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瑞桓
结婚还有专门的商店,这在商品极大丰富的网络购物时代是不可想象的,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济南的历山路上就出现了一家专门经营结婚用品的商店。虽然店面不大,外观也无特殊之处,但就凭铺面上硕大的“结婚用品”几个字,就使得这家店几乎成为了当时无人不晓的知名商店。在当时,它的知名度甚至不亚于泉城路上的百货大楼;小纬二路上的大观园;纬四路上百货一零。一个既不以历史悠久见长,也不以商品全而购物见方便的商店,之所以能在百年前就开埠的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泉城凌空出世,其根本原因就在“结婚”这两个字上。
结婚是人生大事,对个体而言它能关乎一辈子的幸与不幸;对家族而言它能直接影响到一个种姓的繁衍,这样重大的事,自然离不开以物质为依托的隆重仪式——婚礼。男女双方要结合在一起,古代社会光交换帖子不行,现代社会光领证也不行,一定要热热闹闹地举办个仪式,而这个仪式又要有约定俗成的标配物。上世纪六十年代,结婚流行的标配是要凑够“72条腿”或“36条腿”,这些腿代指的是婚床、衣柜、桌椅等木质家具。随着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七十年代结婚的大件变成“三转一响”,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那个年代谁结婚要能有块“上海牌”手表,“蜜蜂牌”缝纫机、“永久”牌自行车,会傲娇得头都低不下。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子越迈越大、越迈越快,商品一天天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丰盛起来。“几条腿”“几大件”已经满足不了新婚之人的需求,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也随之成为结婚的必需品。物品的丰富一方面使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但同时却也失去了结婚物品如何才算达标的标准。于是,在结婚这样的大事上找到新的“标准”,成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一种潜在需求。
结婚用品商店的经理韩恺——我的老同学说:那时有时候一天的营业额就能到十几万元(那时济南平均工资也就二百元左右),由于当时还没有百元大钞,也没有电子支付,会计得用大编织袋提着现金去银行办理存款,可见那时人们对结婚用品的需求之旺。
不管什么时代能抓住机遇成为时代弄潮儿的毕竟是少数。从1981年成立到90年代初也曾经历过低谷,甚至一度亏损到难以为继。当时只有二十几岁的经理韩恺为改变经营现状,带领他的团队做了个大胆的改革:即“引进名优产品,突出经营特色”,把具有异域风情的高档家具纳入了主营业务。
当年结婚用品商店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的一件家具是一套白色与粉色相间的儿童床,床上方还有二扇做配套装饰的窗子。驻足这样别致的儿童床前,很容易将人带入消费场景中。面对这套高档家具,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了白雪公主和六个小矮人。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家具不仅是“几条腿”,它可以有故事、有文化。正是因为及时抓住了年轻人结婚消费的痛点,结婚用品商店很快扭亏为盈。韩恺说,那时有很多外地客人慕名而来,甚至不乏消费眼观超前的北京人。
结婚用品商店正是抓住了时代给予它的机遇,不仅让济南人领略到结婚的物品也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还以其独有的经营理念,向全国各地传播了济南,让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向往济南这座古老城市的这家可以买到高端前沿的结婚用品的商店。
如今韩恺早已离开商场,他的结婚用品商店也已拆除。这个店的拆除,虽然有要在此地盖综合超市的个性化原因,但其实也是城市建设提升的必然;商品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必然。
物质社会形态的不断向前发展,是历史的规律也是科学,物质的极大丰富,使结婚用品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标配”,所以结婚用品商店这个时代的产物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淡出了大众的视线。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济南商业史上能出现一家专门为结婚用品开设的商店,成为婚姻用品在某个社会阶段特殊诉求的一种见证,把省吃俭用的钱多置办一件结婚用品,淳朴中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永恒希冀。
当年意气风发,21岁就接管了结婚用品商店的韩恺经理如今早已闲居在家,在泉城一条最古老也最繁华的巷子深处静观云卷云舒、看商海的潮起潮落。他那闹中取静的小院,也是我们济南一中同学的民间“校友会”,闲暇时光,诗酒相会,总有聊不完的话题。韩恺的小院里有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工工整整地抄录着唐诗宋词。我印象在这块黑板上逗留时间最长的是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首词所展示出的历经风雨仍可笑对苍茫的精神气度,不也正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在百废待兴的历史机遇中,敢于义无反顾地向前冲的群体精神吗?
如今的社会,结婚用品已经没有标配,但那个通过结婚用品凝聚男女双方共赴美好未来的时代,却不可磨灭地记录在历史的年轮中。
(本文作者系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