喻邯郸,这和文帝当年以“邯郸道”隐喻新丰道(长安),是一样的表现。

而《邯郸道》一诗:“薄晚霜侵使者车,邯郸阪峻且徐驱。困来也作黄粱梦,不梦封侯梦石湖。”却已经把黄粱梦的典故作为了邯郸主题。

那么,是不是这时候黄粱梦吕仙祠已经建立?结合黄粱梦吕仙祠的出现,人们开始将邯郸道进一步限定同吕洞宾点化与卢生悟道联系在一起,从此“邯郸道”内涵开始被道教渲染,尤其是与功名进退等官场文化相映。

到了元代,元好问有《过邯郸四绝》,并解“七绝。此由镇州往彰德所经”。其中一首“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客,犹是黄粱梦里人。”

散曲作家卢挚的《金字经·宿邯郸驿》小令:“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时自嘲,虚名无处逃。谁惊觉,晓霜侵鬓毛。”都已经与“黄粱梦”的典故联系在一起了,对自己为功名奔波劳碌进行了自嘲自讽。

他的《梧叶儿》曲:““邯郸道,不再游,豪气傲王侯。”则有着唐风“邯郸道”的往韵。

明清时期,继承元代“邯郸道”的解读,留下的诗词最多,其主调固定成了与功名、与官场紧密联系的内容,例如明诗人宋荦的《邯郸道上》: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这里不再复述。

三、现代“邯郸道”的文化内涵转换

在明清时期的邯郸,由于处在普通县城的地位,因此长期没有什么优势。但其因处在太行山东麓的地理大环境中,其南北交通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清末以来,邯郸随着近代工业文化的侵袭和浸染,逐步再次成为区域性的中心。特别是解放以后,邯郸在这个新大背景下走上复兴之路,成为河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再由传统工业城市向新型现代城市转身,历经了起伏颠荡的历史进程。

在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今天,“邯郸道”被赋予新的的内涵,再次被推到我们面前。

2013年,邯郸城内中街北段改造,项目以“邯郸道”名之。最初的规划设计,包括三轴、四片区、四节点等。其三轴包括项目片区的一个空间主轴和两个空间次轴。主轴是城内中街主要步行道;次轴则是休闲娱乐片区内的沿沁河景观带和历史文化片区内陵西大街至丛台公园的重要步行通道。“四片区”从南至北分别为传统商业片区、地方产品体验片区、休闲娱乐片区、滨河居住片区。“四节点”分别为传统商业片区内的城墙遗址广场、地方产品体验片区内的文化广场、休闲娱乐片区内的丛台公园西门广场、滨河居住片区内的沁河滨河广场。

可以看出,这样的设计,虽然强调是“在传承邯郸历史文脉的同时,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做到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实际效果却甚不如意。2013年以来的旧城改造与规划设计,今天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发展。

2020年开始的南段“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利用,规划设计注重了历史街巷的保护,重点开发了沿街景观,融入更多的邯郸城市文化元素,并在实施过程中保护了一些新的发现,及时调整增添为新的文化景观,文物保护与历史建筑保护得到了较好的实行。但产业业态受多种因素影响,一直未能发挥作用,与设计期望存在较大距离,且空间有限。

以学步桥为中心的沁河两岸,由于相对封闭,其文化旅游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虽经多次的规划论证,始终确定不下方向,仅以河岸绿地来定位,也不适合现代发展需要。

有鉴于此,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邯郸建投股权服务有限公司运作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正在大规划、大设计、大运营、大框架的基础上,把上述各个部分即南段(原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北段(原邯郸道项目)、学步桥景区、丛台公园景区等统一起来,初步确定了18个重点打造的景点,包括万宾楼、回车巷、河北银行(第一届邯郸市委)、进士李景濂故居、军分区旧址、行署办公楼、谏议坊、慈禧行宫、江西三姓、邯山书院、邯郸驿、武灵阁、文庙、城史馆、学步桥、丛台、七贤祠和碑林、秦始皇出生地纪念馆等,打造邯郸主城区核心地段最大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密切结合的高等级景区。

从文化内涵、景区体量、发展前景扥等角度看,“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明显的优势,即:

一是优越的区位优势。邯郸道景区位于邯郸主城区的核心地段,占据明清邯郸城全域,总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以上。这里不仅囊括邯郸古城的全域,而且拥有有价值的重点景观达到18处(未来扩展可达24处)。这个特点放在整个河北省,也是不多见的,甚至是唯一的。

学步桥、丛台、回车巷等经典景点,在国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影响,且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河北银行、李景濂故居、行宫,均为北方典型的四合院或复式四合院,结构保存完整。七贤祠及邯郸碑林、邯山书院、秦始皇出生地纪念馆等,具有一定体量,设计精致、内容丰富。新景点有着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武灵阁、文庙、邯郸驿等复建新建建筑有着较多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赋予了实际的服务功能。总之,这里整体设计、整体运作,多点展示、多面文化,有利于合理利用与丰富展现。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开发第二阶段,即邯郸老城东南段。现在随着新思路的发展,越来越接近老城的全域,因此目前的框架里,“东南金瓯缺”就成为明显的现象了。所谓“东南金瓯缺”,包括原县衙区、新街和人民路以南、串城街以东、城东街以西、城南路以北所形成的区域。这个区域,原本即为邯郸老城范围,其开发的价值,不仅为目前的项目提供更适宜的旅游空间,而且其中的王琴堂故居、地委礼堂、老县衙、王铭鼎故居、城隍庙、奎楼(魁星楼)等潜在景观,在已有南门的基础上,适度修复北门、西门、东门,修复东南城墙。将使“邯郸道”景区更加形态完整和资源提升,从而使十八景向二十四景发展。

二是丰厚的文化优势。“邯郸道”的最主要的文化来源有三:战国赵文化与汉代都市商业文化、明清古城文化、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城市文化。

春秋末期的邯郸,就已经为著名的工商城市,到战国时期,随着赵敬侯的迁都,邯郸,也完成了从“仓库实”到“为赵都”的历史之变。邯郸不仅成为“袨服成市”的歌舞之城,而且出现了荀况、慎到、公孙龙、庞煖、虞卿、处子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辩士。更是各国使节集聚、说客奔走的外交场合。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就曾因为充当齐国的使节,又暗中为燕国服务,阴奉阳违,而在邯郸被囚禁半年之久,成为轰动一时的“间谍谜案”。邯郸是苏秦扑朔迷离的一生的最好诠释地。大商人吕不韦,在邯郸经营十几年,由追求“家累千金”到谋划“奇货可居”,完成了其由商贾到政治家的转变。而两代秦公子也正是在邯郸,实现了从为质子到登上秦王之位的华丽转身。赵都邯郸一百五十八年的历史由此多彩纷呈。

两汉时期,邯郸以工商发达而跻身于全国五大都会(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之列,商贸繁荣,歌舞酣兴。北连燕涿,南通郑卫,被服饮食,发征期会。齐鲁东来,秦晋西往,货殖辐辏,熙熙攘攘。其有肆有坊,遍布闹市;有亭有驿,迎送道旁。

明清文化。邯郸城的具体建设和完整描述,在明清《邯郸县志》里有着清晰的记录。由于历史文献的缺失,邯郸城的发展,除了战汉有着较多的考古资料以外,宋以前的记载微乎其微,少而又少,已经不能览其全貌和真谛。从明初开始,邯郸城的每一次扩展、变迁,则留有丰富的资料,包括碑志资料。对我们认识明清邯郸城的架构特色、功能分布、人文生活等,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条件。

城内中街,俗称串城街。是指老邯郸城内自南门至北门贯穿的主要街道。据有明确文献记载,清康熙十一年《县志》称为“南北大街”,民国时《县志》改称“西大街”。日本占领期间曾分为南大街和北大街两段。

解放后,五十年代改为城内中街。“串城街”一词,据考查约产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政府旧城改造规划中。据八十年代初丈量,自南门至北门,全长1400米,宽8米。以人民路为界,北段属丛西办事处(街道),南段属中华办事处(街道)。

就整个邯郸老城而言,从明代至今,其城在明代有南北扩拓,无东西展延,到明嘉靖二十七年定为规模,道路肌理未变,城内中街的五口、十巷,与老城三街四门,共同构成明清至民国邯郸城的清晰轮廓,为我们今天进一步开展古城研究与文化开发利用、进一步搞好文化传承与文脉延续提供了基础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城市文化,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转折的作用。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近代历史的折射。邯郸城在这段历史中,既有工业化交通条件的初现带来的希望,也有新的商业中心的逐渐形成演变,如今景区中的元素行署办公楼、军分区旧址、河北银行旧址等,就是这个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景观。

尽管我们梳理“邯郸道”景区文化的三大来源优势,但从综合角度来看,明清文化构建下的邯郸城文化显然有着更为丰厚的基础优势,且近代城市发展痕迹明显,而战国赵文化则最适合作为其文化背景。

明清邯郸城里,以串城街为主线,以道东的五条横街、道西一巷(回车巷)一街(西门街)为辅助,构成了独特的交通脉络。在近代城市发展中,和平路、丛台路形成老城区域外的南北两条干线,使得老城的整体形态得以较好的保留,而人民路的中间贯通,又为其交通提供了便利。

显然,重点景点的打造,离不开现存基础。整个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的明清建筑风貌,以及老城历史根基,将是景区构建的最突出的立足点。

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与文化基础也正是在此三方面。如今,除了其中的“串城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家级名城的重要标志外,又增加了中华大街(和平路至沁河桥段)为“历史文化街区”,这对于邯郸市进一步提升名城价值内涵有着重要意义,更对“邯郸道”文化项目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是产业化发展具有优势。这里的产业化发展优势,主要是指“邯郸道”文化项目内,不仅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实现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与文化展示性复建相结合,全域空间、传统道路肌理体现古城特色,吃住游玩、研学演艺,全面发展有着空间,更有着文化内涵。

进一步丰富整个区域内的业态,注重创新文化形式,培养产业活跃因子,推动邯郸文旅产业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作为邯郸主城区核心地段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在空间上为多样化的区域业态提供了条件。商业快餐创新、特色小吃引进,研学产业链延伸、邯郸城史展示、历史文化景观深度解读、大型演艺舞台、个性节点体验等,在这里不仅可以互补互烘托,而且规模效应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期。文化产品深度的挖掘,将极其有利于邯郸文化产业的提升加速。新技术发展为文化产品的多样性与小众化创造更多的机会。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而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项目适得其时,将在搭建邯郸文化产业平台、带动邯郸文旅大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国先秦学会理事、邯郸赵文化研究所所长、市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成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邯郸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08 金天钛业 688750 --
  • 11-08 壹连科技 301631 --
  • 10-29 聚星科技 920111 6.25
  • 10-25 港迪技术 301633 37.94
  • 10-25 健尔康 603205 14.6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