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三星堆非常好地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聚焦2024中华文化天府论坛

王巍:三星堆非常好地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聚焦2024中华文化天府论坛
2024年10月30日 19:17 四川日报网

转自:四川在线

编者按

10月30日,2024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在成都举行。在开幕式暨主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王巍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题作主旨演讲。四川在线记者整理并呈现其中部分精彩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中华文明的形成有几大特点:一是五千多年延绵不断;二是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因素,丰富发展自己;三是多元一体。我今天围绕“多元一体”,向各位介绍我们的考古发现和认识。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那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现在考古发现比较确凿的大约是6300年前,在河南濮阳的西水坡遗址,一个人的墓葬两侧用蚌壳堆成龙和虎的形状。1993年在湖北黄梅又发现了用石块堆的龙的形象,长4米多,可见龙的信仰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出现了。

第二是彩陶。仰韶文化的彩陶一开始主要分布在陕西和陇东这一带,后来有了异乎寻常的扩展,在长江上中下游、黄河上中下游、辽河流域都有着广泛的分布。这个范围的扩展,我们认为和黄帝、炎帝集团兴起是一致的。这是第一次中原文化向周围强烈的辐射,也影响到成都平原、岷江流域这一带,有学者认为这是第一次文化意义上“中国”雏形的出现。

第三是玉器。在中华大地上,玉器从9000年前就开始出现,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社会的分化、精神信仰的出现,逐渐被作为彰显等级身份和通神的工具。这在中华大地上也有一致性,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大约同时的凌家滩文化,玉器都在大墓当中出土,也有类似的形制。

这么多相似性,我们很难用偶然来解释。4300年前,长江下游盛极一时的良渚文明衰落,中原崛起,其特点之一是广泛吸收周围先进的文化因素,特别是从西亚经过中亚、中国的西北地区传入中原的小麦栽培等等。各地先进的因素向中原汇聚,为中原的崛起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星堆或者古蜀文化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最新的研究发现,三星堆和殷墟青铜器都含有高放射性铅,说明有共同的青铜原料的来源。三星堆从夏商王朝学到了青铜器制作技术,创新性地用于表现它的精神世界,包括神树、神鸟、青铜人像,非常好地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古蜀文明既有吸收、包容,也有创新,所以具有非常大的活力。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整理 向宇 摄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三星堆 王巍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08 金天钛业 688750 --
  • 10-29 聚星科技 920111 6.25
  • 10-25 港迪技术 301633 37.94
  • 10-25 健尔康 603205 14.65
  • 10-22 科拜尔 920066 13.3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