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中国古镇看嘉兴,海盐沈荡古镇是近年来被越擦越亮的一颗明珠。10月31日下午,采风团来到了沈荡古镇,大家踏着青石板路,穿梭于老厂、老街、老谷仓之间,感受着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交融,烟火与诗意的共生共荣。
沈荡之旅始于中华老字号企业——海盐沈荡酿造有限公司,其前身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创立的泰兴酱园,至今已有137年的历史,是以传统工艺生产黄酒、酱油、白酒为主的酿造企业。近年来,沈荡酿造在坚守传统、古法自然酿造的基础上,结合沈荡古镇旅游开发,配合打造“千年古镇、百年老厂”文旅综合项目,通过地下酒窖、酿造文化园、封坛酒定制等体验项目,让更多人体验非遗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场,沈荡酿造的老师傅黄建根用传统手法修补酒缸,为黄酒立冬开酿做准备,吸引了采风团成员的目光。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营销发行专员马永新对修缸补甏的非遗技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感叹,随着很多传统行当消失于视野,老手艺和老匠人也少了。“黄师傅的每一锤、每一凿,都传递出古镇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价值,和整个古镇的风格相得益彰。”
“第一次来嘉兴,在沈荡看到了江南水乡的模样。”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刘贤亮说,“沈荡的古镇复兴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而且是活态的、连贯的传承,让外来游客能够看得到、摸得着历史的痕迹,古镇的形象传播因此更有生命力。”
随后,采风团一行来到了沈荡贲湖老街。近年来,沈荡镇以“保护传统建筑,留住记忆乡愁”为理念,开展贲湖老街改造提升,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修缮建筑近2万平方米,最大限度保留老街建筑风格与巷道肌理,形成风貌协调、整体有序的街区文化环境。
贲湖老街还通过深入挖掘余华作品中的沈荡元素,不断实现文学作品实景化落地,“余华文学地图”和“跟随余华游历沈荡”等文化旅游线路广受好评。老街的一众商铺,尤以《许三观卖血记》中多次提及的胜利饭店最为出圈。“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酒要温一温”,看到胜利饭店中推出的许三观套餐,采风团成员都表示,虚构的文学世界与现实有了真切的连接。
最后一站,采风团探访了沈荡谷仓文化产业园。这里由保存完好的13幢粮仓建筑改建而成,并拓展为近3万平方米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从沉睡中苏醒,陪伴数代人的传统“物质粮仓”转型为现代的“精神粮仓”,本该退出历史舞台的谷仓被赋予“文化地标”的定位。构想几何咖啡工厂、谷仓书店、创意餐厅等新业态,形成了全新的沈荡文创风格。
从谷仓书店出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副处长曹勇点赞了文化产业园的年轻化,他说:“场景年轻,风格年轻,吸引来的也都是年轻人,这份活力让人羡慕。”同时,他也对沈荡古镇“以文兴旅”的成功实践表示肯定,“一路上,无论是沈荡官酱园,还是贲湖老街、胜利饭店,都在讲述余华老师和这个地方的联系,大家也能从中找到一些文学作品的影子,一下就拉近了主客之间的距离,文化名人对家乡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沈荡有这个优势,也发挥利用得相当充分。”
细雨江南,轻叩石板,每一步都是历史的回响,每一处都是文化的传承。从沈荡离开,采风团成员纷纷感叹,古镇如何在传统保护与创新发展中实现融合、达到平衡,沈荡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