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合肥发布
10月29日,合肥“三季报”出炉,其中,工业“三季报”的数据尤其令人眼前一亮。
规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也是工业的主力军。
9月份,合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同比增长18%,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2.6和6.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合肥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5.2%,创近33个月新高,累计增速已连续5个月居万亿GDP城市第1位。
合肥何以画出了这样一条“上扬曲线”?
看“形”
“上扬曲线”的八成动力来自它们
位于合肥新桥的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里,机械臂上下翻飞,左右舞动,只需98秒,一辆汽车的四扇门便自动安装完毕。
“今年1至9月,我们共交付新车148449台,同比增长34.9%。”蔚来安徽区域总经理余东明介绍,今年以来,蔚来交付量节节攀升,截至10月11日,全球交付量已达60万台。
“特别是第二品牌乐道首款车型L60于9月28日开启交付以来,订单量进一步增加,工厂已开启双班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拼生产、拼市场,蔚来只是前三季度合肥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统计数据显示,在比亚迪、蔚来、大众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合肥市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下降1.4%,快速回升至上半年的24.5%,叠加三季度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利好,前三季度,合肥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34.3%。
全市整车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达131.12万辆,同比增长33.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2.8万辆、增长74.6%。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超过2023年全年,到10月21日,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突破100万辆。
增长的不仅仅是汽车产业,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同样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联宝电子、京东方系、维信诺等企业累计产值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维信诺累计产值增长1.6倍。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
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的这条“上扬曲线”有超八成动力都得益于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汽车产业的增长。
合肥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三季度,合肥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汽车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两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6.7%、34.3%,合计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80%。
看“因”
全力以赴为产业发展做好服务
全力拼经济,企业在拼,城市也在拼。
10月23日上午,随着一阵汽笛声响,一辆满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列车,从合肥下塘新能源汽车城铁路综合物流基地缓缓驶出,标志着合肥下塘工业园铁路专用线正式通车启用。
下塘新能源汽车城铁路综合物流基地,主要为比亚迪、中创新航、佳通轮胎等企业提供物流保障。
总投资7.25亿元,仅历时7个月,合肥便为重点产业“拼”出了这条铁路专用线,其西连中欧班列通道,每年可装运60万辆新能源汽车。
服务产业发展,合肥就是这么拼!
今年以来,合肥已累计开展了197场产业融合对接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参与企业近万户次,完成签约或达成意向599个,金额超250亿元,为去年总量的5倍以上。
近日,合肥市产业融合对接会银企对接专场活动在市政务中心举办。现场,华益药业、宝玛克等10家企业与合肥科农行、农业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现场签约,累计签约金额约1.2亿元。
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
今年以来,围绕重点产业链,合肥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融资租赁等创新业务,高频次实施“创投城市计划”,引聚金融活水,激发实体活力。
9月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3.08万亿元,增长12.2%,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26.6%。
此外,合肥还组建5000亿元的“基金丛林”,其中汽车产业专业基金16只,总规模超600亿元,给予企业全周期、全要素政策支持。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人才聚则产业兴。
2024年上半年,合肥组织开展6次高校行活动,走进北京、上海等20多座城市,与北大、清华、复旦等65所知名高校开展“校招”,吸引近10.3万名学子到合肥就业。
围绕产业链,构建全方位招商生态。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产业链龙头企业纷纷在合肥加速布局、加码投资。
6月12日,奥托立夫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肥西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6月20日,马牌轮胎合肥工厂四期扩建项目正式投产……
一个个重点工业项目顺利推进,一个个工业企业蓬勃发展,一条条生产线高效运行,产业发展加速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产业集聚的同时,合肥举全市之力,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我们在短时间内达成‘过亿’成就,离不开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及一整套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均胜汽车安全系统(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炜感慨道。
作为汽车安全领域的龙头企业,自项目落地合肥以来,就开启了发展的“加速度”。
9月,该公司正式投产运营以来,已累计销售额达5.9亿元,前不久,月销售额更是突破亿元,达成行业里程碑。
“从‘产业专班服务’到‘节点调度’,从‘拿地即开工’到‘政企面对面’,我们享受到了一系列贴心的政府服务。”张华炜告诉记者。
看“势”
蓄势聚能发展后劲十足
AMOLED正成为手机、车载等领域屏显的主流技术。
9月25日上午,全球首条搭载无金属掩膜版技术的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在合肥新站高新区正式开工,项目由维信诺与合肥市投资平台等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肥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
“合肥国显生产线瞄准的也是AMOLED中尺寸市场新蓝海,产品将覆盖平板、笔电、车载、显示器等多尺寸应用领域。”合肥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海涛表示。
工业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今年以来,类似合肥国显这样的产业投资在合肥正持续走高。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4%、连续1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新动能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3%,对工业投资增长贡献率达103.5%,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8.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6.7%,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3倍。
企业发展信心稳步增强,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支撑。
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例。
采购经理是企业的 “大管家”,如果采购经理发现生产订单正在增加,就会相应地增加生产物资的采购,这也预示着工业生产活动趋于活跃。
采购经理指数一般以50%作为重要的分界点,如果大于 50%,说明经济在扩张,企业采购活跃,经济形势向好。
9月份,全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9和0.8个百分点,合肥这一指标已连续7个月稳居扩张区间。
工业用电量被视为“工业发展晴雨表”,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达23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
市场主体“增”势强,经济发展“底气”足。
前三季度,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11户、居全省第1,新增数较上年同期增加51户。
其中,新投产升规企业44户、同比增加13户。
截至9月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户数达2813户、占全省比重达11.9%,占比较2023年末提升0.2个百分点。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总数达248家,位居省会城市第6位。
向新提质,集群成势。
合肥以奋力拼搏的姿态,再次跑出产业“加速度”,挺起先进制造业的“硬脊梁”,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