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顺
编者按
本书是一部文化散文集,属沈阳历史文化撷珍。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讫当代,有对沈阳历史的溯源,有对先烈前贤的讴歌;也有对国宝文物的描摹,对文化名人的再现。全书66篇文章,每篇都有新的角度、新的材料、新的视点。作者以新闻人视角、散文语言记述沉寂的历史,考古文献的沉重,经其解读,变得轻灵易懂,对推进沈阳历史文化研究普及化有一定借鉴意义。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
作为一个人文地理的区域名称,沈阳这片黑土地沉淀了悠久的历史,宽广的浑河孕育了博大的文明。从11万年的人类活动史到7200年的人类居住史,再到2300年的建城史,辽沈大地是率先进入人类文明的地区。沈阳先民从制陶渔猎、祭舞雕鹏到开土立邑、始建侯城,从汉魏玄菟至隋唐复土,王师东定,从辽金继起,沈州中兴到汗王建都、盛京繁华,以及奉系霸业,汉卿易帜,在沈阳这块土地上生息、拼搏的沈阳人以智慧、豪迈、旷达和勤劳创造了7000年的文明和2000多年的繁华。不断的考古发现记录了沈阳人民在创造历史中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
在沈阳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乏历史,也不缺乏文化积淀。缺乏的是我们如何挖掘这些文化,并通过媒体真实地传达给读者。吴限是辽宁日报文化新闻领域的资深记者,尤其擅长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及报道,这些年,辽宁日报推出了《重返辽宁考古现场》《国宝在辽宁》《数珍》等一系列高品质的大型深度文化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吴限作为主笔始终参与其中,她深入考古现场,走进博物馆和研究所,采访国内考古部门、高校与科研机构考古学、历史学专家,通过对古迹现场的考察,通过权威专家对文物、遗迹的细致解读,把历史遗迹、文物所代表的那种以往让人觉得高深莫测的历史,形象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上自远古、下至明清,几千年的文明内涵,凝练成她笔下娓娓道来的文字,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发生在沈阳城的中国故事。这些深度报道,把专业解释的权威性和贴近百姓生活的通俗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记者的敏锐视角,以一种创新方式展现了沈阳历史的绚丽多彩,丰富了人们对辽宁及沈阳的认知,为宣传沈阳的文化建设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对于《发现沈阳》一书,我从头读到尾。作者吴限以考古遗迹、历史文物及历史人物为切入点,选取代表性遗址、文物及人物,按照时间轴线多角度、全方位呈现沈阳厚重的历史。她留心史籍,爬梳剔抉,把手中的笔当作风镐,伸向地域文化的矿藏,一路开采而来,写成了一篇篇文章,终于汇编成了这本书,从而为沈阳的历史拼图增添了骨架,丰富了血肉,只要了解这些发现,历史记忆就会在我们心中变得鲜活无比,我们的手仿佛可以直接触摸和感知到沈阳历史与文明的厚度与温度。
可以说,《发现沈阳》是一本记录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召唤记忆的书,更是一本激励未来的书。作者从19亿年前的沈阳写起,写到沈阳地区从氏族公社到阶级统治的全过程。书里不仅有沈阳从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最早村落到北方各民族部落的争斗,也有契丹从崛起到与中原的融合,以及后金的壮大到清朝建立,从军阀割据到东北易帜,从“九一八”沦陷到“八一五”光复,从东北解放到现代化建设,作者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留下的历史痕迹中寻找线索和发现,并将它们从历史的深处一一捞起。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同时,作者更着意用自己的思考和观点,重新诠释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那些考古文献的沉重,经作者的一番解读,立即变得轻灵易懂。沉寂的沈阳历史,在作者笔下,以散文话的语言,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
作者吴限站在历史专家和大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以新闻人的敏锐视角,用专业而通俗的语言,把沈阳地域文化里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亮点,一一呈现给广大读者。书里面记述的,是我们沈阳历史文化的精彩之处,以新闻讲述历史,用发现印证历史,以历史启迪现实。每篇都有新的角度、新的材料、新的视点,读来让人耳目一新,这对提振沈阳的文化自信、提升沈阳的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期待吴限在《发现沈阳》之后,还会持续关注地域文化,还会有更多的“发现”问世,继续书写这片土地上更多的传奇。
本文作者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