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台湾果陀剧场根据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相约星期二》改编的舞台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在台北首演,此后,这部由知名导演杨世彭执导,金士杰、卜学亮主演的舞台作品开启了长达近14年的巡演旅程,向超过50万观众讲述了一场关于生命、告别的深刻对话。近日,《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最终巡回场抵达北京,本轮演出结束后,它将暂别舞台。从实际的观感来看,这部作品的确也走到了需要重新找回活力的关头。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围绕金士杰饰演的教授莫利与卜学亮饰演的学生米奇展开。莫利确诊渐冻症,人生步入倒计时,与他阔别16年的学生米奇别有心思地找上门来,因老师坦诚的对话卸下心防。他们约定每周二相见一次,米奇亲眼见证着渐冻症如何一点点把莫利吞噬,从最初还能勉强行走,到坐上轮椅,到彻底瘫痪在床,莫利的生命如同窗外的风景般日渐黯淡,最后变成原野上一棵孤零零的树。莫利用他的智慧、幽默、真诚启迪了米奇对理想、爱、生死、尊严等人生议题的思考,帮助这个一度迷失的年轻人找回了自己的方向。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今年夏天金士杰在北京主演的另一部话剧《父亲》,剧中,他的角色被阿尔茨海默病深深困扰。但与舞台设计、叙事手法颇用心思的《父亲》不同,不存在强烈戏剧冲突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在极简的布景中平实道来,残月般的圆弧圈起一方空间,一架钢琴、一张书桌、两把椅子几乎构成了全部的舞台,这使得整部作品极其倚重两位主演的表演。功底深厚的金士杰把莫利一角诠释得令人信服,无论是他的风趣宽容,还是他因疾病折磨而流露出的痛苦脆弱,金士杰都拿捏得相当到位。许多观众都提及一个片段令他们非常动容:当最爱的鸡蛋沙拉摆在面前时,莫利已经无法控制双手,他挣扎着、怪叫着尝试把沙拉送进嘴里,然而越是努力,眼前越是一片狼藉——人们究竟如何在绝症面前对待生死与尊严,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
但在接过金士杰扎实精彩的对手戏时,略显遗憾的是,卜学亮似乎未能完全融入人物,琐碎的台词和表演似乎突破了松弛的界限,一度向着松垮的方向滑落,以至于整场演出很多时候变成了金士杰的个人秀。如果说2011年首演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能凭借对渐冻症的关注、对人生意义的探讨独树一帜,那么十几年来,类似作品已在舞台上屡见不鲜,《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想要再度打动见多识广的观众,必须拿出足够的真诚与真情。在整体时长、故事节奏、舞台呈现等方面,这部作品也需要随快速成长的观众做出一些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最终巡回场”或许是主创团队及时做出的反应,一时的告别又怎不意味着更好的相见呢?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